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的主意打得不错,但有些差距并不是靠那点技巧能够弥补的。
当差距达到一个不可逾越的地步时,使用再多的技巧都只会出现同样的结果。
就好像全世界的鸡蛋都砸不烂一块坚硬的石头一样,这已经是本质上的差距了,根本就不是靠数量能够弥补的。
很不幸,郑元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在两把砍刀碰到一起的时候,手腕上传过来的力量一顿,有意做出的轻微滑拉动作并没有完成。
郑元心底一咯噔,卡住了,这是什么情况?
一阵不妙的感觉涌入了郑元的脑海。
侧眼一看,自己刚才打造的那把“神兵”级别的砍刀,刃口上已经被崩缺了一块。
拿开自己的砍刀后,下面那把砍刀的刀刃依然光洁如镜,没有出现丝毫的损伤。
郑元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那把刀的缺口,这……这就是差距吗?
魏民生也怕把这个好不容易招来的“技术人员”打击得太惨,从而失去自信,所以就对郑元说:“你知道差距在什么地方吗?”
“差距在什么地方?”郑元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父亲教导自己观察火候的时候,他就是这样问的。
郑元也就是在不停的找差距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锻造能力。
本来以为自己的锻造水平至少也已经达到了一流水平,可是现在看来,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听这话的意思,好像是有意指点自己的样子。
学无先后,达者为先。
既然自己技不如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如果眼前之人真的能够告知自己差距在哪里的话,也算得上有半师之谊了。
想通了这点,郑元放下手中的砍刀,拜服在地,说:“还请先生指点。”
魏民生让郑元起来后,带着他慢慢地来到先前加热钢材的地方。
然后对郑元说:“你这淬火的方式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无法让钢材达到最佳的硬度和韧度。
我看你在淬火之前,并没有进行退火。”
“退火?”
“据我所知,想要达到我给你看那把砍刀的硬度,必须要经历四道工艺。
这四道工艺分别是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你刚才的操作里面,只使用了一道淬火工艺,所以硬度虽然上去了,却缺乏了一种韧度,遇到大力磕碰的时候很容易崩裂。”
“四道工艺?”郑元努力地在记忆中搜寻这些东西,却没有想到一点与这有关的东西。
“这四道工艺是保证最后拥有最佳状态的必要流程,缺一不可。
这退火就是第一道工序,在砍刀成型之后,应该将整个砍刀加热到一个适当的温度,并保持这个温度一段时间,然后再慢慢地把温度降下来。”
“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呢?”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砍刀整体均匀受热,使其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保证所有材质的一致性和整体强度。
如果没有经过这道工艺,砍刀内部存在的一些细小缝隙就无法消除,哪怕后期的淬火再完美,也弥补不了这些缺陷。
这些细小缝隙的存在就是容易被崩坏的原因。”
“原来是这样啊!”郑元心里回忆着自己锻造的过程,才想明白为什么同样的淬火方式,要想打造出“神兵”却要靠运气的原因了。
原来,他们不断加热锤打的过程中,有时候无意中就满足了退火的条件,提高了毛坯的整体强度,为后期的淬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种工艺是正火,也是先把砍刀加热到一个适当的温度,然后放在空中让其自然冷却。
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不过其内部的结构更加细密,从而具有更好的切削性能,刀锋更利。”
这两种看似简单的做法,没想到竟然可以取得这样的效果,他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郑元忍住心底的震惊,努力记下魏民生说的一切细节。
“第三种工艺是回火,是在淬火工艺之后的处理工艺。
回火工艺要求将淬火之后的砍刀再次加热到低于710度的一个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然后再冷却。
经过回火工艺处理之后,在保持硬度的情况下,砍刀的脆性被进一步降低。
你刚才在对打造出来的砍刀进行处理时,只运用了淬火这一种工艺,其它三种工艺根本就没有使用。
这样处理出来的砍刀整体强度自然要大打折扣,所以根本无法与使用完整工艺打造出来的砍刀相比较了。
而且,就算是你使用的淬火工艺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淬火过程中也还有问题?”郑元惊讶地说。
“对。
我给你的这种材料,要想达到最佳性能的话,它在淬火加热的时候,最佳温度是780至830度,而你却将它加热到了近1000度。
这样的结果是冷却时间变长,无法达到最佳的强度,甚至因为内部的热胀冷缩不均匀造成内应力,使砍刀出现轻微的变形和内部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