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远征欧洲>961.第961章 遏制还是不遏制,这是个问题

秦致远用兵从来都是多多益善,尤其是对日本军队这种炮灰,有多少要多少。

吉拉尔丁返回兰芳之后,那些发誓忠于兰芳的部队马上被分拆,两个师派给陈康健登船去西部省,一个师给了安东尼奥去扩充海军,最后一个师给了王定山,他们将被训练成空降兵,专门勇闯虎穴。

其实最适合日本人的兵种就是海军,日本人身材普遍比较小嘛,又有良好的服从性,他们天生就可以适应舰艇内部狭窄的空间和寂寞的生活,兰芳正好要扩充海军,这些日本人虽然无法从事关键岗位,但当个水兵什么的还是没问题。

至于数量达到十万人的“秦军团”,他们中的一部分被编为驻屯军驻扎在日本,另一部分则被送往西部省。

西部省现在的情况并不稳定,兰芳在西部省有庞大的疆域,在得到波斯湾沿岸之后,西部省的陆地面积已经超过五十五万平方公里,如果加上波斯湾,面积则是超过七十万平方公里,这么庞大的疆域却没有几个人,得益于英国人对兰芳的妖魔化宣传,西部省的所有人口加起来也不超过一百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两个人,这才是真正的地广人稀。

更何况在目前的西部省,绝大部分人口都是波斯人,这年头波斯人的原教旨虽然还没有“发扬光大”,不过这终究是个隐患,秦致远想要真正稳定西部省的局面,就要想办法改变西部省的人口结构,否则按照波斯人的生育能力分析,过不了几十年,西部省还是波斯人的天下,那是秦致远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在“走极端”这方面还有民族能和波斯人相比,那么日本人和高丽人绝对是排的上号的。

秦致远要往西部省移民,首选就是高丽人和日本人,用日本人和高丽人去对付波斯人,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兰芳虽然名义上没有民族之分,实际上秦致远手下有一个秘密部门,就是专门为这些“异族”成立的。不管是高丽人还是日本人,又或者是西方人、安南人,哪怕他们加入兰芳国籍,得到的是没有民族这个项目的身份证,秦致远手中也有有关他们的详细资料,民族和血统这一项是重点强调的。

说到血统,必须要感谢华人强大的生育能力,兰芳年初针对日本人和安南人制定了一项特殊政策,不管是日本人还是安南人,只要他们的血统里有华人血统,哪怕只有十几分之一,那么这些人也能顺利加入兰芳国籍。

这项政策公布后,短短一个月之内,兰芳人口激增近千万,其中安南北部靠近民国的几个省份,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向兰芳移民局提交了移民申请,他们几乎人人都有华人血统,这个是有家谱可以证明的。

有家谱就好说,政策规定的虽然极限是十几分之一,但在实际执行中,哪怕是往前找十几代,只要有家谱上有华人存在,那么也被认为是华裔,具有加入兰芳的资格。

这项政策引起了法属印度支那总督保罗·雷诺的强烈抗议,为了制止安南人移民,保罗·雷诺甚至派出了他手中为数不多的军队。

不过这也是杯水车薪,就连保罗·雷诺手下的军队成员都在忙着回家翻家谱,制止安南人移民?别搞笑了,先看看能不能和那些具备移民资格的家伙攀上亲戚,如果能攀上,那就同去同去。

让保罗·雷诺闹心的事,秦致远肯定就喜闻乐见。

秦致远已经在椰城准备了一支远洋舰队,就是准备用来往西部省送人的,两河流域需要大量的人口填充,只要有擅长耕种的东方人在哪里定居,用不了多长时间,两河流域就会变成兰芳的粮仓。

说到耕种技能,华人的技能树绝对是满点,不过日本人和高丽人的耕种技能也不弱。

日本的领土就是四个岛,不过和兰芳开战前,那么点土地却能养育接近六千万人口,日本人的耕种能力可见一斑。

高丽人的耕种能力也不弱,当初高丽的土地也就是那么一丁点,而且境内还多山,可供耕种的土地并不多,不过就是这么恶劣的自然环境却养育了两千万高丽人,这么看起来,高丽人的耕种技能比日本人还要厉害点。

其实中东地区并不全是沙漠地形,能让秦浩歌见猎心喜的土地,自然都是膏肓之地,西部省恰好占据了两河流域,这里的土地可能比不上暹罗,不过和日本、高丽境内的土地比起来已经是天壤之别,只需要移民过去三五十万,过不了两年,说“粮仓”可能过了点,不过满足西部省的消耗还是不成问题。

说起来波斯人也够可以的,守着两河流域守着尼罗河三角洲,却把日子过得跟叫花子差不多,真是浪费资源。

秦致远在想着稳定西部省,有人却不想让秦致远如愿。

就在秦致远要大力推动向西部省移民的时候,开罗市中心的一栋别墅内,英国殖民部大臣兼空军司令温斯顿·丘吉尔和美国国务卿查尔斯·休斯正在小酌。

世界大战后丘吉尔洗清了达达尼尔海峡之战惨败的责任,重新回到政治舞台上,担任英国殖民地事务部大臣,并兼任空军大臣,丘吉尔上任之后,就开始与爱尔兰新芬党谈判,最终允许爱尔兰成为英帝国内的一个自治领。

查尔斯·休斯则是美国前任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沃伦·哈定担任总统后,任命查尔斯·休斯作为美国国务卿,开罗会议就是在查尔斯·休斯的倡导下才得以召开的。

<

状态提示:961.第961章 遏制还是不遏制,这是个问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