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铁骑之虎啸狼骑>第七十四章 不教虏马度红山(二)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这。黎民百姓懂得什么国家大事。问政于民如同对牛弹琴,那些愚民于国有何大用?如果他们懂得国家大事,还要我们这些读书人干什么?殊不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今远东于大燕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与其这样左右为难,倒不如索性抛出去作为诱饵。引得群狼争夺,让他们自相残杀。至于远东百姓,能迁走多少就迁走多少。国事为重,百姓也是国家一份子,为国尽忠也是分内之事。”

邵秉谦此话出口,周围的人不仅连连摇头。他的这句话实在是和仕林理念不合,也就是说触碰了仕林众人的底线。就在众人要开口反驳邵秉谦之时,一个激扬的声音传来。

“这位邵先生,在下有一事不明请先生解惑。圣祖仁皇帝曾经说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不知此话何解?请先生赐教。”

一句话堵得邵秉谦满面通红,可是话已出口,再想收回却难了。圣祖仁皇帝龙兴云的千古名句,堂堂正正的摆在那,把百姓和江山社稷以及百姓和君主之间的关系,阐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邵秉谦刚才的话是大错特错了。

“你是何人?我等坐论时政与你何干。你又懂得什么是国之大事。看你年未及冠,黄口小儿哪来的胆量在这里信口雌黄。你师承何人?我要去问问你师尊是如何教导你的。”邵秉谦拍着坐榻大声斥责。

“圣人云:学无长幼,达者为先。又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下虽未及冠,但家师教诲时刻不敢忘。家师有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家师又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下自认是大燕子民,百姓子弟。国之大事焉能不闻不问?倒是先生坐于轩堂锦榻之上,张口国事闭口社稷。听似有理,实则处处不通。先生刚才所言,百姓不懂国家大事。又问百姓于国有何大用。那在下请教先生,先生口中食,身上衣从何而来?又哪一样不是百姓所赐?先生可懂得春种秋收之道,可懂得治理一方之策?在下恩师贵为一府之尊。代天牧民。每日兢兢业业,为官数载仍不敢说出百姓于国有何大用这样的话。先生不过是一监生。所述之言于国不能匡扶社稷,于民不能教导苍生,不过是夸夸其谈,想当然而已。在下敬你是个前辈虚心求教。你却如此狂傲。你将仕林风范、君子气度置于何处?在下也很想知道,是哪位大儒圣贤教出你这等弟子的。”

“你!你究竟是何人?报上名来,邵秉谦誓不与你罢休!”邵秉谦气的蹦了起来,指着牛天赐喝到。

“在下现任东宫太子侍读,陛下恩准御书房伴读,冀州苍山牛天赐是也。”

呃,邵秉谦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他虽然是监生,但是还没被选官,也就是说他还不如牛天赐这个未成年的黄口小儿。人家好赖是有官职品级在身的,邵秉谦至今还是白衣。人家是伴君左右。邵秉谦只能在国子监耍耍威风,这实在是没法比。

邵秉谦虽然不通兵法,但有一招谁都会用,那就是走为上。道理辩不过人家,官职干脆没有,不走等着干嘛。邵秉谦忍住气朝燕王一拜。

“殿下,学生今日失礼,改日再向殿下请罪,学生告退。”

“邵先生客气。来人,送邵先生。”

邵秉谦刚一出门。司马长风就蹦过来一把抱住牛天赐的肩膀。

“你就是牛天赐?就是写出天地有正气的牛天赐?哈哈,我终于见到你了。刚才那番话说到我心里去了,痛快。看你把烧饼气跑了我就更痛快了。哎,你怎么这么小啊?赶紧叫声哥哥。叫声哥哥我就告诉你我是谁?”

牛天赐刚才对司马长风的印象很好,没想到这位世家公子也有这么开朗的一面。牛天赐也不想这么小哇,按照心理年龄牛天赐应该和燕王差不多才是。奈何这幅身体就是这个年纪,想要逢人就自称老夫如何如何,还得等他几十年。

“呵呵,司马兄是吧?你说的烧饼是谁?”

“哎呀。你知道我呀?看来我在大燕也是有名气的,连牛天赐都知道我。哦,烧饼呀就是刚刚被你气跑的那位。”

“长风不要调皮,今日本王府上贵客临门,本王要好好招待。牛天赐,你很好。来,坐到本王身边来。”

周围的人羡慕的看着牛天赐。燕王一脉号称仕林领袖,在文人的心目中是神圣不可替代的。能够来到燕王府和燕王坐而论道,是天下文人最引以为豪的事情。能受邀和燕王论道的文人无不受人敬重,名传天下。要是能坐在燕王身边和燕王谈古论今,那在天下文人心目中就几乎可以等同于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了。而且燕王不仅让牛天赐坐在自己身边,还亲自离席拉着牛天赐的手,亲自领着他走到自己的身边的坐榻前请他坐下。这实在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难怪那些人眼红呢。

牛天赐看着眼前的燕王,心中有些激动,他们这一对儿表兄弟还是第一次见面。也许是血缘的关系,牛天赐从心里感受到自己和龙昌寿之间有种亲昵的感觉,他相信这种感觉龙昌寿也有。因为龙昌寿的目光是那么的欣喜,那么的热切。

一杯香茶送到牛天赐手里,龙昌寿微笑着对天赐说:“尝尝吧,这是我自己制作的云雾茶。是取自莽山深处百年以上的茶树的嫩芽制成


状态提示:第七十四章 不教虏马度红山(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