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我要当球长>第六百七十章 南京的变化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继续向北美做二度运动的半点苗头。

“不动!”李小妹眉头间全部都是坚定。

就是不动。有什么好动的?她是正宫,陈鼎是嫡长子,娘俩现在就奔着皇位去了,那也是顺理成章,有什么好动的?

现在她就要向全天下宣言,自己的儿子就瞄准了储位!

何况就李家的这点本钱,建立在一**贷款之上的商业集团,北美、本土只能二选一,根本无力兼顾两面的。

……

在整个南京都骚动起来的时候,小李氏对于坤宁宫的‘拜访’,没有引起任何人的主意。

但是在一个个勋贵家族都在抓紧时间筹备物质和人力,都在拉拢人才向着北美投送的时候,稳然不动的李家却像黑夜中的一只萤火虫,那般闪耀,那般吸引人的眼球。

说李家稳然不动,这并不是说李家就不招揽人手了。李家时时刻刻都在招揽人手,李家所掌控的企业和股份已经相当不少,因为他们能一次次从银行无抵押贷得款来。然后这些银行的支票就会换成了一家家工厂和一笔笔股份,而拿到银行支票的勋贵重臣家族,根本就不给银行支票兑换成实实在在的纸钞的机会,就将它们变成一批批开荒种地所需要的人手和物质了。

而最后拿到这些支票的工商界中人,更大的可能也是直接将这些支票再一次还回到银行中,以来抵消他们的贷款和利息。

被国家掌控着的印钞权这些日子里多印刷了多少钞票,除了朝堂和央行最核心的几个人外,鬼都不知道。

反正高速运转的流通让这些支票所代表的金钱在不停地转手之中迅速的融入了社会当中。

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目光触碰到了职业学院和技校。这种人才的快速培养机制,在短短时间里受到了五十家以上勋贵重臣家族的资助。大批的在校学生都被这些家族挥舞着‘就业合同’诱惑了再诱惑。

同时一批新的技校和职业学院也在火速开办和筹措之中。

整个北美的‘大开发’行动,所带动起来的社会力量是如此的巨大。眼下运动起来的还只是勋贵重臣,当整个社会都投入到其中的时候,这必然会成为中国社会迅速前行的一个大马力发动机。

现在李家在陈鸣的允许下,靠着一笔笔借款,迅速扩充着自己在国内经济政治领域的影响力。他们在全力扩大自己在本土的势力的同时,也几乎在向所有人宣告了陈鼎对于皇位的角逐。而他们的对手却几乎都在全力的向着北美输出着本家族所能筹措起来的全部人力和物力。

那么,未来的时间中,等到双边真正刺刀相见的时候,究竟是专注于本土发展的李家更具优势,还是现在为了谋求后路经营北美的对手们的综合实力更强?

陈鸣心里也没有谱。

可他能肯定的是,十年或者是十几年的时间,足够中国与北美构成某种意义上的经贸循环,届时陈鼎的那些竞争者背后的势力在美洲的力量,未尝就不能沟通他们在本土的关系。低附加价值的原材料也是一种力量!

陈鸣的眼睛始终都在盯着整个勋贵重臣的,李家人的动作,柳家等家族的动作,他都一清二楚。在不考虑孩子的情况下,很难说在最后的时刻谁能够给自己的扶持目标更大的帮助。

现在陈鼎的最大优势,还是他自己。

因为陈鸣也挺愿意让自己的长子接下自己的大位的。建立一个如此的传承规矩,为日后必然发生的变革创造条件。

而同样在李家人悄悄盯着柳家、石家、姚家、郑家、冯家等等竞争对手的时候,更多双眼睛当然也在盯着李家。树大招风的李家可比柳家的优势更大更明显。帝后和睦,皇长子聪颖,素来的皇帝和太上皇、皇太后、太皇太后等的喜爱。这就是李家最大的本钱。

他们当然发现了李家的动作,李家人也在大肆的抢夺人才,只是这些人才不是铁匠、铜匠、泥瓦匠、皮匠、篾匠……,而是经理掌柜、账房会计,还有诸多学院的尖子生。

……

一辆马车跟在沈源的背后,沈源从进城门后就下了马车,自己走路了。

离开南京已经好几年了,沈源再看着眼前的南京城感觉着像是处在另一个城市。

除了那宏伟的城墙,南京城哪里还有自己熟悉的半点印记?

那临街的店面就没有矮于三层的。五层六层的建筑都不时可见。而且这些高楼建筑明显带着新时代的味道,也就是沈源最最熟悉的竹筋混凝土。

是的,竹筋,是竹子【将毛竹削成一定厚度的竹条(必须保留竹青),经一定处理而成】,不是铁条,也不是钢筋。

眼下时代的中国钢铁产量根本就不能支撑举国大建设中的钢铁供应,所以只能用竹条来替代。上个时空五六十年的开国初期,兔子也搞过这东西,以竹条代替钢铁,还专门做了系统研究。

数据表明,在强度、硬度和耐久上头,竹条比之钢筋当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但也并不是屁用没有。专业的建筑术语竹筋混凝土的各类指标都完全达到了在困难局势下取代钢筋混凝土的资格。

沈源不知道这南京城的建筑与秦皇岛的建筑是不是一样的竹筋混凝土,他只需要知道这些建筑是混凝土就足够了。就直接的将它们完全归类到同一类建筑当中。

道路上多了一条条白线,一个又一个巡警和交警随处可见。老式的两轮马车


状态提示:第六百七十章 南京的变化--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