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绚烂青春的脚步>第二章葬礼之前
的夜显然不平静,带着非常沉重和忧伤的气氛。二舅树德,小姨树芬他们也赶到了,其他的亲戚已派人去通知了,可能要明天才能到。晓强在屋外的一个墙角边用几块红砖搭的小炉膛旁不停地烧着纸钱,前额的几缕发丝也被烧焦了,变成了枯黄色,用手一掐就断,可他的悲伤如同不间断的火在燃烧着,父亲会到天堂去享用这些钱,多烧些钱给父亲,免得在天堂再受苦,因为我们都是穷苦的人。

关于奔丧的一切事宜都由大舅全权负责。该要置办的孝衣,丧葬用品,要请的抚丧人,和尚,办丧宴的厨师,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要请到,还有火化的车子也要请。

第二天天一亮,所有的亲戚该来的都已来齐,大家都沉浸在对死者的无限哀痛中,哭泣声不绝于耳,晓刚和晓强轮流烧纸钱,那纷纷扬起的纸灰屑在空中盘亘旋转,像是一种特殊的悼念,慢慢悠悠地转着,不肯离去,这么热的天气哪来的旋风呢?还是有什么磁场作用,谁也说不清道不明,信鬼神的就说那是金奎的灵魂不肯割舍,在做奇妙的工作。

做道场的和尚一帮人也被请来了。在堂屋的正中央拼着两张四方桌,铺上了红色的丝绸台布,道场的道具布置好后,盛装的老和尚端坐在正中面朝南的上座,两旁是副职和尚及吹拉乐器手,最南面的桌角两侧拉起一块白布,黑色墨水书写着父亲的名号、及子女排列顺序和名号,亲友送的花圈都摆在堂屋的东西两侧,那大大的奠子在花圈的中央,两条长长的挽联:“生前记得三冬暖,死后思量六月寒”、“劳苦一生今可息,滋味红尘有悲欣”、“空悬月冷人千古,华表魂归鹤一声”、而那幅挽联:“堂前共仰遗容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芝传嘉风勤俭度日遵遗训”就像是对父亲的真实写照。

这几天的天气一直都是阴阴的,但属于夏季的那种窒闷,传说天上掉一颗流星,人间将有一个生命陨落,也许这也是一个预兆吧!灵魂进入天堂凡人是看不到的,或者恶人被黑白无常带进地狱,凡人也是看不到的。但愿父亲在天之灵,能进入天堂,他是好人。

老和尚的木鱼响起,道场的序幕就此拉开,木鱼声、铙钹声、还有二胡声、唢呐声、电子琴声、鼓声,一波接着一波地轮番上演。

在念诵经文,木鱼笃笃地有节奏地敲击着,只是和尚在念了一个时辰后会稍作休息,然后接着念诵,唾沫横飞,时不时呷上一两口清茶,额头冒汗了,又用毛巾擦拭一下,继而接着念诵,那种虔诚和忘我的投入,似乎在为死者的灵魂做祷告,也许死者的亡魂真的能找到归宿。

吹唢呐的、拉二胡的、弹奏电子琴的,他们卖力地吹奏着哀怨的曲子,念经声、二胡声、唢呐声、木鱼声、鼓声和铙钹声,它们有节奏地混合成无比绝伦的感天动地的伤曲,对死者表达无尽的哀怨,这些哀伤的曲子专门在人死后才吹奏的,仿佛一种震慑心魄的力量,催人泪下,那声调、那旋律简直就是在向上苍呐喊、在为死去的生命呐喊、在为无形的幽灵而呐喊------是对死者无比悲伤的哭诉;是对人世中人的亡灵奏响的挽曲;是对人世间生死离合无常的无奈,这些伤曲穿透心灵、穿透思绪、穿透天地,飞扬、萦绕、盘旋在晓刚家的上空,不肯停歇-------

一般的村民都能了解这些曲子,因为他们周围有老人或者其他的原因离开人世的人,在办丧事的时候都会奏这些曲子,一个村子的话,村头有人家奏的话,村尾都可以听得到,所以也就熟悉了。在晓刚家的门外也毫不例外地围了好多村民,他们同样为晓刚父亲的死感到可惜,他们也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来悼念晓刚父亲的死,有些村民流出了悲伤的眼泪。

“金奎这人一辈子都是苦娃,小时候家里的弟兄多,他就没读什么书,自己学了个木匠手艺,挣钱养家。”

“嗨,那时候,还没分田到户,挣工分要紧,挣不到工分一家人生活没有保障,金奎两口子都能吃苦,同帮同苦。”

“我也是看着他们这一家子的呀,那时候,人不能出去挣钱的。金奎要是帮谁家做点私活都是偷偷地做的,工钱也是少得可怜,但他的木匠手艺真的一流。”

“说得是,我家的那些桌子板凳都是他做的,一直用到现在还好好的呢。”

“我印象中,那个邻舍的王赖子,他欠金奎的工钱一直都没给。”

“是吗,那个王赖子真缺德,人家金奎是个好人呀!”

“好人要有好报啥,哎,这老天是不是看错了,这么好的人对他不公。”

“哎,金奎他走了,他也死不瞑目呀,丢下这娘四个,也真可怜的,这树珍以后担子可不轻了,要是再改嫁,谁敢要?负担可大着呢,俗话说宁添一斗,不添一口,谁敢接这么个摊子呀!”

围观的邻居,村民议论纷纷,也许对一个人最好的评价不是他自己给自己评价的,而是他人对自己评价的,所谓雁走留声、人走留名就是这个道理。父亲在别人的眼中是一个好人,也许命运偏偏捉弄人,好人为啥没有好报?这谁也说不准,这还要归到命,不是古人常说富贵在天、生死由命。也许,这是一种唯心的说法;也许,这是一种最好的心理安慰。

所有的亲戚都穿上白色的孝服,鞋子上别一块麻布,这就是所谓的披麻戴孝,腰间还系一根红腰带,所有人的头发都


状态提示:第二章葬礼之前--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