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帝国重器>第五百四十六章 上映

香江本土的电影发行机构中始终还是有所谓“左派”的,比如像银都机构甚至就是大陆自己的国营企业,在香江同样有着自己的发行渠道。

但是相应的,银都拍摄的电影素材和发行渠道都有自己的特色,追求的是进步和团结,拍摄和发行的影片也以艺术片为主。

王扶林挑中了嘉禾而不用银都,主要就是希望能让三国演义进入香江电影的主流,借此和香江电影行业形成合作基础。

嘉禾的业绩和影响力才是他最看重的属性,以香江电影市场的体量,实际上赚到的钱可以说是无足轻重的。

而在商业发行上的成熟优势,嘉禾也确实是不负众望。

摆平了唯一一个敢出头的立基集团,进入五月之后,《三国演义黄巾之乱》的上映就已经是箭在弦上了。

香江各大院线,上百座电影院和各大媒体报刊,几乎是铺天盖地的在对三国演义进行宣传。

尤其是关二哥跃马横刀的一幅海报,甚至获得了几乎全港社团份子的喜爱。某些大佬干脆将海报请回堂口,供奉上贡品和蜡烛拜了起来。

对于普通人来说,三国演义黄巾之乱同样是一部完全不同的电影。从海报上可以看的出来,电影里的布景绝非是香江电影那种舞台风格、小家子气。

几乎完全真实的宫殿、古代城池,一眼望不到边的军阵,黄巾和汉末诸侯军队的战争场面,这些都是香江人从来没有在中国古代题材电影里领略过的。

这种大气和堂皇的历史正剧,有着和香江本土商业题材电影完全不同的魅力。

何况号称投资五个亿的大制作成本,也让人忍不住好奇想要知道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说实话,王扶林拍摄的这第一部《黄巾之乱》,毕竟还是在经验上稍差了一些。比如影片的节奏和商业元素的融入,距离香江本地观众的口味还差了不少。

不过这部电影也有着自己的有点,比如说用心。

一部电影是否用心是能够让观众轻易体会出来的,骗钱作品和诚意作品就像金锄头和银锄头一样容易分辨。

不用说别的,单是片头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就在艺术性上压了香江商业电影几条街。而电影里的道具、布景和人物塑造,更是完虐了舞台布景级的香江历史电影,更遑论tvb级别的外景和群殴级别的所谓战争场面。

对香江人来说,像苏联拍摄战争与和平动员了十二万多军队这种事情,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而三国演义黄巾之乱虽然没有这么大的场面,但群演的数量仍然达到了两万八千多人的水平。除借用了一部分军队的外援,还集中了几十支河北团体操比赛的优胜队伍,由北大历史系的教授专门进行了三个月的古代军事训练。

这么大的投入,就是为了解决群演和路人甲在演技上和演员团队的脱节问题。当然,真正的演员不仅要接受古代军事训练,还要接受传统武术培训和增肌训练,要求就更刻苦了。

王扶林搞这个算的上是驾轻就熟,当年拍红楼的时候,导演组光是为了选角色就跑遍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地艺术团。贾宝玉的演员换了两茬,林黛玉和一群女演员要跟着红学家上课,还得写课后作业、排演小品和过军事管理生活。没有这些培训内容,王扶林的红楼梦是绝对不可能成为经典的。

或许国内的导演在怎么取悦观众的思路上还有所不足,但是对待演艺事业的认真程度和精神觉悟上,那是绝对甩了香江同行几个好莱坞的。

在三国演义电影的拍摄要求上,王扶林的准备和对演员的要求比红楼梦要更加过份。

单就用心、认真、仔细这些诚意,三国演义真的是再充分不过。

相比较来说,八十年代虽然是港片的黄金年代,但香江电影行业从业人员的诚意就不那么充足了。三个月一部电影,刘德华有的年份里能拍十几部电影,演员的演技再好这样的电影又能有什么质量可言?香江电影实际上除了商业性,根本就是一无是处罢了。

而王扶林孜孜不倦想要打入香江主流电影圈子,就是希望能够把香江电影的商业性学到手。

就在这样铺天盖地的宣传之下,到了五月中旬,《三国演义黄巾之乱》终于开画上映了。

“这是……三国演义啊!”

香江虽然是被英国殖民,但到底还是在中国文化影响力之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光是这四个字就足以吸引众多的爱好者兴趣了。

用二十年后的概念来说,三国演义无疑是属于中国顶级ip资源,在华语文化圈内自带了几亿、十几亿的忠实粉丝群体。

香江电影行业里之所以没有全景式的史诗三国电影,纯粹是因为硬件条件跟不上,而不是香江缺乏三国土壤。

站在电影院门前,偌大的海报上刘关张三人结拜的画面下是三人在黄巾军中将董卓血战救出的**场景,很简单的将整部电影的内容概括了出来。

雄浑的战争场面,让人第一眼看上去就热血上涌、情难自已。

站在ua电影院前面,作为一个三国迷,宁木凝一眼就看出了海报上故事的背景。她虽然是土生土长的香江人,但从小看的第一部小说就是《三国演义》,还是她父亲早就翻烂了的一部民国出的线装本。

如今看到香江竟然有三国的电影上映,真是有种惊喜的感觉。

“老公,不如我们今天就看这部电影吧?


状态提示:第五百四十六章 上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