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红楼飘摇>五十七、一封电文传南洋、英荷战争两结果
是因为有人有意或无意的抵制了铁军两务的一些革新措施;而在天竺地面上、英吉利人的东印度公司似乎是为了避开与荷兰人以及东海国的海上战争、避开东海国游弋天竺外海的军舰,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就再次和天竺人打了起来。

一七三零年春天,天竺地面上的英吉利人颁发了粮食和棉花专卖制度,规定天竺人必须全力种植棉花,并且以低价和高税的方式交给英吉利人,所以马德里等地爆发了小规模的起义,而后被英吉利人全力镇压,接着天竺诸侯的全力被再次弱化,整个天竺进一步被殖民地化。

因为天竺不稳所以本土传来的战争命令被英吉利人的东印度公司搁置,东印度公司似乎对印度洋上的荷兰和东海国人视而不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策略似乎被东印度公司学了个透,所以东海国游弋的舰队也就没有进攻天竺港口。

傅宁从马六甲以及锡兰传回的情报分析后认为:在天竺的英吉利殖民者似乎是故意在激化和天竺人的矛盾,以便再一次收割一下天竺人的财富,否则天竺人这次的反对英起义战争不会这么仓促、也不会这么小规模,以至于英吉利人再次找到大规模劫掠天竺人的借口,使天竺诸侯的权利再次弱化;而深化殖民天竺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英吉利人的东印度公司可以借口天竺战争避开和东海荷兰两国在印度洋海上的对撞,避免了木质舰队的下海。

南洋新荷兰国的执政吉尔特·弗兰西斯受了傅宁的指点,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欧亚两州的两个荷兰国开始全力交好英吉利人的潜在对手;

弗朗机人被英吉利人赶出了北美而不得不开始经营北非,但是北非的沙漠哪里有美洲的沃土丰饶,所以弗朗机人有些不甘心,所以当第三次英荷战争开始后、观望的弗朗机人很快就被荷兰人拉拢了进来;而普鲁士的腓特烈威廉一世很快也得到了荷兰人的橄榄枝,军火支持并许诺支持普鲁士人将来统一德意志,所以普鲁士人很快就派遣了一支“雇佣军”前往尼德兰低地支持荷兰人;当然、荷兰和普鲁士的私下协议弗朗机人是不知道的。

这时的欧洲很是混乱,乱到傅宁看的眼花;欧洲各国的王室是频繁联姻的,非常注重家族利益,所以联姻和联盟往往变换的极为迅速,而各国的大臣、地主、和资本家们又注重国家利益和商业利益,所以各国内部又存在大量的商人、地主、以及地方政权与王室之间的博弈和冲突,所以联盟往往脆弱而又易变,反正傅宁是看不懂。

但傅宁看不懂不要紧,吉尔特·弗兰西斯传回欧洲的信件阿姆斯特丹能够看懂就行了!

南洋新荷兰国的海军战力强横,而荷兰的商人们渴切夺回欧洲的商业利益、能够自由通商,西班牙、葡萄牙、弗朗机等各国人不满于英吉利人的商业垄断和霸道,所以荷兰人拉拢到的联盟人更多些。

南洋新荷兰国的海军战舰游走于大西洋的北部,英吉利人的战船都是木质,所以大多和商船一起沉近海里,而阿姆斯特丹的命令对南洋新荷兰国的海军大多是无效的,所以新荷兰海军没有登陆英伦,所以只是一艘又一艘的把英吉利船沉到海底!

西班牙、葡萄牙、弗朗机等国的属地和港口大多能给荷兰人提供补给,所以英吉利人的战场逐渐被压制在英伦港口,至于说登陆尼德兰?那逐渐成了一个笑话,且不说英吉利人能不能打败荷兰人的海军、现在是英吉利人的商船能不能出海都成了问题!半年的英荷战争消耗了英吉利人太多的力量!

荷兰人就是不登陆英伦,但是英吉利人却开始出不了海了!

八月的时候欧洲各国都感觉疲惫,连绵半年的第三次英荷战争使多国都感到虚弱,荷兰联盟的使节团住在伦敦,所坚持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英吉利人必须取消《航海条例》,也就是说英吉利只有允许他国商船进港自由通商、否则战争还将会继续下去!

英吉利人的《航海条例》规定了他国商船不能在英吉利人控制下的属地和港口停泊、通商,这是其他所有欧洲国家都诟病的,但《航海条例》是前两次英荷战争争夺海上霸权的结果,所以别人推翻不了英吉利人的海上霸权;现在不同了,南洋的荷兰人主导了第三次英荷战争,将要推翻英吉利人的《航海条例》,推翻英吉利人的海上霸权,这是其他欧洲国家都乐意看到的,何乐而不为呢?!再说,荷兰人答应开放欧亚海上商路,这也是诸国支持荷兰人的原因;而另一个诸国没有明说的原因是:荷兰人已经答应诸国、三年内、南洋新荷兰国将会和东海国联手打通埃及的苏伊士狭地商道,这是足以值得所有欧洲人疯狂的事情,唯一不会高兴的将会是奥斯曼,因为现在的苏伊士狭地还在奥斯曼人手里呢。

曾经的海上马车夫给荷兰人留下了庞大的遗产,在东海国在东亚兴起以前,西非、南非、东非、马六甲、南洋、天竺、大洋洲、等等,到处都是荷兰人的殖民地;曾经的海上马车夫是个商业的国度、但是海上的霸权意识不是很强烈,所以其他欧洲商人也可以在荷兰的殖民地港口停泊经商,但他们终究是没有荷兰人的商业和海军实力雄厚,所以诸国只能跟着海上马车夫身后“喝口汤的”,但是两次英荷战争、英吉利人把荷兰人“拉下了马”,而后英吉利人的《航海条例》更加的霸道,诸国商人连“一口汤也喝不上了


状态提示:五十七、一封电文传南洋、英荷战争两结果--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