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孺子帝>368.第367章 宫中从无争斗

效忠有两种,一种倾向于效忠个人,一种倾向于效忠身份。

对韩孺子来说,皇后、张有才等人属于前一种,无论他是皇帝还是倦侯,都能指望得到他们的忠诚,刘介以及在晋城殉难的萧声属于后一种,无论谁当皇帝,对他们的忠诚都没有太大影响。

韩孺子翻看史书,发现大多数皇帝对这两种效忠都分得很清楚,对前一种人宠溺与放纵,当成亲人看待,每每被外人所不能理解,史书对此颇有微词,对后一种人皇帝则时刻摆出威严的架势,平时公事公办,关键时刻却可能放他们一马。

韩孺子自己也不能免俗,区别就是对有些人称“我”,对有些人称“朕”。

还有一些人,无所谓效忠与不效忠,不要说是皇帝,就算是神仙下凡,他们也会观察一会,确定神仙对自己真有好处之后,才肯下跪膜拜,否则的话,宁愿站在一边旁观。

偏偏是这些人可能在某方面极具才华,杨奉、孟娥等人如是,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皇帝也不能操控。

韩孺子合上书,既激动又迷茫,皇帝或许是这世上最复杂的身份,极具挑战,怪不得大多数人做不好皇帝,个别人甚至表现出明显的厌倦,可是没人能撒手,全都紧紧握在手里。

韩孺子愿意接受挑战。

中司监刘介进来,轻声道:“陛下,景耀到了。”

韩孺子点下头,示意中司监稍待,说:“刘公熟悉宫中规矩,觉得朕这样做合适吗?”

韩孺子听从杨奉的建议,决定再度起用景耀,但是不能官复原职,更不能避着刘介。

刘介曾是景耀的下属,如今却是顶头上司,对皇帝的决定没有半分不满之意,相反,表现得对景耀很看重,“景公在宫中任职多年,经验之丰富,无人能出其右,虽遭太后贬黜,但是并无重罪,陛下此刻启用,没有问题。”

“好,朕记得刘公说过,景耀擅长收集信息?”

“是这样,他总能找到合适的人手,也能分辨他们报上来的信息是真是假。”

“如今宫里负责此事者为谁?”

“并无常职,也不宜公开设置,陛下有令则行,无令则散。”

利用太监收集情报,会受到朝廷外臣的忌惮,韩孺子明白这个道理,“让他进来。”

景耀颤颤微微地进来,在门口跪下,受到允许匍匐前行,口称陛下,还没说什么,先是老泪纵横。

前中司监沦落到在宫里劈柴扫地,突然得到皇帝的召见,如同从云端伸下来的一只手,直探泥潭底部,景耀当然感激涕零。

韩孺子坦然接受,因为他明白,这是皇帝的权力。

唯有皇帝能够光明正大地生杀予夺,随口一句话就能将一个人捧上天或者直摔到地下,皇帝就是用这种手段掌握十步之外、千里以内的权力,不用者终身困于十步之内,滥用者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招来威胁。

等景耀哭得差不多了,韩孺子挥下手,让刘介送上巾帕,景耀双手接过,还是用脏兮兮的袖子擦干脸上的鼻涕眼泪,他知道,态度已经表完,从现在起,得用真本事打动皇帝。

韩孺子询问景耀人在宫中,如何收集天下各处的信息,景耀振作精神,介绍得十分详细,原来他并没有秘密的组织,当他想要打探消息的时候,会选择不同衙门里的不同小吏,许以一些好处,让他们避开正式渠道,再找更外围的人四处打听,几条线互不相知,也互不干扰,最后消息汇总在一起,彼此印证,保证消息准确。

这种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景耀之前花了十几年时间才选中一批官吏成为常用的合作者,至于回报,金银只是小头,更多的是宫里的一些信息,尤其是关于官员升贬的内容,小吏利用它们能够讨好或者报复某些官员。

景耀失势之后,这些路线就都中断了。

景耀磕头不止,发誓说自己从未透露过真正的宫中秘密,都是一些早晚会公开的消息,让小吏提前一两天知道而已。

韩孺子没说什么,向刘介点下头,刘介退下,留下皇帝与景耀密谈。

景耀额头触地,身为经验丰富的老宦,他再明白不过密谈的含义,那是危险,也是前途,必须小心应对。

韩孺子也在小心应对,将皇帝的权力用在景耀这种人身上要特别谨慎,用好了,平添助力,稍有瑕疵,就会培养出一头恶狼,甚至会扭头咬向皇帝本人。

韩孺子沉默良久,直到景耀的后背因为紧张与困惑而再次颤抖,他才开口道:“景公何时进宫的?”

“和帝十九年。”

和帝是武帝的父亲,景耀自小入宫,迄今已有五十几年。

“嗯,时间够久了。”

景耀不明白皇帝的意思,趴在地上不敢回答。

韩孺子又沉默了一会,问道:“景公见过不少宫中争斗之事吧?”

景耀迅速抬头看了皇帝一眼,知道这不是随便问问,自己更不能随便回答,想了一会,将身体稍稍抬起,好让声音更清晰一些,“宫中从无争斗。”

韩孺子眉毛一扬,“这倒稀奇了,史书对宫中之事记载不多,可也不是空白,历朝历代,包括本朝,宫中从未缺少过争斗吧?”

景耀将身体再抬升一点,“老奴的意思是,从来没有纯粹的宫中争斗。”

韩孺子隐约明白了景耀的意思,“起身说话。”

景耀谢恩,费力地站起来,知道这是一次极其难得的机会,自己若不能立刻打


状态提示:368.第367章 宫中从无争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