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向就这么被确定了下来。
虽然大家都知道隐身飞机是个好东西,一个可以得到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和预警指挥机的配合的隐身战略轰炸机是个好东西,但大家更明白,这玩意儿对现阶段的共和国而言太不现实了,就像是唐常红说的那样,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不过有两点是明确的:即必须首先大航程和大载弹量……
“换装nk—8—4发动机的轰—6必须具备携带4到6枚空舰或者空地导弹的能力,根据我们的计算,以nk—8—4的动力水平,搭载这款发动机的轰—6携带6枚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我建议利用这次机会对轰—6的气动造型、尤其是机翼进行一下修改,反正换装nk—8—4以后,发动机进气口、进气道肯定是要进行重新设计,不如一次就把气动方面的工作给做了,正好对六爷的启动造型给重新优化一下……”
“说到对机翼进行修改,我觉得可以把—75上面使用的那个超临界翼型拿过来借鉴一下,如果能够采用超临界翼型,六爷的升力起码还能提高15。”
“—75上的那个超临界机翼?好主意,是不是顺便可以把这个超临界机翼技术也用在轰—8上面?”
“说到轰—8,轰—6的个头太小,弹舱内没法安装转轮式导弹发射架,轰—8总可以了吧?”
“如果上马轰—8,必须上马转轮式武器架,这东西太方便了,弹舱内可以配备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弹药,不像轰—6的那种‘葡萄’弹舱,我想用第三个炸弹,必须先把第一枚和第二枚炸弹也丢出去,而且弹药放在弹舱里,还能减少对气动的影响……”
“发动机!我记得陈董说过,可以开发一款涵道比达到2、最大推力超过130kn的nk—8改进型?如果使用4台这种改进型的nk—8,最大载弹量达到25吨都没有问题吧?”
“说到这个,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个轰炸机的基础上再发展一型空中加油机?”
这个声音一出来,刚刚还喧闹的如同菜市场一般的会议室里,瞬间寂静。
正在小声的讨论着这两款飞机的陈耕和茅东海也一下子竖起了耳朵:以装备4台发动机的轰—8为基础发展出一型空中加油机?
我国很早就意识到了空中加油能力对于提高我**事作战能力的总要性,早在1988年,总设计师就提出了要发展我们自己的空中加油机的要求,现在空中加油机以及相应的加受油技术已经进入到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预计在今年年底我国就可以在轰—6的基础上发展出我们自己的空中加油能力。
以轰—6为基础的轰油—6当然离不开西飞的配合,对于这个西飞重点进行的项目,茅东海对于轰油—6的关键性能了如指掌:在1000公里的活动半径内,轰油—6可以携带37吨燃油,除自身使用之外,还可以向战机提供18.2吨的燃油,即为6架歼—8提供空中所需的燃油。
经过简单的计算就能得出,如果轰—8真的立项、且是一款航程11000公里、最大载弹量在22吨至25吨的战略轰炸机,那么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在1000公里活动半径内,以轰—8为从基础发展而来轰油—8也至少可以向作战飞机提供50吨以上的燃油,如果拆掉轰—8上面必须的作战装备,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增长,这么一来,轰油—8将会以50多吨的加油能力,成为略低于苏联伊尔—78和美军kc—10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空中加油机,空中加油的能力比美军现役的kc—135、kc—130以及英国vc—10等著名空中加油机都要厉害。
“陈董,你怎么看?”茅东海一下子兴奋:“你觉得有没有搞头?”
陈耕想了想,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问道:“轰油—6快成了吧?”
茅东海略一犹豫,点点头:“快成了。”
陈耕再次问道:“我听说轰油—6和歼—8上的空中加受油设备是英国人提供的?这些技术咱们掌握了没有?将来能不能自己生产、移植到新飞机上?”
“绝对没问题!”茅东海点点头,语气很肯定。
“那技术上肯定是没问题了,不过我考虑的是另外一个问题,”陈耕说道:“现在世界各国的大型空中加油机要么是用军用运输机改装而来的,要么干脆就是直接改装的民用飞机,用轰炸机改装空中加油机的咱们是独一份,轰炸机可比民用飞机贵多了……”
“我知道,”说起这个,茅东海嘴里也有点发苦:“可没办法啊,咱们国家的战斗机都是低速性能差、时速速度较高的飞机,不管是运—7还是运—8都不合适,能用来改装的平台就只有轰—6,贵点也没办法,总比没得用强。”
陈耕:“我是这么想的,等咱们完全掌握了空中加受油的技术之后,如果轰—8能够投产,小批量的改装个几架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们完全可以在—75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型空中加油机来啊。”
“改装—75?”茅东海觉得陈耕这脑洞开的有点太大了:“这飞机能行吗?”
“怎么不行?”陈耕反问道:“—75—200的最大商载为12吨,未来的—75—300甚至能够达到16吨的最大商载,如果是拆掉了座椅、卫生间和必需的空调设备的货运型,最大商载最少可以增加3吨。
轰—6的最大载弹量是多少?9吨;涡喷—8的耗油率是多少?超过1.3;即便是这样,在1000公里的活动半径内,以轰—6为基础改装而来的轰油—6也能提供18.3吨的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