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他老娘的事儿,可是在后世被不知多少人拿来涮了又涮的。甭管后世的《雍正王朝》和四爷党给雍正洗刷了一遍又一遍,那总归是一个抹不去的印记。
“奶奶,云南的事儿太大。那里是军事重地,现在南头缅甸还打着仗。云南地方大小粮库有十一座,地方的府县粮库有上百座,总共储量愈五百万石。可现在国家粮食局对云南的储备粮统计数字,那里只剩下了四百万石不到。这件事如果不严厉惩处,国法安在……”
组织了一下语言后,陈鸣解释道:“因为朝廷出台了新政策,废除了进口粮食的优惠待遇,国内粮价从去年冬季开始就在逐渐抬高。云南监察御史在年前上奏,云南市面上突然出现了大批的粮食,调查是省粮食厅在大手笔售卖粮食,趁机牟利。这本来很正常,但问题在于这云南市面上的粮食多的有点惊人了。而且还有大把的粮食向贵州和四川走销。
他就上奏内阁,内阁又知会了国家粮食总局,后者派人对云南的粮食储备做了一个系统统计,发现缺口太大,已经超过了相关红线。这事儿并不大,地方上经常发生这种事儿,地方粮食部门的主官不是每一个都能守住自己的**的,但这当中肯定有地方政府的纵容。而且过完了年后,今年正月里的粮食更贵,虽然有南洋的新粮运到,可国内的粮价并没有出现回落,也就说云南粮食系统在以高价卖出陈粮之后,看似赚到了钱,实际上却更加赔钱了。他们要以更高的价格从市场上收买到新粮。以至于云南省粮食厅账面上的亏空径直达到了三十万石。”
这可是个不小的数字。这个数字也足以说明去年云南粮食系统对外售卖粮食达到了多么疯狂的地步。而最最重要的是,梁家的人和黄家的人,在粮库储蓄对外销售和购买的时候,都有身影频频出现。这就让梁都和云南粮食系统本来的一次严重失职演变成了极大可能的金钱交易。
如果是前者,梁都的仕途会不大不小的栽一个跟头,但未尝不能来日东山再起,黄氏的资本还是很强大的,他们不可能轻易放弃一个地方大员。可要是后者,他就完了。还有那些涉及其中的梁家子弟和黄氏子弟。
“刘文蔚上报朝廷,他到云南至今,已经拘捕了七十三人,通缉在逃的还有三十余人,另外还圈定了二百多嫌疑人。这些人有富商,有小贩,有地方父母,也有底层的公员。我就是担心刘卿执法太严,催逼太甚,而生疏漏,或成冤案。故此遣刘武赶赴云南,如有疑案,命其重理案情,然后回京后交付监察院和最高法院。”
听着陈鸣这么一说,老太太脸色和缓了好多,不再板着一张脸了。
因为陈鸣的说法在一个理字,这跟这些日子以来,那些天天进宫跟她哭诉、告状的黄家人的说法完全不同。他们说的可是有人在故意找黄家的麻烦。这是老太太不能容忍的。
可要真如陈鸣说的这般事实,老太太无话可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老太太是个明理的人。
刘文蔚执法的确过于严格了一些,但云南出了这般的大篓子,梁都不该受罚吗?该。
当初陈家还窝在小小的鲁山的时候,在外头设立的店铺,如果是因为掌柜的失职而让柜上损失惨重,那掌柜的即便是陈家嫡亲,亲自出钱补上窟窿后也要被彻底调回老家种地。
梁都何尝不是如此呢?
封疆大吏,一省巡抚,可不就是过去的‘掌柜’了。
过去的掌柜做错事了,要接受惩罚;现在的‘掌柜’出现重大失误了,也一样要接受惩罚!
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讲,中央直接派出钦差大臣到地方去,而不是每年已经成为一种机制的‘中央巡查工作组’,那本身就是对地方的一种不满意。
老太太回过味来了。“这件事牵扯到了多少人?”她还是更关心黄家和梁家被牵扯其中的人。
老太太可不是什么锦衣玉食,不知人间疾苦,何不食肉糜的人物。
虽然这一辈子她没有吃过什么苦头,但大风大浪也经过不少。人到老年了,儿子孙子突然搞造反,稍微心理素质差的人怕都会给吓死吧。
战争当中的风风雨雨经下,老太太也不是当初的老太太了。
很多事情,根本不必跟她说透,只要点一下关键,她自己就知道原因出在哪里。云南这档子事,从粮仓拿粮食的人是梁黄,最后卖价格更高的粮食给粮仓的人还是梁黄,梁黄这是前后通吃啊。
那嫌疑实在是太大了。
“那就让刘文蔚和刘武放手的去查吧。老太婆还是那一句话,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理不能乱。”
老太太脸上闪过一抹担忧,还有一抹伤神。
走出太皇太后的长秋宫,陈鸣轻轻出了一口气。感谢老太太,他是有点自己吓自己了。老太太很明事理的,她克制住了自己的感情。所以今天,陈鸣轻轻松松的就达到了目标。
而黄家没有了老太太撑腰,他们叽叽一声都不敢的。陈鸣面前,他们全部是一群属老鼠的胆小鬼。
“三十万石粮食,还真够胆大包天的。”
国家粮食体系的红线在那画着呢,除非是粮价异常,粮库里的粮食是不应该在短时间中大幅度流向市场的。而就算你真的大幅度把储粮抛向市场,也不能一下子抛那么的多。更没道理在夏粮新粮还没有上市的时候,就急匆匆的大手笔卖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