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科幻未来>怒瀚>236.第234章 二二一章:一战成名(再中)

多年之后,人们谈论鬼见愁战役的时候,都把佛堂伏击看做关键。从结果看,这个阶段歼灭的敌军机甲总数超过三百,联军最最精锐的先锋基本被全歼;突击队这边,仅仅只有几人轻伤,毁坏的机甲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补充。

这是奇迹,近乎于神迹。然而当后人复盘推演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认可当时的决策,一些经验丰富的名将甚至会告诫自己的学生,遇到类似情况不可轻易模仿,余下的人没有把话扣死,说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如果你手下有六位战神、一位超级战神的话,可以试试看。”

这句话充满感慨意味。将来人们会看到,突击队员中有六位成长为战神,其余全部四级以上;虽然在参加鬼见愁战役的时候,他们没到这种地步,但也反应出基本功之强大,与不可限量的潜力。至于超级战神,那是第四次星际大战中新生的称号,指那些能够稳压战神一筹的超级强者。

红榜百名机甲战神,很多排名存在争议,第一名未必稳赢第一百名,这是每个了解红榜的人都知道的事情。然而在谈论超级战神的时候不存在这种状况,战后为大家所公认的,整个托马斯星域有九个半人具备资格。他们当中,每一个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特殊天赋,要不就是经过改造。

换言之,普通人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达到超级战神那种高度。

仅仅有一批强悍部下还不够,佛堂之战,有很多因素发挥出关键作用。比如屠夫,没有他出面诱导敌军,最终把一支强悍的机甲战队带成一盘散沙的溃兵,即便突击队再强一些,也不敢轻易言胜。

这与机甲的战斗方式有关,佛堂这种地方,黑咕隆咚、到处是障碍,远程火力基本作废。近身格斗,人数优势比远程对轰时作用更大。实战当中,三方联军的队形在之前的行进中彻底打乱,空有人数优势无法发挥;相反突击队这边,三人小组配合默契,一个动作、一次停顿就知道应该做些什么,折冲下来反而占据上风,处处以多打少。

形成这种战斗局面,愈发体现出屠夫的作用巨大,后面的战斗证明了这点,当屠夫身份暴露失去功效后,突击队的压力陡然增大,不但没办法复制辉煌,伤亡也直线增加。其它还有如环境,双方参战时的状态,以及斩首顺利实施等等,这些因素当中但凡有哪个做些改变,结果都有可能完全两样。

当然,战场上环境因素对双方而言是对等存在,要把这些因素全部发挥,指挥者是关键中的关键。拿屠夫来讲,让他全心全意为突击队服务不是几句威胁就能做到的事情,攻心才是王道。因此在战后,人们一方面承认这是牛犇的成名之战,又觉得这场胜利有运气成分,并针对战局给出更加稳妥的方案。

突击队应该扼守谷口,以绝对优势的地理位置阻击从山谷出来的疲惫之师。那样的话,三方联军无法展开兵力,只能使用添油战术一点点去磨;根据后来情况的发展,突击队应能支持到援军抵达,还是可以获得胜利。另外需要提到的是,三方联军不知这边深浅,被阻击的时候伤亡如果太大,有可能选择退兵。相反按照实际打法,突击队有可能失败、甚至被歼灭,那样的话,整个前线的战局将改写。

毫无疑问,阻击更加保险,只不过,这是后来者在已知局面如何演变的情况下做推导。对当事者而言,鬼见愁战役展开时,突击队虽然“预定”有援兵,但对其规模、抵达时间、兵力构成等等方面完全没谱,只能按照现有情况策划。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条,当时,牛犇与大部分突击队员心里想的是完全不同的事。

......

......

“好望角条件艰苦,制造能力极为有限,重要部件依靠外界运输。”

“云潮前期星路断绝,哪方都得不到补充。”

战斗间歇,鬼见愁谷口,三四十台基本完好的机甲排列整齐,谷内还有人朝外搬运。挨着机甲的那块空地上,一群绝望的联军俘虏东倒西歪,惨败加上疲累到极点,这些人显得异常安分,有些实在熬不住,竟然不顾天气寒冷,呼呼大睡。

我是战俘我怕谁。大家心里抱着“反正已经投降”的态度,听天由命。

“即使有机甲,还要有人驾驶。步兵可以拉人凑数,机甲不行。”

对着那群毫无斗志的战俘,牛犇心里默默思量。

“这样算起来......”

初步审讯已经有了结果,三方联军主力三千,先锋五百,前方清一色主战突击机甲,重型机甲与那种改装的运兵机甲落在后面,大概估算,距离佛堂约十公里,正循着先锋做的标记艰难前进。

鬼见愁行进艰难,通讯不畅,现在他们应该还没有接到前方战斗的消息,即便先锋有人回去报告,也只是汇报受到阻击,而不知道结果。

这点很重要。牛犇现在考虑的是,对比联邦拥有的机甲力量,很容易估算出两大帝国驻兵的大概底蕴。他们还要驻守原来领地,能够派出装甲兵力有限,这支部队即便不是全部,也应该是三方精华。

现在,这支精锐身陷鬼窟,正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如果谷内的人都像这样......

杀光他们,大局可定!

心里默默沉思片刻,牛犇深深吸一口气。

“杀光他们。”

......

......

“杀光?”

没睡的俘虏惶恐失色,即使身经


状态提示:236.第234章 二二一章:一战成名(再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