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真龙志>第三百四十八章 易寨拔旗

韩信告诉为首的将领说:“等一下我会派军队去引诱赵军,赵军必然会全军突出城池来追击我们;你们就趁此时快速杀进敌军城池,拔其军旗,把我们汉军的大旗全部插上。这样敌人回来的时候就会大乱!”

注意,这一招猛地看起来很简单、很巧妙,但关键不在“易寨拔旗”这个计划,而在于赵军竟然会按照韩信的设计全军出动!韩信为什么会猜到敌人一定会全军出击呢?万一对方根本没有出击,或者留了一部分伏兵呢?

这一点非常牛——这就叫料敌机先!

能够预料赵军动向,取决于两点:韩信对陈余军近两年战绩非常了解。陈余此时纵横河北境内,无人能敌,仿佛战神一般,其实并不是陈余军强大,而是张耳实在太不经打。所以,这才有了李左车献计并未被采纳的现象,因为陈余这时候自我感觉非常好。第二点则是韩信主动派出的诱兵之计,韩信对于自己的诱兵之计非常有信心。我们来看看韩信是如何引诱敌人的?!

其实,我们对韩信之前的中国著名战争作过分析,无论是兵法鼻祖孙武,还是后来的孙膑、庞涓等,还是包括后来的名将白起、蒙恬等,都喜欢用阴谋、阳谋、奇兵;直到韩信,战争越来越像演戏,战争的戏剧性越来越足。这就是韩信把战争的假动作、诱兵发挥到了极致!而这些假动作,足以迷惑敌人的主帅,无法正确判断对手的真实目标在哪里。

派出偷袭部队之后,韩信在大营叫人做好饭,将士们还以为是要吃大餐,都很开心。韩信对大家说道:“不要着急,今天我们灭了赵国再吃饭!”这不是耍大家嘛?大家都不相信,这饿着肚子怎么打仗啊?不吃饭,先去打仗,打胜了再吃,这是个逆向思维!大反战争常理!韩信用兵,就是这么诡异!

韩信又说:“赵国已经占据有利地形,建好了防守的城池要塞,如果没有看到我们的大将旗帜,他会以为我们是小股部队,便不会全力以赴攻击我们。到时候,我们攻不下敌人的城池,就会被迫退回了。”于是,韩信安排了一万人的部队开始演戏,这一万人干什么呢?不是去进攻,而是渡过井陉口的“绵蔓水”(这是一条河,应该不算太大的河),这一万人过了河也不前进,而是在河边背水列阵!

这个戏演得太离谱了!兵法讲——当敌人渡河的时候,要半渡而击之。不过赵军根本没有重视汉军,所以没有实施半渡而击的策略。兵法又讲——背水列阵是死地,因为万一打输根本就没地方可以跑。所以,韩信“背水列阵”是一个死阵,是兵法大忌。赵军在城池上看到这一切,都在大笑——这傻帽,活得不耐烦了,想死也不用搞这么夸张啊。

到了天大亮的时候,韩信继续演戏,他叫士兵们大张旗鼓,并且举起大将韩信的旗帜,告诉敌人,汉军主帅就在这支“背水列阵”的傻瓜部队当中。这支部队一边前进,一边还吹锣打鼓,好像生怕敌人不知道自己在攻打对方似的。唱戏的、绝对是唱戏的、这戏唱得太逼真了……

赵国人这回真听话,看到对方大将就在营中,而且吹锣打鼓地来交战,简直不把兄弟们放在眼里,这也太招摇了。陈余和手下大将们都气得不行,于是全军出动,杀出城池,准备活捉韩信,把这小孩抓起来暴扁一顿。双方交战,这回是真打,不过韩信的心眼太多,一点都不实在;打是真打,韩信却没有想往死里打,没想就这样分出胜负,原因很简单——赵国大将二十万,自己只有万余人,这个险冒不起。

激战良久,韩信和张耳开始指挥撤退,还故意把一路带过来的将旗全部都扔在地上,显得部队已经一败涂地、大败溃逃。于是,部队疯狂逃蹿,向“绵蔓水”边上逃走,水边还有一支部队在等着汉军,这就是刚开始在水边列阵的部队。赵军一看乐了,好啊,你们还想逃,再逃就到河边了,你们想逃都逃不了了;只要追快点,敌人来不及上船,眼看就只能掉到河里喂王八了。彭城之战,项羽就靠快马追袭,逼得汉军十余万人掉入睢水,淹死一大堆。陈余一看,自己又要重演项羽的辉煌战绩,大旗一挥,赵军就开始疯狂追赶起来!

当逃跑的汉军和水边伏击部队合为一处时,汉军立刻重振旗鼓,没有武器的捡起武器,刚才还狼狈逃跑的立刻又重拾信心。大家背水列阵,知道再逃也是死路一条,严阵以待,就等赵军过来跟他们拼命。其实,此时汉军还有第三种选择,这就是投降,遗憾的是韩信的部队似乎没有投降这个概念,大家不但不投降,反而比刚才更勇猛……

赵军杀到河边,发现一切都和自己想像的不一样,敌人并没有继续逃跑,也没有放弃抵抗,反而突然变得极为顽强!二十万大军,围着赵军厮杀,硬是杀了很久,攻不破对方的防线。这回轮到陈余吃惊了,没想到这支部队战斗力如此之强!双方就在“绵蔓水”边上玩命厮杀,大战至午时,也没分出来胜负。


状态提示:第三百四十八章 易寨拔旗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