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莫斯科1941>第三百三十三章 扎维多沃城外的阻击战

正当罗科索夫斯基和洛巴切夫在为克林的命运担忧的事情,在克林西北方向八十公里的扎维多沃小城外的森林里,出现了一支败退下来的苏军队伍。

这支部队是苏军的步兵第107师,在收复叶利尼亚的战斗中,担任阻击任务的他们,曾顽强地挡住了德军帝国师的攻击,确保了预备队方面军成功地收复了叶利尼亚。不过在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后,部队的减员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原来六千多人的部队,只剩下了一千五百多人,就连师长米罗诺夫上校也在战斗中负了伤。

头上缠着绷带的米罗诺夫停下了脚步,叫过跟在自己身后的参谋长,吩咐道:“参谋长,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同时将所有连级以上的指挥员都召集起来,我们要召开一个紧急军事会议。”师参谋长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便转身召集指挥员去了。

几分钟以后,一群指挥员来到米罗诺夫的面前,排成整齐的两排。看到原本有近百人的指挥员,如今只剩下不到二十人,米罗诺夫不禁黯然神伤。

这时,队伍忽然有人在大声地说:“师长同志,我们为什么停下来?要知道德国人就跟在我们的屁股后面,趁他们还没追上来,我们还是快点转移吧!”

“转移,往哪儿转移?”米罗诺夫听到队伍里传出的这个声音,立即板着脸提高嗓门质问道:“难道你打算带着德国人进入莫斯科吗?”

米罗诺夫的斥责,让那个发牢骚的指挥员乖乖地闭上了嘴,老老实实地待在队列里听着师长训话。只听米罗诺夫接着说:“同志们,再向东南方向走三十公里,就到达克林了,如果我们再这样退下去,很容易把敌人引进莫斯科的。所以我决定:部队停止转移,在原地构筑防御,挡住追上来的德军,为莫斯科近郊的防御部队争取时间。”

米罗诺夫的话说完后,参谋长便开始发号施令:“319团负责正面防御,团分别部署在319团的左右两翼。炮兵团部署在森林的边缘,随时准备为步兵提供炮火支援。”

等各级指挥员都回各自的部队做准备时,米罗诺夫低声地问参谋长:“参谋长,我们和上级联系上了吗?”

师参谋长摇摇头,一脸遗憾地说道:“报务员一直在唿叫,可始终无法和集团军司令部取得联系,可能他们此刻也在转移吧。”

听完参谋长的话,米罗诺夫叹了口气,遗憾地说:“如果无法和上级取得联系,以为我们师在这里进行的阻击战,就将是孤军奋战。不知道我们的指战员,在面对德军的凶勐进攻时,又能支持多久?”

“师长同志,”师参谋长看了看左右,见离自己最近的战士也在十几步开外,不会听到自己和师长的谈话,这才大胆地问道:“要是我们在战斗中牺牲了,还会有人记住我们吗?”

“会的,参谋长同志。”对于师参谋长的这个问题,米罗诺夫点着头说道:“我相信我们的后辈,会永远记住我们这些为了保卫祖国,而壮烈牺牲的将士们。”

警卫连长走过来请示米罗诺夫:“师长同志,师指挥部设在城里吗?”

“不用,上尉同志。”米罗诺夫摇摇头说:“扎维多沃早在德军的轰炸中,成为了一片废墟,把师指挥部设在那里,是不合适的。还是设在森林里吧,建个半地下的掩蔽部就可以了,这样我们还能随时了解前沿的战斗情况。”

天刚蒙蒙亮,待在新指挥部的米罗诺夫便接到319团团长的报告,说观察哨通过望远镜,看见了德军摩托化第14师的先头部队。

听到这个消息,米罗诺夫吃了一惊,他接着追问道:“有多少兵力?”

团长报告说:“敌人大概有一个营的兵力,乘坐卡车和摩托车沿公路,向扎维多沃城而来,大概再过五分钟就会接近我军的阵地。对了,在对面的后面,还有三辆坦克。”

“中校同志,”米罗诺夫对着话筒命令道:“让你的部队做好战斗准备,等敌人一进入射程,就立即开火射击。”

正向扎维多沃城开进的德军,在经过一夜的行进,都变得疲惫不堪了。但坐在第一辆卡车驾驶室内的一名上尉,却瞪大了眼睛,警惕地观察着外面的动静,还不时地举起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朝远处张望。

虽然苏军指战员都隐蔽在工事里,不过由于时间仓促,那些挖出的泥土还没来得及运走,都堆在战壕的后面。德军上尉看到那些成堆的新土,心里暗叫不妙,然后命令司机停车,自己推开车门,站在踏板上举起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前方的情况。

德军忽然停止了前进,让隐蔽在战壕里的319团团长觉得挺纳闷,他心里嘀咕:自己的战士隐蔽得挺好的,怎么会被敌人发现呢?

他心里这样想着,嘴里不自觉就说了出来。蹲在他旁边的三营营长,在听到他的自言自语以后,朝身后努了努嘴,对团长说道:“团长同志,难道您忘记了我们堆在战壕外面的那些泥土吗?没准敌人就是看到那些没来得及运走的泥土,所以猜到我们可能在这里建立了阻击阵地。”

团长听营长分析完以后,狠狠地一拳砸在了面前的土壁上,愤愤不平地说:“见鬼,没想到德国人这么狡猾,只是发现了几个土堆,就停止了前进。”

“团长同志,我们该怎么办?”营长连忙请示道:“要是德国人一直不过来,难道我们就和他们这样耗下去吗?”

“少校,”团长抬手派了派


状态提示:第三百三十三章 扎维多沃城外的阻击战--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