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科幻未来>怒瀚>246.第244章 二三一章:生者难
p>战死比例高到这种程度,即使最苛刻的长官也已不能责怪幸存者,连对手也深深感到震惊与困惑。要知道,这些人本质上是一群无家、无国的强盗,其行为不仅难得、几乎可以说得上是怪异。

防守方凄凉,进攻一方同样壮烈,首批进攻的近两百人,步兵全员阵亡,百多名机师当场战死过半,加上战后应伤重不治的人,伤亡超过七成!而且,假若不是另外两支队伍及时赶到,此战极有可能以进攻方全军覆灭、防守方惨胜收场。

如此巨大的伤亡,总量甚至超过鬼见愁山谷之战!也难怪当大局平定之后,关于这场战斗的成败得失众说纷纭,联邦军部甚至专门召开论证,对孤山之战该不该打,如何进行做研讨。

首先被关注的是,机甲部队不适合单独攻坚这条理论看似可以推翻,孤山之战虽有惨重伤亡,但就结果而论,三十八师在没有空军与重炮支援、而且人数远逊于守方的情况下完成对军事堡垒的进攻、并将其占领,这其中,固然有三十八师强悍超乎寻常,守卫方装备不够先进等等因素,但也足以证明机甲换代对战争的影响,或可作为机甲新时代的标志。在此之后,此战需要重点讨论的是,韩林儿和刘铮阳战前决定是否失策?应不应该三军汇合后再发动进攻?应不应该为士兵的伤亡负责?

这些问题难有答案。因当孤山战斗将临结束时,索沃尔的援兵已在路上,前锋甚至发生交火。幸好孤山那边及时平定,援军发觉局势无可挽回,加上城内发生变化,最终才为避免野战而出动撤退。

值得一提的是,孤山之战刚结束、或者说尚未完全结束的时候,城内来的援军与三十八师已处于“接触”状态,已在战斗中负伤且失去机甲的韩林儿杀红了眼,自己不能打,便极力鼓动林、安德烈掉头迎击。对这个或可看成“拖人下水”的提议,林杰颇为意动,但在安德烈的力阻下不得不罢手。后来,当安德烈战后回国,在对华龙联邦新一代军人做评估的时候,添加了不少原本不准备说的话,并由此产生一些微妙后果。

一将功成万骨枯,孤山之战终结了很多人的性命,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其中最为突出者当属帅队发动攻击的韩林儿与刘铮阳,在经历一番痛苦的“调查”与“心路煎熬”后,两人先后成为继牛犇之后,军校学子中最先崛起的年轻将领之一。

事先谁都没有预料到这个结果,相比之下,往日在军校最被人看好的军校三鹰等人的表现只能说寻常,其中表现最好的林杰——亦只能说与人们的期望值相当,其余如林少武跟随牛犇进城,在与托马斯等人为伍的过程中,连绿叶都不太能谈得上,至于黄君安等更令人失望,从此淡出视野。

这些是后话了,眼下,塞纳河上初见浮冰,城内多方势力在犹豫和担忧中等待,更多人为了将来苦思冥想,寻找出路,或者把目光投向某处,随即压上人生最重的一次筹码。

在几个看似并不相关的点上,变化与孤山之战前后衔接,纷纷上演到世人面前。

......

......

索沃尔城几大区域当中,城南是一处不受人骚扰之地,因为这里是联军军营,不仅民众到不了里面,就连城外纵横的联军机甲也不敢轻易靠近。此前发生的最危险状况,是一次毫无征兆的“突袭”,几台伪装成联军逃兵的联邦机师试图接近军营,但在盘查的时候露馅,随即爆发了一场极其短促的战斗。

那是韩林儿亲自搞出来的事情,结果虽然灰头灰脸、但却成为其日后长期吹嘘的资本,毕竟他带捉人成功逃脱,并朝军营胡乱发了几炮,虽没有伤着谁,但也着实吓人一跳。

“那帮家伙没种,这样诱不出来。”

这是韩林儿日后常说的话,直到战后被牛犇痛斥,他才知道自己的行为直接导致军营对与之相邻监狱里的人犯看管更加严格,造成严重后果。

这里所说的人犯指的是前期被抓到的渡河士兵,也就是战俘。另外需要提到的是,索沃尔的监狱与外面不同,首要表现在——它从来都是由军人看管,抓来的犯人中多数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星盗、军人居多。原因在于,索沃尔城内居民的身份大多不单纯,要不当过兵,要么曾经干过星盗,当真那些土著村民犯了事,被直接击毙的可能性更大。因为这些原故,监狱和军营紧挨着,军营也没有专门为战俘另找地方,而是将他们投进大牢。

战争期间,以各种原因被投进监狱的人不断增加,犯人总数着实不少。考虑到联邦俘虏身份特殊,意义可能很重大,待遇也和普通人犯大为不同。比如他们的关押地点是内牢,由三巨头亲信直接看管,甚至配有帝国教官。

周围是高墙厚壁,且有军营为伴,看管密不透风。进到这里的人犯,无论纵横星际的悍匪,亦或决战沙场的军人,谁都不会梦想有机会逃脱,表现自然也比较安定。然而近期,随着战争局面的演变,犯人们从看守脸上看出变化,从只言片语中听到风声,再经过交头接耳、偶然探视中得到印证,逐步获知到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

不需要有人鼓动,人心自然而然地慢慢浮动起来,监狱内的事故逐日增多。

“六哥,六哥?跟您打听一下,听说城里来了......”

“打听你娘!老子心情不好。”

“啥事心情不好?是不是干的联邦人多了,怕报复......


状态提示:246.第244章 二三一章:生者难--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