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野蛮人新可汗乱滚向圣天子上书,建议将中原地区的灾民迁移至关外,这样既能缓解旱情所造成的大面积饥荒,又能充实关外的人口,开垦出几十万亩良田,顺便还能教化野蛮人,可谓是一举三得。
“诸位爱卿觉得这位乱滚可汗的建议可行否?”皇帝陛下平静的问道,在其脸上看不出任何倾向性的表情。实际上在这位皇帝陛下的心中是非常乐意这样做的,毕竟站在皇帝的立场上是不希望自己治下的百姓成千上万地被饿死。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一位老头子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表示强烈的反对,“焉知这不是野蛮人的再次的阴谋。如今这帮野蛮人占据了关外数百万亩的良田,拥有人口五六万户。如果我们再迁移几万户百姓至关外,不出数年关外将成为堪比武广的又一个粮仓了。如果任由野蛮人如此迅猛的发展下去,我****危矣!”
“老臣附议,”另外一位高级文官赶紧站出来附和道,“以前野蛮人只知道凭借武力打打杀杀,随便抢掠一些粮食资产以及人口就能够令他们欢天喜地心满意足地回到关外了。如今他们一定受到了某位高人的指点,学会了当年太祖爷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可谓是所谋甚大啊!”
经过几位老臣的轮番轰炸,皇帝陛下心中的想法逐渐由坚定无比转化为略感狐疑,然后是疑窦丛生,最终开始犹豫不决起来。若是真如这帮老臣所推测的那般,野蛮人不仅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解决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甚至可以产生很大的节余。
战争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钱粮。若是野蛮人真的就此富足起来,并且接受中原老百姓的教化,很有可能危及长城一线甚至京城的安危,毕竟京城距离长城实在是太近了!
“好吧,此事押后再议…”最终这位疑心病极强的皇帝陛下妥协了。
其实这帮老家伙们之所以极力的反对将人口迁移出关外,除了他们口口声声所提出的那些理由之外。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这帮野蛮人侵犯到了他们的利益。在古代,天灾往往就是大地主们的盛宴,他们可以趁此机会囤积粮食,哄抬物价。大赚一笔的同时还能够大量收购破产农民的土地。如果操纵得当的话,地方实力派还可以勾结当地官员侵吞一大批赈灾的粮食物资。说他们是大发国难之财一点都不为过。
虽然皇帝陛下暂时否决了野蛮人迁徙人口的请求,但是仍然有灾民沿着运粮的道路源源不断地向北迁徙。毕竟道路越是遥远,粮食的运送越是困难,灾民们如果不想向北走的话。就必须很多人争抢一大锅可以映出人影的稀粥,仅仅能够勉强保持个不饿死而已。
虽然皇帝陛下并没有下明旨表示反对人口的迁徙,但是当地官员以及地主士绅们并不希望人口就此离开自己的地盘。毕竟兼并再多的土地还是需要人口来耕种的,整个上百里方圆就地主一户人家还怎么玩?
于是很多地主们开始组织起来,率领家丁们想方设法地截住灾民向北迁徙的脚步。家丁们虽然不讲理,甚至动用了兵器,并且发生了流血冲突,但是遇到更加不讲理的野蛮人就一下子萎了,被人家一个冲锋就杀得鬼哭狼嚎作鸟兽散。
于是,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迁移就在野蛮人粮食加武力的护送之下缓慢的进行着。虽然沿途有很多老弱病残由于各种原因倒在了迁徙的道路之上。但是有幸走完这条将近万里的迁徙之路的幸运儿们最终过上了无比幸福的生活。
“思柳,你说现在如今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了灾区,灾民们又源源不断地迁徙到了关外,为什么那些流贼们仍然不肯罢休,非要到处惹是生非呢?”王乐薇问身边和自己并驾齐驱的陆丫儿道。如今两人正带着所部人马沿着流贼流窜的方向追击前进。
“原先我的家中养了一只猫,刚开始它什么都吃,甚至连馊掉的窝头都不放过。后来偶然一次机会,我们家辛辛苦苦抓来的一条鱼被这只猫偷走吃掉了。你说偷了鱼尝过腥味的猫还会对窝头感兴趣吗?”陆丫儿反问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那帮流贼们已经习惯了花天酒地不劳而获,再让他们回到从前面对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已经不可能了,对不对?”王乐薇恍然大悟道。
“薇儿你说的没错。这种人如同尝了腥的猫,无论用何种手段都无法迫使他们回到从前了。对于他们来说,最佳的改造方法就是结束他们可耻的生命…”陆丫儿语气平淡地回答道。
在追击流贼的道路之上,随处可以看到被流贼随意杀害并且弃尸荒野的老百姓。由于失去了法律的约束。再加上道德的沦丧,流贼们随心所欲的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杀人,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美女千金,甚至是一些粮食。
乱世人命贱如草。天灾固然无情。人祸更是残忍。所以有句古话叫做“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句话所包含的全是血泪啊!
接到夜不收的禀报,得知前方十里之外有数万流贼正在围攻一座小小的县城,王乐薇命令部队加快速度,务必在城破之前赶到战场。
当隆隆的马蹄声盖过流贼们的呐喊之声,滚滚的烟尘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居高临下站在城墙上死战不退的小县城军民最先看到了那只传说中的骑兵部队。巨大的欢呼声在城头响起,进而感染了整个县城的居民,最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的喊起了王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