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
对于宋采薇突然的问话,宋承文脚下一顿,皱着眉头愣了半天。
宋采薇的话,实在有些出乎宋承文的意料,他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宋采薇为什么要问书店在何处?
想不通,索性便不再想了,傻愣之后,宋承文憨厚的用手挠了挠头,对着宋采薇笑了笑。
“就在这条街的拐角处,挨着上清学堂。”
“那好吧,咱们就去书店逛逛吧,小武快五岁了,也到了启蒙的时候,咱们挑两本识字的书回去,反正大哥也识得几个字就先教着他,等到了以后咱家的生活好了起来便送他去学堂。”
其实这句话,对于宋采薇去书店的真正目的便是一个借口,不过宋采薇确实是想等以后赚了些银钱便送宋承武去学堂的。
所以宋采薇便顺口说了出来,说的那叫一个替人着想,理直气壮。
宋承文和宋采莲听到宋采薇的话,当即一愣,要说刚才听到宋采薇要去书店心中还有些狐疑的话。
那么现在两人心中皆是一震,同时又有些羞愧。
因为今天挣了钱之后,两人想的都是怎样好好地利用这些钱去改善家里的生活,却没有想到如此深远。
是啊,士农工商,只有家里有人读书好了,考取了功名,那么一家生活不就是好了吗?
大伯一家不就是最好的例子。看来之前是自己着相了。
想到此,两人都很默契的在心中暗暗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赚钱等将来供家中小武和小六读书。
他们两个在这里暗暗心想,但若是宋采薇知道,肯定笑的会跌倒一跤,然后会在心里给他们二人丰富的想象力点个赞。
不管三人各自的小心思,脚下却没停,快步向书店走去。
走了不过一百米,宋采薇便看见一家名为“墨香”的书店。
书店不大,不过却有两层。
走到门口宋承文以看守竹筐为由便没有进去,宋采薇只点头答应,牵着宋采莲便抬步走进书屋。
这时已近中午,不过学堂却还没有下学,所以书店中并没有多少人。
所以看着两个身穿补丁的两个小孩儿,还是女孩儿牵手走进书店,这场景多少有些打眼。
看着书店的人都往她们这边看过来,宋采薇不以为然向前继续走着,就连宋采莲也没有了刚在在医馆的羞怯大步的向前走着,不过心却是砰砰的跳个不停。
书店的老板是个身穿藏青色长袍的老者,大约五十多岁年纪,身材消瘦,蓄着花白色的长须,双目清明,一身书卷气。
见宋采薇和宋采莲进入书店头也没抬,依旧坐在铺着毛皮的大椅上,一旁放着一块打磨铮亮的巨大树桩,上面摆在一套茶具,茶壶里正烧着茶水,老者正埋首书里,看的神游天外。
宋采薇打量了一下书店的布置,只觉得甚是清雅,书店又因地处相对偏僻,所以显得格外的清净,只有时不时翻书的细微声音传来。
第一层摆着十数个书架,分门别类的放好,整整齐齐的甚是规矩,另有两个小厮在一旁监察。
大点的小厮约十七八岁的年纪,穿着褐色粗布上衣,灰色的粗布裤子,裤子上略有补丁,但针脚却极为细密。
宋采薇一观,心中便暗赞:好手艺。又同时在心中对他家中或是母亲、或是妻子夸赞一番。
至于宋采薇为什么没有想到或是他家中姐姐或是妹妹为他缝制的,毕竟若是换成宋承文,恐怕也轮不到她这个做妹妹的为他缝制破裤吧,宋采薇心中暗想。
不过许久之后,宋采薇再遇见这小厮时,了解到事情真相之后,不免为自己今天的猜测而感到好笑。
再仔细一看,但见他身材健硕,宋采薇猜想,应该是主要干体力活的。
顺着目光看向另一个小厮,大约十岁年纪,穿着一身青布长衫,里衬是一件白色里衣,两样都洗的泛白。
小厮手里捧着拿着一本《春秋》读的正酣,时而皱眉,时而眉开眼笑。
宋采薇心想,看模样,或许是这小厮家里穷,书店老板又是个好心的,所以便留他在书店,方便了他读书,也卖了他一个人情。
想到此,宋采薇不禁摇头,果然前世爱观察人的臭毛病依旧没改。
不过,也因她这观察人的能力,前世的她才能取得如此的成就。
宋采薇虽然进了书店,但是并不想多待,所以便抬步向那个年纪大一些的小厮走去。
经过寥寥几句谈话,宋采薇便了解这小厮是个老实的,所以对于宋采薇的询问也是很详细的告知了。
问过话之后,宋采薇直奔自己要找的书所在的书架。
书架上列的全是繁体字,不过幸好前世的时候,宋采薇曾在台湾待过两年的时间,所以这些繁体字除了那些特别生僻的,宋采薇大体上还是认识的。
找了好一会儿,宋采薇便找到了一本比较符合自己心意的书,之后又朝着放启蒙读物的书架走去。
随便挑了两本,一本用来识字用的,和现代的幼儿识字书差不多,上面也有动物、蔬菜等一些插画,虽说是黑白色的,但是那些事物却画的逼真生动。
另一本是古诗词名叫《儿诗三百首》,里面都是一些脍炙人口的诗词,宋采薇随便一翻,里面竟没有一首自己熟悉的,也就悻悻的合上了书。
转身去找宋采莲,才发现她正抱着一本名为《商海经略》的书籍看得入神,面色沉稳,目光专注。
再加上那窈窕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