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一把水放入口中,冰凉清爽穿透心脏,在血管中传递,蔓延全身,激灵灵一个寒颤,全身释放轻松的欢喜。
左右摇晃头颅,除了近前淡淡的水波,眼前一片黑暗,看不到对岸,哪怕运足功力,也只能看到一段短短的距离。
不作他想,逆着河流缓缓行进,脑海中不断浮现有关地下河的资料。
地下水汇集和排泄的通道,在石灰岩地出现,多为地下水沿裂隙溶蚀而成,形态有三类。
受隔水层阻挡,或者第四纪地壳上升幅度大于溶蚀深度,形成悬挂式地下河,规模较小,分布在峰林洼地区。
穿山式地下河,河的水面与地表河的水面等高,往往是连接相邻两溶蚀盆地中地表河的通道。
地下河水面与地面高差不大,多分布在主要河流的两岸,规模大,水量丰富,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相适应的地下河。
对比眼前河流形态,“规模宏大,水量丰富,流速应该算是极大的了,那这应该是最大的一种,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相适应的地下河,水面与地面高差不大,当然,也不排除第二种!”
“不过,无论是那种,只要逆着水流走,都会寻找到出口!”
对这一点,问传挺万分肯定。
渐行渐远,冰冷的寒气渐渐消退,空气中的温度逐渐上升,上方不时有水滴滴落,抬头上看,隐约看到一些上粗下细,倒垂悬挂的石锥,紧挨着身侧的石壁,有道道似水流波动的纹理。
弯转地方,偶尔会有一些耸立的黑影,到得近前,是一颗颗耸立的钟乳,刻画着一道道纹理,有斜横的,有弯曲纵向的,千形百怪,各有不一。
再行一里,远远隐约看到光亮,水波散着粼粼波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