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我们的1649(我们的1654)>书友同人 第七章 新赤嵌新生活

vip作者:猫爷爷

转眼到了1650年的1月25日,农历己丑年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王。对于农耕社会的中国人来说,小年就意味着正式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家家户户开始规整一年的收入,盘点家用,出门赶集,备置年货。赤嵌小学于是顺应传统,提前一天正式开始放寒假,好让学生们回家帮忙做事。寒假有十五天,放到了正月初七,也就是破五之后。

朴七月小姐刚上学没几天,就赶上了放假,真是心情大好,于是便与老妈子一起,去逛逛赤嵌城的大市场。

红毛人还在的时候,热兰遮城门外的大集是分单双日的,单日逢集,双日背集,以便农人们合理安排时间农务、采买与上税。赤嵌地区的人们也会隔三差五的过河去热兰遮赶集,但确实不大方便。

汉唐集团来了之后,根据荷兰人的现成规划,直接改造建设赤嵌地区,搞起了大拆大建,翻修了城隍庙、妈祖阁、后来的赤嵌农业区办公室等行政机构就坐落在这里。

原本应在一年后建成的赤嵌城因汉唐集团的“入侵”而停工了。在汉唐集团接管时,工地上只有一个大坑,铺了条石和砂子,又打了些大木为桩,以及稀稀拉拉的竹木脚手架,整个儿烂尾工程。

赤嵌城只是一个俗称,这里原名应为普兰民遮城,按照荷兰人的规划,此城坐落在临近台江内海的一块高约五米的台地上。其主体为三层高的欧式建筑赤嵌楼,用糖水、糯米粉,搅拌石灰、蚝壳灰,以叠砖修造而成。城楼周长约一百四十一米,南北角设有瞭望台,还建有古井和地窖两所,储存粮食预留水源,以备不时之需。

而穿越者们的到来,将这些“美好的设计”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实际上如果不是为了利用荷兰人建好的条石地基,他们都想重新设计了——将新赤嵌城分为行政区与商贸区两部分。行政区是在原有普兰民遮城的地基上,盖起了一座三层半的砖混结构小楼,外饰以红色砖瓦和白色瓷片。在明人们看来,夕阳斜照、波光粼粼,远远望去,何其壮美。

于是这座顶楼还没安装大钟的建筑,就被赤嵌农业区的一干人等大言不惭地命名为“赤嵌楼”。这样的行为立刻遭到了不少穿越者们的口诛笔伐:“红果果的剽窃啊,太不要face了!”、“你跟人家荷兰人造的赤嵌楼比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好吧?”、“俗!整一个90年代初内陆小县城流行建筑的模样!”。

嘲讽归嘲讽,但城市的建设依旧如火如荼。商贸区以赤嵌楼为界线,分南北二市。北市为商铺,井字型的道路规划,九宫格的小型九宫格坊市形制,如热兰遮一样盖起了水泥砖石的二层商铺。

目前各商铺已陆续入驻了不少两岸的客商,如金银首饰、南北杂货、丝绸布匹铺,酒水米粮等等。张家和刘家的酒坊也在这里一东一西地开了酒铺,同时兼卖汉唐集团授权生产的新型果酒和黄酒。在与赤嵌楼一街之隔的地方侧甚至还开有郑家的花鸟行,售卖些鹦鹉鹩哥以及花鸟奇石等物,听说还是郑家三少爷开的产业,也算是另类了。

南市分为东西两部分。西南市临近海边,主要售卖蔬菜瓜果、海产渔获、鸡鸭鹅鹑,猪肉羊肉等食品。后来从因饲喂和粪便污染问题,骡马市也被市场管理处从北市给迁了过来。

为节省资源和时间,穿越者们调了一台小型推土机和压路机,同时又雇了明人搬沙子铺沙子,然后碾轧平整。按照建设者的要求,明人们以混凝土预制板为立柱,粗毛竹为桁架,上覆盖以粗编的椰棕薄垫和椰子树叶制成的防雨坡顶,搭起了二丈多高的大棚,下边每隔五尺栽一个砖石墩,墩上铺着竹帘或竹席,并挂上一尺见方木板上用朱漆编了甲乙丙丁等字号,俨然一副这边的农贸市场模样。

东南市场主要是各种工匠铺子和原料铺子,什么竹器、木器、铜器、铁器等,还有汉唐集团特许经营的肥料铺和蜂窝煤铺子。肥料铺主营鸟粪石,由于肥效持久且效果不错,也收到了不少菜农、果农的青睐。而相对于木炭,蜂窝煤虽然售价略高,但燃烧热值大,且用上汉唐集团生产的小型蜂窝煤炉,无论是在烧水煎茶或者熬药煮粥什么的,倒是比用木炭还方便,只是引燃比较麻烦,于是煤铺里顺手的也卖上了长杆火柴,销量好的不得了。

赤嵌市场管理处主要负责兑换马票、征收财税,还有就是保安保洁。汉唐集团专门为赤嵌地区配备了安保队,并又特招了一批本地人加以低强度的训练,专以维持市场秩序。他们统一着装,穿的是赤嵌服装厂生产的仿照英国人在印度的殖民穿的短袖短裤,还配备了藤盔,上用白漆书写“城管”二字,颇为醒目。

这些城管都是由明人保安们在附近家乡中招募推荐来的,他们随身携带二尺长手腕粗的木棍,漆以半截红半截白,别在腰间皮带上,每天在大街小巷中来回巡逻,好不威风。尤其是城管们一天两次交接轮岗,被恶趣味的穿越众教官们训导成了为花式交接仪式,两队人面对面地站在赤嵌楼门口的空地上,挥舞着短棍做着各种花样动作,然后互相抛接短棍,让人眼花缭乱。这么一来二去,赤嵌城管地也成为了城里的一道风景。

赤嵌市场自建成以来已有小半年光景,为赤嵌溪北岸的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不仅能让明人们在离家更近的地方买到多种多样的货物,还为附近


状态提示:书友同人 第七章 新赤嵌新生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