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暗黑二郎神>026、时间匆匆(下)

时间继续推移,眨眼间又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260斤,杨戬的ròu_tǐ锻炼终于陷入了一个瓶颈,再往上就是一个很大的天花板,想要再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已经是他现阶段的极限,已经是在一身后天混元真气的作用之下所能够达到的巅峰状态,想要再次有很大的跃进和进步,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这一方面是受困于他自身的年龄、骨骼,身体的肌肉都在发育之中,另一方面相比于那些已经修行了十一二年的内家真气高手,杨戬的后天真气的强度不足也是一个原因,虽然他能够强行再提升,能够使用的三尖两刃刀的重量也可以继续增加,但是这对于他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处。

如果训练的强度大了,反而有可能拉伤筋骨肌肉,使得自身的肉身受损,根基受伤,反而不利于日后的发展,为以后的修炼埋下隐患,所以杨戬自己也是知道适可而止,绝不会贪功冒进,不会为了一点点自我的虚荣心,而强行提高所使用兵器的重量。

毕竟使用武器不等同于举重,在能够举起那么重分量武器的过程中,还能够将其耍的有模有样,按照刀法施展本身就极端的困难,所依靠的不单单是自身能够举起的重量和力气有多大,还有武者对于自身所使用武器的把握程度以及精准度,这些都是有极高要求的,非是普通武者可以承担,即便是那些后天真气比杨戬强的人,想要在这种不平等的对比下使用三尖两刃刀,很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也是远不如杨戬的。

这一是长时间磨练的结果,另外杨戬所使用的还不是一般的刀法,而是据说传于崆峒的一流刀法《堪虚刀法》,所谓的堪虚刀法也不同于一般的刀法形态,重意不重势,乃是一门提升演算的奇门刀法,通过对于空间、时间以及力量的把握,总的计算出对方所出的招式轨迹以及运行速度如何,角度如何,最后再做出判断,予以回击。

做到这一步是十分困难的,能够修行这门刀法的人本身的资质一定十足的高,否则天资愚钝的人无论如何也无法修行成功,再多努力也只能够事倍功半,白白蹉跎了岁月光阴,但这一切却是为杨戬所看重的,这也是他选择这么一路刀法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这门堪虚刀法是杨家的家传武学。

他并不是那种守旧的人,不会因为这门武功是杨家历代家主嫡传的家传武学他就必须要将其修行好,对于杨戬来说一切都以实用为前提,所谓的杨家的大部分传统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而极为巧合的是,这门堪虚刀法却与他自身的情况极为契合,原因便是来自于那异变过后的精神力量。

大脑的开发使得他的记忆力和运算速度都远远超出常人,有着极为可怕的逻辑推演能力,自从他的精神力量暴涨之后,这个世界的诸多形态,以及人的动作在他的眼中简直可以称得上一连串分析的数字,各个角度、力量形态都一一反映在大脑之中,虽然他眼中的世界仍然是色彩斑斓的,但却像是被具象化了,有种在缓慢镜头下看世界的感觉,更加的清晰,在强大精神力的作用下,他大脑快速运算的保障,才是修炼这门堪虚刀法的最大优势,才能够发挥出最强大的威力。

此简直就是为他量身而做,这是杨戬看重这门堪虚刀法的真正原因,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也须得刻苦修行,任何一门一流武学都蕴含着极为复杂的真气运转线路,与刀式刀决相配合,蕴含着前人的智慧,绝对不是闭门造车就能够领悟出来的,还需要练武者本身的毅力与刻苦,否则一切都是水中楼阁,没有半分价值。

为此杨戬特别选择了一处修炼之地,那是一个巨大的房子,所有的陈设都被清理干净,只是在高高的房顶上以极细的金属丝悬挂着无数的小铅球,杨戬必须在这密密麻麻的铅球阵中任意穿梭,而且不能够被任何的铅球和金属丝线擦碰到身上,否则就算是输了,并且在这么复杂的运行中还必须准确的击中所要攻击的目标,这就更加要求习武习练者的反应速度、身法以及对事物角度力量空气流动等等因素的判断能力。

刚开始杨戬想要做到这一步很难,但随着他熟练其中的过程,越来越得心应手,悬丝铅球阵也逐渐从刚开始的数十根变成了上百根,又变成了三四百根,到如今已经有一千两百多根了,而且这一千两百多根的悬挂着铅球的金属丝还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的移动中的,即便是这样,杨戬都能够毫发无损的在其中自由穿梭,可以这么说,如果光论对这门一流刀法堪虚刀法的掌控能力,历代杨家家主无人可出其右,甚至可能所有修炼这一路刀法的人对这门刀法的理解能力,都远不如杨戬。

可能即便是创造这门堪虚刀法的人也很难想象到,这个世界上居然有人能够将他的这门技艺武学发挥到这样淋漓尽致的程度,这不是光靠刻苦训练可以做到的,而是来自于天赋,来自于杨戬那与常人截然不同的大脑开发,暴涨的精神力使得他能够感知周围数十米内一切复杂的线路流动,即便是最轻微的空气流动都浓缩在他的脑海中一一反映出来,结合着对于四周环境的判断,足以使得他在短时间内做出任意的动作,而他所要加强的便是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以及自身的反应能力。

而与此同时,随着杜林管家的不断汇报,暗室之内的情形也是一变再变,在


状态提示:026、时间匆匆(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