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异世之儒道圣院>第五十三章 圣人裂

第二日清晨,天色蒙蒙亮,夏弦揉着眼睛起床。

书仙打来凉水让他梳洗,冰冷的水刺激毛孔,夏弦立刻精神抖擞。听说在南都的考场,考生使的都是热水,待遇差别还真是大。

他嘀咕着,将昨日作答的试卷检查一遍,又想起一道题目,顺便填写后拿出第二份卷子。

考试三科,试卷是一个时候发下,有人选择先作答经义,也有急切者先做文章。

千年前有一位大儒指出,“考试的顺序应该是先做经义,再写文章,最后来做策论。先做经义可以将思路打开,然后写文章承上启下,就会写的比较好,最后则是策论,因为策论最难,花费的时间最多。”

不管这个顺序有没有用,一直被考生奉为经典。

对于夏弦来说,策论是第二步,他早已准备的题目,不晓得对不对得上。

翻开试题一看,夏弦无声笑了。

“卫阳大旱,有太守韵之,其人书者,夫子也。开掘深井,作文祷告上苍,祈雨不得,上书曰‘卫阳大旱,祈雨不得,望朝廷赈之’。主言‘时时勤为,欠安’。

今乾龙大水,百姓失所,秋粮绝收,更有水妖大举攻城,太守明堂退敌。然,大灾之后,百业待兴,民无耕,幼无食,试问何以对之,安民振业。……”

后面全是乾龙城大灾的经过,如何退敌,百姓受灾有多严重,缺什么,大家情绪如何。

“注:若有大策,不妨试言。论及全局大策,小评加一等。”

开头那段话说的是一个字叫做韵之的太守,上书朝廷请求赈灾。皇上回答:“最近我没有一刻得闲,忙着处理事务,身体忙坏了。”

言下之意是,你身为太守,要担起自己的责任。那就是给了一条对策,“官员应该负起责任。”,至于怎么个负责任法,那是考生的事情,不然还考策论干什么?考经义就得了。

做这种题,先分析问。

这题问的是如何安民,如何振兴千疮百孔的城市,不涉及全局,比如怎么赈灾,怎么安置百姓。题目里精华就是“安民振业”四个字,若审题偏了,那就全完蛋。

夏弦信心满满,这个题目他押中,一字不差。

唯一不同是他是分作两个部分,一个是安抚民众,一个是振兴城市。现在只需要将对策综合起来写出即可。

他的自信,连侍女也看的一愣。

夏弦提笔写道:“灾乃天时,非也,或因砍伐太甚……。”

他打算弄个大的,将题目升华,从水土流失入手解释灾难频发的由来。再从此入手讲述如何治理环境,从根源解决洪灾频繁。最后由大进小,论述应对民众情绪,如何安抚。

至于振兴乾龙城,他打算单独列出,作单独文章出现。从商业角度论述,如何将航运便利的乾隆城打造为南国第一商业都市。

放着大好的资源不用,很可惜。前世有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乾龙三江交汇,水上运输比起陆地运输更方便,货运量更大。

只要制定好政策,就能将此优势发挥出来,吸引各方商人,到时候,也许会打造出一座不夜之城。

此时,李堂言身前的孔圣塑像忽然一震,嘴唇动动,李太守没看出来他说了什么,接着孔圣脸颊扭曲,仿佛有什么思想上的冲撞,不能自拔。

夏弦身边的侍女也发出一声“咦。”,声音是男声,和初入考场时候那惊雷鸿声相同。

遥遥南都,皇宫内有一间大屋子,屋子里当今圣上安坐,垂帘下,看不见他面容。在他身边,是一位同样看不清的老者。

“丞相为何轻咦?可是有什么事?”

“回皇上,乾龙地界今年了不得,有几个小家伙将来或许可以为一部之长。”

丞相,不就是身具神秘色彩的谢行舟。

皇上来了兴致,问道:“可否一观?”

谢行舟轻点他眼睛,眼前一黑,出现的是一个陌生少年,四面看看,不是考房又是哪里?耳边谢儒道:“就是这位书生。”

他们二人借用的是夏弦身旁侍女眼睛,可看到夏弦的一举一动。

皇上慢慢读道:“灾乃天时,非也,或因为砍伐太甚。”

他不明白和大灾应对有何联系,问道:“丞相,这位学生应该是写偏题了。”

“继续看下去即可,就是这位考生,引发孔圣思想冲突。”

“树木根固,吸收水分,可阻水土流失,何谓水土流失?……”。

说是论全局,写大对策可加小评,夏弦所写已经不是大局,甚至涉及天地规则。他一点点的写下去,谢行舟看的两眼几乎冒光。

格物致知,这位学生不知道从哪里格出来的思想,莫非他格的是天地?那又需要多么大的胸怀才敢?

侍女看了看考牌,写的是“夏弦”两个字。夏弦?这名字有些印象。

谢儒记忆力强悍,很快想起就是一个叫夏弦的童生,居然写出一篇国策,论的是家国之间关系,如何拔出世家大族。

只是那对策虽缓和,但世家根深蒂固,他不敢轻易下手,如今吏部里一群官员还在为此时吵的沸沸扬扬。有人说夏弦居心不良,应该斩,有人则说,此策可行,世家荼毒无穷早该拔除。

他和皇上已经有了计较,但还没施行。

难道两个夏弦是同一个人?

他们二人看下去。

到了下午时候,夏弦第一篇文章已经写完。

他再次提笔写道:“士农工商,商者,互通有


状态提示:第五十三章 圣人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