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铁骨>第一七六九章 攻其不备
当前流行于华人地区的宗教,仅有道教才能承载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巨大宝库,其中的道家哲学,为中国哲学之主干。老子对天道的体认,对辩证法独到的见识,庄子直觉艺术的人生观,孙子、韩非子将道家哲学在兵法、政治上的具体运用,数不清的到家人物,在中国历史长河上咤叱风云、辉煌一时。

可是,道家人物的高度智慧,和道家文化崇尚自由的精神,使得历代封建王朝一方面借用道家的学说,一方面又打击道家,使得道教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地蒙上了迷信的色彩,使得道家文化在道教内几无传承。

其实,道家里有许多值得挖掘的思想。

如《道德经》里“知乃容,容乃公”的准则,崇尚“三教而一”,“五教同源”,在文化方面兼收并蓄,尊重不同的文化,共生共荣道教其实是变通儒家“三纲五常”、“阴阳五行学谶纬神学”、墨家“尊天明鬼”、佛教“业报轮回”的结晶;《道德经》的“道生之,德育之”,主张每个人都要有济世度人的社会责任感,都应遵守社会的公共准则,善待他人;道家主张“性命双修”,既重视心性品德精神修养,更珍视生命长在,“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可以将人们从“全民向钱看”的金钱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极端名利压迫的精神伽锁;道教文化的基本出发点乃是“天人合发”的思想,放眼宇宙,爱护自然,平等万物,力倡环保,与大自然协调相处;道家倡导“一物不欺”的诚信原则,即对人诚信、孝顺父母,与当前南华政府所提倡的公民道德完全一致;道教特色的“病患观”,强调违背社会伦常者会导致“鬼神”降罪罹病殒命,破坏自然生态也会导致“鬼神”降罪罹病殒命,具有现代心理卫生和环保等功能。

南华要以道教来承载中国文化,必然要让传统的真东西,替代部分伪学,让道家的潜科学、养生、方术、武术、兵学、医学、环艺建筑、易学、琴棋书画等技艺重现辉煌。

当然,要想让道家发扬光大,必须得做一些改革,劳守道及一干师兄弟,也对此多次展开商议,最后形成了一些可以实行的方法。

具体说来,就是在政府的推动下,使得道教家庭化、信徒工商化、言语现代化、行动群众化。

道家要发扬光大,必须与儒家精神相结合,信徒不再是为了清静无为、与世无争而信道教,更不是为了追求“得道成仙”和学习“交通鬼神”的巫术信道,而是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重明共生教义,以庄子《南华经》重塑自由自然精神,变“神仙信仰”为“共生信仰”,以“长生、自由、自然、共生”为教义,鼓励积善行德,爱护自然,对人诚信、孝顺父母,追求心灵上的旷达,以争取今世长寿,而后追求精神永存后世,如此灵与肉共生,今生与后世共存,人与众共生,人与万物共生。

这样一来,道教“和会儒释”,以珍爱生命、养生、长寿、共生为终极愿景,兼信仰、哲学而有之,与科学互为补充。

具体而言,信徒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敬天地、礼神明、爱国忠事、敦品崇礼,孝父母、重师尊、信朋友、和乡邻、改恶向善,讲五伦八德,尊四维纲常之古礼,洗心涤虑,恢复本性之自然,启发良知良能之至善,便可达到修行长生的目的。

为了配合道家的宣传,南华政府将帮助兴建道观。道观落成后,即向公众开放,道人将在其中举办“国学班”、“国术班”、“国艺班”之类的文化讲习活动,宣传道家之真谛。

信徒捐献的钱,将投入社会服务事业、慈善事业和文化事业,设立养老院、育幼院、医院、诊所、图书馆、康乐中心,创办文教基金会,奖助贫困学生,组织救灾捐款等。如此一来,受到恩惠的人越多,信仰道教的人就越多,不再是那种空泛的信仰。

南华政府之所以煞费苦心要对道家进行改革,在于安毅深深地知道,后世经历了若干运动的国人,已经失去了信仰,精神极度空虚。想想,当时就连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也需要基督教来填补人们信仰上的空虚,劝人为善,南华为什么不改良一下道教,让国人对天地神明有一种畏惧,规范自身行为呢?

因此,南华所统治的地方,对道教都一律开绿灯。当然,南华的宗教政策非常严格,宗教和政权、军队是绝对剥离的,任何想打破这个禁忌的想法都是无法容忍,安毅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

昨夜和劳守道攀谈许久,最后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在印度境内大力普及道教,取代桎梏人思想的印度教。

如果印度人不愿意改变其信仰,与其在治下闹得不可开交,不如索性将来在印度半岛中南部地区,单独成立几个国家,信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人分开建国,南华控制区的信教人群全部迁移到这些新国家中,这样隔阂就不存在,至少可以保持数十年的长治久安。

就在众人为万寿宫分院选址展开讨论的时候,林耀东快步登上山岭,凑在安毅耳边低语几句。

中央警卫局下属有一个情报部门,主要是确保领导人出行线路上的安全问题。此前警卫局便与道门有过合作,此次要在孟买建设万寿宫的分院,林耀东也跟来了,以确定下一步合作的事宜。

安毅听完汇报,一脸的喜悦,随即向劳守道解释道:“道叔,参加以恢复西印度工业生产为


状态提示:第一七六九章 攻其不备--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