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红色传奇>第五十一章 交锋(三)2/6

“陛下,自9月8日清国驻俄、德公使许景澄代表清国方面同拉曼诺夫及华俄道胜银行总经理乌和托姆斯基签订《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之后,我方开始按照此合同和《防御同盟条约》的规定开始着手在清国东北勘察东省铁路线。”谢尔盖.维特作为负责同清国谈判的财政大臣,谢尔盖认真的对沙皇尼古拉二世汇报道,

“根据合同的约定:第一,我国将与清国成立‘清国东省铁路公司’,其公司章程将按照我国铁路公司的成规;第二,铁路设计建造的铁轨宽窄与我国铁轨一致;第三,我国有权使用东省铁路免费运兵;第四,铁路公司建造、经营、防护铁路所需之地,若官地则无偿征用,若民地则按时价付给;第五,铁路公司在铁路沿线享有独占的行政权和警察权;第六东省铁路将于1897年待双方勘查完毕则开始修筑,预计工期五年,将于1903年完工。”

尼古拉二世听完后点了点头说道:“谢尔盖,既然合约已经签订,清国方面业已答应铁路的修筑,你们就立即着手进行实施,能早完工一天,对于我俄罗斯帝国彻底掌控远东,将远东变成黄俄罗斯有重要的作用。”

“是,陛下。在六月份同清国首相李鸿章先生签订《防御同盟条约》之后,我方工程人员和技术人员便已派遣制符拉迪沃斯托克。按照前方传来的消息,预计在冬天结束之后——也就是三四月份便可开工。”谢尔盖.维特回道。

尼古拉二世说道:“这样最好!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在虽然港口优良,但是在冬季仍然又长达110天的封冻期,这一点完全不利于太平洋舰队的使用。据喀希尼传回的消息在清国东北的旅顺一带存在优良港口,且旅顺曾经为清国北洋舰队的住锚地。如果能拿下这出港口,对于我太平洋舰队控制北海有莫大的好处。”

谢尔盖听后自然知道尼古拉二世的意图,于是回道:“臣会派人前往旅顺详查,但还请陛下派人通知阿里克塞耶夫将军,请他派遣舰队前往探查,最好我们能逼迫清国将旅顺租借与我们。”

“嗯,这个建议不错,朕自会下令让阿里克塞耶夫派舰船前往清国东北。”尼古拉二世说完后又说道,“最近从高加索方面传回的消息,土耳其国内战争气氛浓郁,你可知道详细信息?”

谢尔盖回道:“臣从土耳其国内得到一些消息,说是土耳其准备对希腊用兵,具体情报臣不太清楚。”

“好,朕知道了,看来这件事情还是得让瓦夏去查探清楚。”尼古拉二世说道。

日本东京总理大臣官邸,这里原来是太政大臣的官舍,1885年日本开始正式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最后一任太政大臣三条实美在此卸任,12月22日第一任首相伊藤博文便将此作为总理大臣的官邸。两层的西洋式木制小楼,既体现了日本的传统,又宣告了日本正式向西方学习的精神。

此刻官邸二楼的一间日式风格的小房间内,新任首相松方正义同内阁重要成员正在磋商,当然伊藤博文虽然卸任首相,但是还是列座在侧。外务大臣大隈重信首先说道:“根据从德国和清国传回的消息,露国(俄国)已经同清国签订《防御同盟条约》并且就东省铁路的修建达成共识,这对于我大日本帝国的崛起无疑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拓殖务大臣、陆军大臣高岛鞆之助听闻说道:“露国实在贪得无厌,上次同德意志和法兰西逼迫我们放弃清国的辽东,使我数万将士浴血奋战而来的土地又拱手相让回清国。现在他们竟然又同清国协约,如此以来我大日本帝国岂不受制于露国?朝鲜的权益又如何保证?待到露国西伯利亚铁路完全修成,我大日本帝国的崛起之路起步化为泡影?”

“露国海军太平洋舰队驻扎在海参崴,犹如一把利刃悬在我大日本帝国的头上。首相阁下,清国的赔款已经到了,我希望能将这些款项用于扩建我们的海军。”海军大臣西乡从道瞥了一眼高岛鞆之助然后说道。

高岛鞆之助闻言怒斥道:“你们这样海军马粪,难道是认为我陆军好欺负不是?”

“就你们这群陆马粪,如果没有我们海军的掩护,在同清国的战役中就全部成为了大海中鱼虾的祭品。还能如此猖狂?”西乡从道毫不客气的反击道。

高岛鞆之助闻言站起来怒喝道:“八嘎!”而西乡从道也站了起来,两人就如此的对视而立。

“够了!”一直在一旁旁观的伊藤博文怒斥道“现在帝国正在复兴之路上艰难前行,难道你们就不能团结一些吗?”

面对着伊藤博文的怒火高岛鞆之助和西乡从道只好重新坐下,只是仍然对视着对方。作为首相的松方正义此时说道:“日本要强盛,就需要我们大家精诚团结。帝国是一个岛国,海军无论防御还是进攻都是帝国的屏障和利剑;陆军是帝国的基石,值此危难存亡之际还需陆军与海军紧密合作。

这次清国的赔款,根据伊藤阁下和西园寺阁下当初制定的规划,将用于扩建帝国国内的基础建设、教育投入和海军舰艇的更新,至于陆军方面暂时还是需要服从大局。帝国现在面临着露国的步步紧逼,只有我们强大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公家贵族院伯爵、现任内阁文部大臣的西园寺公望眼看高岛鞆之助还待说话,于是说道:“高岛君,这是帝国的大政决策,绝不会因为一两个人而改变。你现在需要做


状态提示:第五十一章 交锋(三)2/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