(一)
“杨将军在全州东北驻守,不如派杨将军进全州,以剿匪为名,收钱书宾手中兵力。这样一来,宵王无话可言,全州也再无忧。”
皇帝理昭基坐在龙椅上拿眼睛看着自己的二儿子。他比前些日子黑了一些,也更加壮实。他才从全州来,上报了许多见闻。
比起太子来,他确实是更得力。但他是个老二,又是如此要强,总是让他不由得想起自己二弟理昭桓,心中难掩厌恶。
这个儿子出生的第一天,他就给他取名“恪”,取恪守本分之意。
“此事,朕既然知晓,自有打算。”理昭基拿起桌上一个折子翻开,说道:“太子前脚出宫,你后脚就去了全州是为何?”
理恪脸上倒无什么变化,但也堵着一口气,不接话。
理昭基不再看他,说道:“你先退下吧。”
理朔从太子府中出来,出宫的路上里碰上了二皇子理恪。理恪看样子是从皇上那边出来,脸绷得很紧。
理朔行过礼。理恪见是理朔,不免想起前些日子碰到的他的妹妹,心下缓和了些,说道:“恭喜世子得此良缘啊。”
理朔说道:“多谢殿下。”
“锦儿虽不是个公主,但是我这些妹妹里面头一个好的,皇后也看得重。你日后要好生待她。”
理朔微笑施礼,但未答话。
“前些日子听闻郡王身子染恙,现在可好?”
“虽身子不比从前,但也大好了。”
“如今府中喜事连连,我看郡王的病也该好了。”理恪说完,就抬脚走了。
理朔觉得他话中有话,但是此人和太子不同,太子是喜怒不定,他是喜怒无形。
看他离去,想到燕阳。理恪只字未提,朝中也没有人知道理恪曾南访,他到底有没有见过燕阳。
到了六月,北方突厥兵肥马壮,屡次南犯,因理昭基当年政变之事,调大量西北军参与中原政变和驻守。西北兵力空虚。二皇子理恪请兵。取得大捷。九月被封慎王,驻守西北,着重建西北防线。
(二)
宵王府里华灯已上。王建德从未在府中过夜,今日却在王爷书房里,心事重重。同一起的还有理栋、张易天。
“这杨孝在西北也算是个勇将。把他放在南边盯了本王几年,也早就蠢蠢欲动了。如今真要让他来全州,不弄点大动静,他是不会罢休的。”
理栋问道:“若是我们现在举事胜算多少?”
王建德说道:“现在共五大处,十小处。人数勉强过万。可光杨孝就手握五万大军。”
张易天冷冷说道:“倒不是兵力的问题。只是事情来得太急,大局尚未布置完毕,京中之事尚在进行,此处工事也刚过半。天时不到,人和不通。若是轻易举动,恐怕得不偿失。”
“易天说得有理。举事还得慎重。讨得天时地利人和,要的是一举成功,速战速决。现在行动未免草率。朝廷未动,我们先不能慌了阵脚。”
张易天说道:“为今之计,只得舍小取大。”
王爷道:“理昭基还未下旨,我们先得的消息。虽是定数,我们还能有一段时间布置。”
(三)
近几年随着世子的成长,南清郡王府里是喜事连连,纳彩择日之后,世子婚期日近,上下喜气洋洋,粉饰一新。
虽是过了盛夏,天气还是炎热,趁下午下了些雨,傍晚,燕阳到院子里凉快。让院门打开,通些风。几个丫头围着她。
燕阳性情难定。有时喜欢一个人呆着,谁都不让打扰,有时候,又巴不得全世界的人围着她,心里才放心。
丫头们或是扇风,或是忙手中的活计,和燕阳说笑。
一会有许多人在外面抬东西的声音,画芍让一个小丫头出去看看。丫头回来说是未来世子妃的东西。昨天就到了,一直在外头放着,下着雨也不敢搬动,怕淋坏了。王爷吩咐了,要谨慎。前头园子湿滑不好走,只好绕这边来。
画芍说道:“这个世子妃,人还没有到,东西倒是一波一波的朝王府里送。倒不怕人家说笑。”
画梅说:“这宰相之女可见果真是个极其受宠的。说是长得美,也不知道美成啥样。”
画芍说道:“你能多没见过世面。美成啥样,还能美得过这位。”说着拿眼瞧燕阳。丫头们笑成一团。
燕阳说道:“你们这些丫头,平日里我只把你们当姐姐供着,如今总是拿我打什么趣。”说着有些心烦之色。
画梅想起燕阳素来不提世子妃的事,恐怕是不乐意提。转而说道:“我们哪敢拿郡主打趣,不过是说实话。不说我进府前见过的那些民间女子,就是王府里郡主、王妃个顶个都是美人,谁又愿意和你站在一块的。”
画芍又笑道:“倒是我们这些个没人疼的丫头,天天跟着郡主,郡主说是对我们好,可不知我们背地里受的什么苦,人家都说了,整个王府,就算着怡然斋的丫头们长得丑,和她们主子站在一块那就没法看。”
说的丫头们更是笑成一团。燕阳也笑了。看着燕阳开心,大家就接着哄她笑。
画莲说道:“这么说来,可是对了。我说你这些日子,总是拿着脂啊粉的,抹来又抹去。郡主同我们说过是‘女为悦己者容’,今儿这么说来,莫不是你看上谁了?”
画芍急道:“姐姐休要胡说,我只不过是开个玩笑。”
画莲说:“你要是没个心思。怕我胡说什么啊?”
画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