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莫斯科1941>第六百八十四章 好戏开场了(中)

当炮兵在不断地轰击着敌人占据的制高点时,数以千计的指战员四人一组,扛着长长的木头,喊着号子冲出了森林,朝沼泽前进。

先期进入沼泽的工兵们,正挥舞着巨大的木槌,将一根跟一头削尖的木头砸进沼泽的泥水里。木桩刚一打好,扛着木头过来的指战员们,便将肩上扛着的木头帮桩子上一放,摘下挎在肩膀上的枪支,双手紧握着,趟着过膝的泥水,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对岸走去。

从沼泽的这一头到另外一头,差不多有两公里的距离,战士们深怕陷入泥潭,因此走得很慢。足足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接近了沼泽的对岸。为了防止误伤,苏军的炮击停止了,就在这时,制高点上的德军忽然开火了。

战士们连忙就地卧倒开枪还击,轻重机枪手们立即占领了射击阵地,用火力压制制高点上的德军火力,以掩护战友向前冲锋。看到自己这边的机枪开火了,战士们纷纷从地上爬了起来,冒着敌人的弹雨朝前冲锋。

见到这种情形,罗科索夫斯基知道用炮火压制敌人是不太现实的,连忙扭头对一旁的奥廖尔说:“奥廖尔,命令近卫坦克第1军出击!”

“明白!”奥廖尔答应一声,顺着木梯来到了下面一层,吩咐一名通讯兵,“立即给我接近卫坦克第1军的巴诺夫将军!”

站在顶层平台上的罗科索夫斯基,很快就听到奥廖尔用洪亮的声音,向巴诺夫下达命令:“巴诺夫将军,司令员命令,坦克军立即出击!”

过了没多久,地面传来了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很快,一辆又一辆坦克驶出了森林,驶上了铺设在沼泽中的木柴路,缓缓地朝沼泽对面开去。

远处的德军见苏军坦克上了木柴路,正朝自己这边驶过来,连忙用迫击炮进行轰击,想尽快地炸断沼泽中的木柴路,使苏军的坦克无法前进。

奥廖尔从下层重新回到了罗科索夫斯基的身边,笑着对他说:“司令员同志,您看到了吗?那些行驶在前面的坦克,都是最新型的t-34/85,火炮的口径增加了,能击穿德军的虎式坦克;装甲也加厚了,那些普通的反坦克炮根本无法击穿它的正面装甲……”

如果奥廖尔不说,罗科索夫斯基还没发现冲在最前面的那十几辆坦克,居然就是最新型的t-34/85。坦克在木柴路上行驶时没有开炮,可能是坦克兵担心开炮时产生的后坐力,会将脆弱的木柴路震塌。

德军的炮弹落在木柴路的左右爆炸,掀起了一根根混杂着泥浆的水柱。一发炮弹幸运地命中了其中的一条木柴路,将圆木炸得四分五裂,正行驶在这条路上的坦克,因为刹车不及,从断裂的地方缓缓地沉入了泥沼之中。

看到那辆坦克在沉没时,罗科索夫斯基的心不禁揪紧了,他紧张地盯着坦克沉没的地方,想看看坦克成员们有没有从里面逃出来。但直到整辆坦克被泥沼没顶,也没看到在附近的水面上出现坦克兵的身影。

“司令员同志,”捷列金也发现了那辆沉没的坦克,他焦急万分的说:“坦克里的坦克兵好像一个都没逃出来。”

“是的,军事委员同志。”罗科索夫斯基望着远处正在向敌人占据的制高点发起冲进的部队,硬着心肠说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为了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就是付出再大的代价,我们也在所不惜。”

虽然有一条木柴路被德军的炮火炸断,但更多的坦克却沿着完好的道路驶上了对岸。制高点上的敌人本来就没有什么重武器,面对冲过来的苏军坦克束手无策。有勇敢的士兵,抱着一捆集束手榴弹冲了出来,企图炸掉苏军坦克,但却被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打成了筛子。

见越来越多的苏军坦克通过木柴路,穿过了沼泽,德军无法再抵抗下去,只能纷纷放弃了防御阵地,朝后面的防线逃去。

到天黑时,第28集团军的部队成功地粉碎了敌人在大多数地区的抵抗,前出到布罗查、奥斯皮诺、罗古。

而由朱可夫亲自指挥的第3集团军,在在奥泽拉涅、科斯佳舍沃地区进行的战斗,却进行得非常不顺利。两个步兵军所属的各师遭到敌人步兵和坦克的疯狂反扑,仅仅占领了奥泽拉涅和维里切夫地区的敌人第一和第二道堑壕,就被迫转入了防御。

第48集团军地段上的进攻也进行得极其困难。德鲁季河的大片沼泽泥潭,对部队的渡河行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苏军经过两小时激战,才突破了德军的防线,占领了第一道堑壕,快到中午12时又占领了第二道堑壕。

巴托夫的第65集团军的进展,算是几个集团军中最顺利的。在空军的支援下,该集团军所属的第18步兵军只用了一个上午,就连续占领了德军的五道堑壕;中午又趁胜追击,向敌人的纵深推进了五六公里,并夺取了拉科维契和彼得罗维契两个强大的支撑点。

等到天黑时,激烈的战斗终于告一段落,罗科索夫斯基便带着自己的副手们回到了司令部,和朱可夫总结在今天战斗出现的一些问题。

朱可夫表情严肃地对罗科索夫斯基说:“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真是没想到,战场上的情况和我们最初的设想,有很大的出入。我原以为你们需要得到第3集团军的支援,才能从沼泽地带出来,没想到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戈尔巴托夫将军的部队要继续向前推进,就必须得到了卢钦斯基部队的支援。”

罗科索夫斯基等朱可夫说完,指


状态提示:第六百八十四章 好戏开场了(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