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972章 深谋远略

赵昺听了刘辰翁的话后陷入了沉思,他现下已经明白安置归正人不仅仅是一个政策问题,且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局的难题,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弄不好反而会伤到自身。而即便在前世,现代移民也是令各国十分头疼的事情,毕竟人到了哪里都面临着生存问题,而大量移民的涌入还会涉及到国家安全。

在分析了当前宋朝实施的移民政策后,赵昺也发现其中透露出了历代祖宗的无奈和矛盾心理。宋朝因为失去了地理上的庇护,外患始终是挥之不去的梦魇,而国家安全受到的外来威胁主要来自辽、夏、金、元。契丹给北宋造成的亡国威胁远大于西夏,而西夏给北宋造成的国防压力则远甚于契丹。金不仅亡了北宋,而且长期对南宋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元则最终灭了南宋。相比之下,西南少数民族对宋朝国家安全构不成威胁。

这种差别导致宋朝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策略。对西南少数民族,宋朝“qín_shòu畜之,务在羁縻,不深治也”。对西北诸政权,则以劲敌待之,积极防御,不轻易主动发动战争,争取、维持和平局面。两种策略虽然都务在保持边疆稳定,但在实施过程中,宋朝于前者表现出很大的主动性,于后者则受制于西北.诸政权,极为被动。宋朝对归明、归朝、归正人政策的诸多差别实源于此。

宋朝自建国后,一直想收复,但碍于契丹武力强盛,长期不能如愿。澶渊之盟虽确立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局面,但在国防上,北宋被动的地位一直未能改变,及时掌握辽在燕云地区的动向,就显得特别重要,而燕云归朝人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此一来,与归朝、归正人相比,尤其是在对待西北归明人上,在田宅、职田等方面享受更优厚的待遇,实则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归明人,虽然神宗曾说:“中国人固多,诚不赖夏人”,但归明人对宋朝国防具有其他来归之人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宋朝对西北归明人的招诱、接纳基本上被限制在战争期间,而对西南归明人的接纳则不存在受制于人的问题。而在吸收了大量移民后,宋廷获得了实惠的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在安置“归正人”的过程中,宋廷对于每一类人群都有其相应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归正人”来说是非常优厚的。但是,“归正人”优厚的待遇,不仅带给了南宋政府极大的财政负担,同时也激起了南方本地势力的不满。而政府在处理这类矛盾时,似乎并没有太多好的办法,他们一方面优待“归正人”,一方面又不信任“归正人”,甚至会迫于金朝的压力遣返“归正人”。

如此造成了“归正人”在社会上的尴尬地位,也激起了“归正人”的怨恨之心。当主战派在朝廷上得势的时候,南宋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收纳、诱使北人南迁,并给予最大的物资支持。当主守派得势的时候,归正人就会陷入很尴尬的局面,甚至有时面临被遣返的下场,这些被迫北返的归正人,饱受报复与歧视,生活常陷于绝境,必然会使这个群体对宋生产了严重的怨恨。

与此同时,在宋朝官冗、财政危机局面形成及日趋严重的过程中,归明、归朝、归正人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鉴于此,宋朝虽然总体上对他们采取了优待政策,但迫于压力,只能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及其所起作用的变化,在已有优待政策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限制优待对象,降低优待标准,以缓解冗官、冗费和财政危机的压力。

朝野中也对移民问题争论不休。支持者认为,对归正人的态度,显示着宋王朝的“正统”,是收揽中原人心、争夺中原人才的一个必要举措。同时可以增加人口与耕地面积,可以补充军队兵员,还可以了解敌国的内部情况与动向。因此,不仅不能拒绝,还要重金招纳。

反对者认为,这些南迁的归正人是敌国的设下的毒计,利用这些流民来蚕食宋国。一方面,南迁官员众多,使南宋冗官现象非常严重,给国家带来巨大的负担。另一方面,本来土地有限,蜂拥而入的归正人侵占了宋人的土地,又增加了东南民众的生存压力,把原来的良民逼成“盗贼”。

还有在宋军中,尤其是前线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中,由于归正人的比例逐年增加,使军队的管理出现隐患。端平年间,襄阳、唐州、邓州、黄陂等地北军相继发动叛乱。一方面是这些北军饱受排挤,另一方面是宋正军在数量上不占优势,使军队内部管理失控。

事实上的确米仓中会混有几粒老鼠屎,大量的归正人之中,其中投机者不少。有些伪造履历以骗取南宋的官职,或不断地索要官职差遣让南宋朝廷疲于应付。有些归正人官员在地方上作威作福,仗势欺人,败坏吏治,还有一些是金国人安插的奸细,或窃取情报或从事破坏活动。

这些都增加了南宋官员对归正人的疑虑与不信任。而不信任感是长期存在于南宋朝廷之中的主流态度。包括朱熹,都直接把归正人与汉代时的宦官、唐代时的藩镇视为一类,认为这些人都是造成社会动乱的病根。因此,许多归正的文官多不被授实职,添差后就将他们分散地安置在各州郡中。

在军队中,归正人受排挤的现象更为严重。影响最大的一个是山东李全的“忠义军”,因为宋对其采取利用与挑拨的策略,使“忠义军”最终覆灭,名义上归附宋国的山东全境因此落于蒙古手中。另


状态提示:第972章 深谋远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