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止眯着眼睛看向苏轼.红扑扑的脸蛋挂上疑惑“什么变数.”
苏轼按下王安石.笑着解释道“苏轼不才.忠厚赏罚论中已有阐述.如果不能以物易物.至少可做到忠厚赏罚.这门槛既然高.为何不增添信用的遏制.这内鬼颇多.为何不增加百姓随时终结贷款.甘愿以它事充抵的劳务.如果能激发百姓的勤劳、孝悌、和善、良知、诚实.即使交子不多又何妨.以物易物也罢.以财生财也好.不过是盘活国家经济.救济百姓生活罢了.如果能换一个朗朗乾坤.得來一个礼义廉耻的国度.这信用和充抵还是值得的.”
容若翘了翘手指“苏子瞻所说倒也不错.可是好实行吗.”
苏轼看容若发言.笑了笑“只要任人唯用.知人善任.怕是也不难.”
容若点点头看向炘炎“玉王.你门下的这个子瞻倒是个灵活的.”
炘炎笑了笑“这是我家娘子选好的人.”
容若看向苏洛冉.眼神加深“玉王是个有福气的人.”
苏洛冉掩嘴一笑“就我家夫君会夸人.话说子瞻.你可想好下一步怎么做了.”
苏轼想了想说道“我有几个不成熟的建议.”
苏洛冉笑道“子瞻不妨说來听听.”
炘炎笑道“子瞻可是想到什么万全之策了.”
容若放下酒杯.笑着说出口“愿闻详情.”
容止打着酒嗝盯着苏轼.一脸好奇的模样.
王安石疑惑的看向苏轼.一副莫名的模样.
苏轼害羞的看了看周围.有些燥红“其实也无什么.自上古时代开始.这洪水宜疏不宜堵.这世间越追堵越崩裂.越疏导越通畅.”
容若抚了抚下巴想了想“子瞻说的也有道理.宜疏不宜堵.这倒是个好法子.”
炘炎想了想“这官官相护自古有之.堵住不可能.就要疏导吗.”
容止耿直的问出口“如何疏导.”
苏轼再度红脸“官官相护疏导.能做到的疏导很难.”
王安石抓住话柄说道“既然很难啊.为什么你还说疏导.”
苏轼沉默了下“其实也不是万难.”
王安石攻击道“那你倒是说说呗.”
苏轼眨了眨眼笑了起來“一条鲶鱼可以让一群将死之鱼活起來.两拨人互相的攻歼第三波直属中央.任选离群寡居的为要位者.偏信言语最笨但是民间呼声最高的.便是最好的人选.”
王安石听了这话有些纳闷“离群寡居和言语最笨.这是什么道理.”
苏轼喝了口水笑道“离群寡居的才不会偏听偏信.才不会偏心错判.才最公正.这言语最笨的心思在办事而不是狡辩上.往往言语最笨的确是心思最细腻最为他人着想的.因为他不努力.就会被上面抛弃.因而只能更加仔细小心.做事更加勤劳.”
容若笑了起來“似乎是个新颖的想法.也是个不错的做法.本王受教了.”
炘炎点点头“这方法我看可行.娘子.你说呢.”
苏洛冉点头“实践才能出真正的道路.不如尝试一番好了.”
炘炎拍了拍苏轼的肩膀说了句“子瞻.那就有劳你了.”
苏轼红着脸笑起“子瞻定不辱命.”
炘炎又拍了拍王安石“安石.这青苗法的名声在四国之内已是最高.咱们一定不能要青苗法无疾而终才是.还要有劳你跟子瞻多多配合.”
王安石即使心里不是滋味也只能认了.毕竟青苗法的实施确有不顺畅的地方“谨遵玉王旨意.”
炘炎挑眉“安石严重了.你尽心就好.”
容若举起酒杯“那本王拭目以待天元青苗法的贯彻了.”
炘炎举杯“希望圆满成功.”
两人相视一笑.共饮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