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刚到老地方买了骑车票,骑着自行车胡思乱想地往回骑,骑了一小半感觉不对了,想起了母亲今早去上班时交代自己的事,马上、立刻调转自行车的车头,回镇上的菜市场买点荤菜,农村人嘛,上街买菜就是买点荤菜,蔬菜家里的院子里有,什么季节种什么蔬菜,所以也就不存在吃不上时新的蔬菜。晓刚买了半斤牛肉、一斤瘦肉、一斤鲫鱼,顺便买了点生姜、葱、红辣椒、八角,这些调料做菜要用的。要说做菜的话,晓刚也是从母亲那学了一点家常菜的做法,其他的菜也许只有饱口福到酒店去尝了。还好,那次在苏州做家教的时候,亮亮的妈妈要自己露两手,其实一手都露不出的,自己也是凭感觉瞎做的,也许是亮亮他们吃惯的苏州风味,当一尝其他的风味时,一种味觉征服也是在所难免的,这也是人类喜欢新奇和不断进步的动力。
回到家了以后,时间也上午十点了,放假了人也懒了,睡个懒觉,早饭吃完了忙午饭感觉刚刚好。倒是晓强从来不喜欢睡懒觉的,他最喜欢的就是玩,一般都是玩得忘记回家的,老是被晓刚或母亲叫唤回来的,他在他同龄人中是最调皮的一个,但,他也不瞎皮,他是头头,他很仗义和打抱不平,伙伴中有点小矛盾都是找他解决的。农村孩子会玩的他都会玩,他会玩的农村孩子不一定都会玩。这就是一个富有个性的晓强弟弟。
晓刚做好饭和晓凤在家里先吃的,用不着再像小时候那样整个村子找,人大了晓强饿了他自己会回来吃饭的。这一招挺管用。这也是一种管理哲学,在适度的空间里,员工自我约束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比企业制度的高压管理更有效。晓刚也是在学校图书馆看到这样的管理书籍而懂得的管理思想,其实。管理是很有学问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是灵魂。晓刚感觉自己的母亲也懂了一些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那是她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可能叫母亲谈管理思想和理念她说不上来,但实实在在的管理她是懂了一些。晓刚也希望自己将来能将学到的一些管理知识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在毛泽东思想里就是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晓刚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读书的目的,那是要回到生活中,哪怕一个普通的工作都是发挥力量的所在,人只有扎进具体的工作中,才能更好地调动自己的潜能去做自己都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也是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弱点,此时此刻晓刚已经看穿这样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晓刚为自己三年后大学毕业要遇到的问题寻到了答案。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晓刚还是蛮感性的一个人。但也带一点理性,学文科的人天生就是想得比行要多的那种,往往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被他们想象太简单了,结果好多都是一败涂地,文的文不好,武的又武不好,文科生面临着好多的尴尬。晓刚也不敢再深入地思考下去,将来的事还是留待将来再说。今生只待今生花,莫待他日无期日。毕竟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晓刚将那些不开心的都抛却掉。唯有心头常常记念和无法释怀的就是娟子,也不知道她现在的状况如何?更不知道她手术的结果如何?晓刚希望早点赶到学校,那样的话也许可以早点知晓答案,也许娟还在医院。晓刚不敢瞎乱猜测。
晚上母亲回来之前,晓刚照着人之常情要去大伯家、三叔家和四叔那打声招呼,这也是作为晚辈对长辈的一种尊重和最起码的礼道。晓刚在这些问题上并不含糊,作为走出去的大学生,也是李家的一种光荣,晓刚也绝不会做对不起李家人的事。晓刚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他是个很成熟的男子汉了,但还得经受社会的历练,到那时才能算真的汉子。
晓刚先去大伯家,晓凤也跟着晓刚哥哥一起去了。大婶正在厨房做晚饭,大伯已经做生意回来,在东房间抽着烟看电视。晓明和晓兰在西房间争电视看。晓刚先去厨房跟大婶打招呼,晓凤去屋里找晓兰了。
“大婶,做晚饭呀!”
“哎呀,是大侄子晓刚呀!在大婶这吃晚饭吧!”
“大婶,我明天要去开学了,特意来给你们道别,家里母亲有什么难处,希望大婶你们帮一帮!”
“这个你不说,大婶、大伯也要去帮忙呀!只要看得起大婶,大婶没得说。就在大婶这吃晚饭吧,大婶也没什么招待的,好不好?”大婶拉着晓刚的手,极力挽留晓刚在她家吃晚饭。
“不了,大婶,我还要去给三叔他们还有四叔打招呼呢!”
“哦,那大婶就不留了。”
“大伯呢?”
“在家里的。”
晓刚跑进堂屋,连续叫了几声大伯,大伯知道是晓刚的声音连忙从东房间走了出来。
“哎呀,晓刚侄子,你怎么来了?”
“大伯,我刚才也跟大婶说了,我明天要去学校开学了,所以过来跟你们打个招呼。”
“哦,好的。在这里吃晚饭吧,你大婶已经做了。”
“不了,我还要去跟三叔和四叔说声。”
“去吧,大伯不留了。好好用功读书,家里的事你就别放在心上。”
“嗯,谢谢大伯。晓凤,我们走了。”
“唉,我来了。”晓凤蹦蹦跳跳像个兔子似的,从西房间出来,晓明和晓兰还在看电视,晓刚就没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