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明末之成王败寇>第二百零二章 意图

七月十三日,午时。

正在文渊阁整理奏折和文书的吴帆徽,看见一名太监进入了公房。

“皇上有旨,宣翰林修撰、文渊阁当值吴帆徽觐见。”

在周延儒和温体仁等人复杂的眼神之中,吴帆徽跟随太监来到了乾清宫。

皇上在乾清宫的暖房,正在看奏折。

太监让吴帆徽在乾清宫的殿内等候。

这里吴帆徽已经来过多次,比较熟悉了,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他这个文渊阁当值,非常的辛苦,起草了多少的票拟,他自己都记不清楚了,而且看过的奏折,怕是有几层楼那么高了,周延儒和温体仁等人对于吴帆徽的勤勉,是赞不绝口的。

吴帆徽进入暖阁的时候,皇上正在看奏折,让他吃惊的是,皇上看的正是他的奏折。

这是皇上第一次召见,而且是单独的召见。

“臣翰林修撰、文渊阁当值吴帆徽拜见皇上。”

“吴爱卿,不必拘谨,朕今日找你来,就是想着问问你,对登州兵变一事的看法。”

吴帆徽的内心咯噔了一下,其实他写的三封有关登州兵变的奏折,态度已经非常明确,甚至有了夸大其词的说法,而且在奏折之中,吴帆徽也对登州兵变可能发生的情形,都做了一些分析,这些分析带有非常强的预见性,有些内容后来的事实已经验证。

这得益于吴帆徽的穿越,更是得益于他异常的勤勉。

明日的早朝,就要专门商议登州兵变的事宜了,皇上居然在这个时候如此的询问,那就表明了一点,皇上还没有下定决心,依旧在想着招抚的事宜。

朝中主张招抚的主要人物就是兵部尚书熊明遇。

吴帆徽不过是翰林修撰、文渊阁当值,充其量还是实习生,只不过做的很不错,但还没有资格参与到如此高规格的商讨之中,偏偏这个时候皇上召见,询问他的意见。

吴帆徽稍稍整理了一下心情,开口回到了。

“皇上,臣的建议是彻底剿灭叛军,恢复登州和莱州等地的安宁。”

“臣坚持彻底剿灭登州叛军,奏折之中已经说清楚原因,皇上既然询问此事,那臣就斗胆了。”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身的残忍。”

“前任山东巡抚余大成大人,前任登莱巡抚孙元化大人,为国捐躯的山东巡抚徐从治大人、登莱巡抚谢琏大人,还有莱州知府朱万成大人,都是朝中的精英,可就是因为孔有德的叛乱,要是为国捐躯,要么身陷囹圄,朝廷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

“臣以为,不能够抱有招抚孔有德、耿仲明和李九成等人的幻想,这些人反复无常,其恶行甚至超过了流寇,若是继续一味姑息下去,他们的力量壮大到一定的程度,就真的可能直接威胁到朝廷了。”

皇上的眼皮子抬了一下。

“吴爱卿的奏折之中,也说到了此事,言孔有德等叛将将威胁到朝廷,有些言过其实了,朕认为孔有德之流,还没有那么大的胆量。”

这话要是其他人说出来,吴帆徽激动之余,怕是会上前扇一个大耳瓜子,可对面是皇上,他绝不敢乱来,那样自己的脑袋就保不住了。

到了这个时候,吴帆徽必须要来硬的,彻底震撼皇上。

“皇上之意见,臣不敢苟同。”

皇上的眼睛里面,迸射出来一道光芒,看着吴帆徽。

此刻的吴帆徽,显得异常冷静,他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皇上,臣有一个担忧,臣反复看过登州和莱州所处的位置,两地都是紧靠渤海,有着广阔的海域,且登州的水城,乃是朝廷水师主要的营地,也就是说孔有德在无奈的情况之下,可以乘船逃离,故而他有着自身的底气,是绝不会同意朝廷招降的。”

“从登州乘船逃离到大海之上,那么臣最为担心的,就是孔有德归降后金。。。”

吴帆徽说到这里的时候,皇上猛地一下子站起来了。

吴帆徽的这句话,点到了皇上的痛处,这一点皇上一直都没有想到。

“孔有德攻陷登州府城,获取到大量的给养,其中又以红夷大炮与西洋炮为最犀利的利器,我朝廷凭借火炮,可以抗击后金鞑子,若是孔有德携带火炮投降后金鞑子,则会给辽东等地带来难以预料的灾祸,且孔有德从大海之上,可以选择多个地点投降后金鞑子。。。”

皇上早就在仔细看着地图了。

吴帆徽说完之后,站了好一会,他已经将最坏的结果说出来,而历史上也的确出现了这样的结果,而这一结果,对大明王朝的打击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终于,皇上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吴爱卿,你之提醒,让朕心惊啊,若是孔有德、耿仲明和李九如这些叛将真的投降后金鞑子,旅顺、皮岛等地将无法保全,朕明白了,你还有什么建议。”

“皇上,臣愿意前往登莱,平定叛乱。”

吴帆徽的这句话,再次引起皇上的惊诧,他看着吴帆徽,好半天没有移开眼神。

“皇上,臣绝非信口开河,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臣在家乡的时候,曾经和流寇交战,经历过战场上的厮杀。”

“臣知道自身年轻,尚无任何的资历,臣不敢说领兵前往登莱剿灭叛军,臣愿意跟随作战,彻底剿灭叛军,还朝廷安宁,还登莱安宁。”

皇上依旧没有开口,看着眼前的吴帆徽。

或许皇上不明白,吴帆徽放着大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二章 意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