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锦绣三国>第二百七十二章

眨眼便到了七月,刘备的鲁军势如破竹,趁着袁谭集结青州军于西线,突破青州南境,攻破重镇北海,直逼临淄。袁谭闻讯迅速撤军回防,但青州百姓闻前朝刘皇叔、徐州鲁国鲁王刘备率军入州,竟争相归附,青州东部郡县数日之内便有十之六七叛袁归刘,刘备之鲁军声势大振,似是有不可阻逆之势!

袁绍上次吃了官渡之战的亏,这次终于听从沮授田丰等人之策,不再幻想解决曹操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以长子袁谭、外甥高干为主将分大军为三路。袁谭率十万青州兵为东路军,西出青州进攻濮阳;高干率七万并州兵马为西路军,南下先攻河内等地,再渡河取洛阳。而袁绍和三子袁尚领五十万晋军南下直攻许昌为中路。

袁绍不求三路全胜,只求三路兵马立不败之地,只需一路能够破敌取胜,便可兜转侧击,魏国士衰将疲,兵力匮竭,必不能抵挡,便可使得全线大胜。

谋划是很好的,只可惜时机已经不对了。这天下如今可不只是袁绍曹操两家争雄,曹操刘备刘表张绣乃至昔日虚君刘协,皆划地一方聚兵为王,怎会轻易就便宜了袁家的好事。

甚至并不需曹操刘备特意派使通信联系,如此形势之下,两家很是默契的达成了战时同盟。曹操甚至将一直在泰山北麓坚持作战的臧霸部调往兖州,完全是对刘备放开了东面的门户。而刘备这一回却并无半点趁势扩张的心思,只是派少量兵马接管臧霸盘踞的那些地方,除此之外鲁军再无逾界之举。

曹操如此调派也是无可奈何,魏军主力必须悉数北上才可有与袁绍的五十万晋军一战之力,而至于河内濮阳南阳等地,就只能靠当地的主官守将自己组织郡兵县卒应敌了。总之就一句话,魏国已然再无可调可用之兵了,臧霸部兵马虽然经历泰山之战大损,但仍有不少战力,此刻只能用于正面作战而不作守备只用了。

刘备虽然在后世一直被诟病其大局观差,能被曹操孙策甚至袁绍之流甩开几条街。要不然直到后半生将近晚年有了诸葛亮辅佐的时候才有了蜀汉基业。但此刻这种形势无论是谁都不会行背后插刀之事。不然损了声名誉望事小,折了曹魏带赔上自己事大!

曹操领魏军与袁绍在仓亭对峙,忌惮曹操的奸诈,加上自恃兵众粮广,袁绍并不急于决战,而是坐等其他两路战报。但是最后等到的,竟然先是刘备跟自己翻脸开战的消息,准确点说是跟自己儿子翻脸,倒是没提自己。

而根据青州的军报,北海丢了,临淄告急,若是要保青州不失,袁谭的十多万青州兵是指望不上了。

不过还好,兖州本就有曹魏重臣程昱坐镇,袁绍本就没对突破濮阳一线抱有太大的希望。最有把握击败魏军的还是高干的西路。毕竟因为钟繇背叛曹操,司州再无曹魏一线人物坐镇,比起兖州守备更空虚兵马更少。

但是高干这一路却是紧接着传来了差点让袁绍吐血的消息。

在华歆的主持下,豫章三郡和荆南四郡已是基本安定下来。因为国家版图的大幅扩张,各郡主官又免不了一番大的调配。原本的主官有许多按其才能被调任到了更重要的郡国,而副职们也大都迎来了转正或是升任,许多待仕的年轻才俊孝廉秀才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总的来说有条有序,一个大楚国的基型也已完全形成。

在各郡太守都尉皆上任履责,各地完全完成与楚国中央政权对接对管之后,华歆才能返回寿春继续当他的大司徒,这至少还需个把月,而且因为楚国新颁布的大改革令,或许华歆在江南还得再辛苦一些。

张绣的思维并不止是停留在三国魏晋这一时代的,而是横跨古今数千年的。在贾诩明确表示当下还未到真正逐鹿天下的时候时,张绣只好将目光从烽火四起的北方收回到楚国国内,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革,这场改革类似于商鞅变法一样,必须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能使楚国脱胎换骨富强兴盛的一场革变。


状态提示:第二百七十二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