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梦殇几度>第三十二章(2)迷雾疑是观音来
国家的这项国策边缘在“计划生育”着他们的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是他们的底线,完成这项“计划生育”后他们基本抛弃了几千来祖辈们多子多福的观念,老老实实的向政府交上一份多生子女费,开始专一“计划”未来的安稳日子如何去进行了。

如果连续生上两个女儿应该怎么办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状况出现后夫妻二人几乎同时从龙居村民们的视线内失踪、蒸发了。两个月间循环寄来的孕检证明仍会规规矩矩的准时放在妇联主任的桌子上……几年后。他们抱着自己的儿子回来了,同样老老实实的交上了自己剩余的那部分罚款。多年来这种故事就这么如出一辙的反复在时下的农村演绎着……

陈致远对此状况往往是忍俊不禁。内心常常感慨道:计划生育政策恐怕只能对部分执政的干部、国家正式职工起到制约的效力。治标不治本,治人难治心啊!

在陈致远的脑海中无法驱除这样的一个个镜头。

“爸爸、妈妈在家吗?”

陈致远尤其关注村子里孩子们的教育,所以工作之余龙居村小学校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每次去学校询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状况时陈致远总会这么的询问道。

“不在家!去南方打工挣钱了!”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这么回答着。

“跟谁生活呢?每天的家庭作业都做了吗?”

“没有做!爷爷、奶奶说我一个人待在家里不安全,走哪里就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

……

陈致远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大冬天经常穿着一件空筒棉袄显然在物质上有些贫穷与辛酸。但自己童年的精神世界永远是那么的幸福与充满回忆。“留守儿童”是时下对这些父母外出的孩子们一个有些无奈、别扭的称呼。打工、挣钱好像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了这些孩子们的心底里,他们在物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远远的超越了自己的童年,但这个时代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相比此间的二十年缺少了一些什么。幼年远离父母。没有父母背后督促的教育将会是什么后果?如今这些孩子们大部分将就读完初中也就追随着他们的父母去了南方,成了数千万外来工中的一员。村子里接受完高中以上教育的年轻人已经远远的少于了他们这个时代的比例。健全的物质生活背后必须要有更发达、更完善的教育做铺垫。而如今?……陈致远每次同这些娃娃的对话中,隐隐感觉从他们的童年时代就已经开始缺失了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是什么陈致远有些说不清楚,这种缺失无数次拍打着陈致远的神经,什么时候村子里才会有充足的资金利用来关注和解决这件事情啊!

我们的陈致远书记在支部、公司管理层人员面前仿佛永远是一位不拘言笑、不怒而威的“强权主义者。但在善良的村民们面前又绝对是一位温情主义者。对于附近因超生而进行的推房拆屋,牵连九族那样的地方过激政策他没有盲目的照搬进行。呵呵!因为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款还是照样要罚,罚来做什么?无需中饱这些村组干部们的私囊,从哪里来就让它到哪里校里这些娃娃们真可怜啊!就用这些资金来改造龙居村的教育配套设施,补贴激励那些老师们尽量守护、教育好这些“留守儿童”们吧!

至于融资,已经刚刚在南方做了车间主管的郝逸然向他透露,因为河南、豫南人在南方的名声问题,那些企业的老板普遍不相信中原地区的地方政府,去南方招商?穰州、宛州市政府那些高层已经不知道光顾了多少次。至今未有突破仍旧那么的等待着下一次破冰之旅。龙居村一个小小的企业、仅仅一百来万的投资,甚至连向外部拓展业务的销售款项都不具备,难道我一手创立的龙居村香磨坊就永远驻足于目前的现状而低迷不前了吗?

未雨绸缪!未雨绸缪!……此刻的陈致远想到龙居村的周边现状与账户上干瘪瘪的赤色数字正挑逗般的看着他,禁不住又是心急如焚起来!

……

芒种过后,田野里播种了半月左右的秋苗儿一天一个拳头般的疯长着,虽然是小暑刚过的天气,时下的人们已经明显的有些酷热难耐了。

中午时分村子里的榆树、槐树叶子在纹风不动中拼命吸收着周边尽可能飘来的一点点水分;树梢间蝉儿躲避酷热般不停跳跃、穿梭在周边的一节节枝头上,仍忘不了那么有些声嘶力竭般“知了”、“知了”的鸣叫着;池塘边栓着的耕牛、羊群不如夜间那么高扬着头颅,无精打采般的尽量将绳索拉的最低、最低,有些缓慢而无奈的“吧砸、吧咋”嚼着口。

这个季节的人们往往会趁着天气的凉爽时分。天蒙蒙放亮就到庄稼地里去忙活一番,或者下午四点过后趁阳光不是那么的热烈,才匆匆忙忙的背着药筒打药、除草,其余时间只能坐在村里池塘边的树荫下闲话着家常。或者就是到村子里的茶馆里去看看电视、喝喝茶,随心所欲闲聊或“窃听”着林镇几十年前已发生或附近刚刚发生过的fēng_liú韵事。

中午时分,龙居村的国道边,一部晋牌捷达牌轿车停在了香磨坊食用油股份有限公司的大门口。车门打开后,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子拉着一位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走下车来,径直微笑着到了门口的值班室。司机也是一位女子。从装束上看年龄不怎么大,好像不到三十岁的样子,就那么随意的坐在驾驶座前打量着四周的一切。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2)迷雾疑是观音来--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