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莫斯科1941>第八百四十五章 无名的小村庄 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指战员冲进了南部要塞,德军的抵抗越发显得微弱。早已在外面等候多时的t-34坦克,排着一字队形鱼贯地开进了要塞。由于不用担心隐蔽在废墟或街道两侧的反坦克手打击,坦克的行进速度很快,它们不停地撞毁德军布置在道路上的木头路障,或者一个又一个圆形的沙袋工事。

眼看着铁路桥就前方五六十米的地方,忽然桥梁的中间腾起了一团巨大的橙红色火球,随后传来了巨大的爆炸声,冲在最前面的坦克车身一震,随后便停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跟在后面的坦克,看到前面开路的坦克忽然停了下来,车长不禁一愣,心说难道他们碾上地雷了?但却没有发现前面的坦克冒烟起火,车长连忙掀开顶盖,从坦克里爬了出来,小跑着来到了前面那辆坦克的旁边,一边用手在炮塔上敲打,一边高声地叫喊着。

过了许久,坦克炮塔的顶盖才被掀开,从里面钻出一名满脸是血的军官。车长看到军官这个样子,被吓了一跳,连忙关切地问:“上尉同志,您没事吧?”

军官摇了摇头,随后苦笑着说:“我没事,就是该死的德国佬把桥炸断了。”

听到军官这么说,车长才看到铁路桥的中间地段正冒着黑烟,虽说他离冒烟的地方还有近百米,但依旧看清楚那一段的桥梁已经被炸断了,坠落的桥体砸穿了河面上的冰层。他抬头望着军官,着急地问:“上尉同志,德国人把桥炸断了,我们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只能等呗。”军官用手捂住头部的伤口,有气无力地说:“等工兵过来把桥修好。”

“上尉同志,怎么能用手呢。”车长慌忙爬上了坦克,帮着军官摘下了坦克帽,掏出急救包为他进行包扎。

**夫得知德军炸毁了连接要塞南北的铁路桥,一面命令步兵踏着冰层冲过河去,一面抽调集团军所属的工兵营和舟桥营,赶往断桥的地点进行抢修,以便坦克部队能尽快通过。

托恩要塞方向打得热火朝天之际,步兵第71师分成三个梯队,正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往比尔格劳地区,准备在那里建立防御阵地,对突围的托恩守军实施阻击。

行进在最前面的第117团为了赶时间,扔掉了除弹药以外的所有东西。当二营六连接近一个无名的小村庄时,发现远处有大群的德军也正涌向村庄。连长别里科夫上尉见状,连忙命令部队加快了速度,赶在德国人的前面占据村庄。

随着别里科夫的一声令下,全连四十多名战士拔腿狂奔,直接冲向了几百米外的小村庄。好在他们的动作还是比德国人快了一步,等他们占领村南的几间农家木屋时,离得最近的德国人还在百米开外。

见德国人已经冲了上来,别里科夫上尉冲着刚把机枪架在一个窗口的机枪手喊道:“开枪,快点开枪!一定要把德国人挡住!”

机枪手立即扣动了扳机,捷格加廖夫机枪枪口射出的7.62毫米子弹,成扇形飞进了德军的队列,将猝不及防的德国兵打倒。周围几个木屋里的战士,听到机枪开火了,便知道是连长下达的开火命令,也纷纷用手里的冲锋枪、步枪冲冲上来的德军开火。

战斗开始得很突然,结束得也很仓促。遭到突然打击的德国兵,丢失了三十多具尸体和二十多名倒在地上哀嚎的伤员后,像潮水般退了下去。

看到德国人被击退了,别里科夫暗松了一口气,随后吩咐在同一个屋里的报务员:“立即向营部报告,我连已和德国人在一个小村庄附近遭遇,并打退了他们的第一次进攻。不过他们的兵力太多,请求营部立即派人进行支援。”

德国人退出五百米以后,便停下来重新进行集结。跟着部队行进的马库斯,听到前面传来的密集枪声,连忙叫过一名部下,吩咐他说:“你去问问,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部下很快就返回来,向马库斯报告说:“师长阁下,我师在前面的小村庄里,遭遇了俄国人的阻击,先头部队有一些损失。”

马库斯听完报告后,立即找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山丘,站在上面举起望远镜朝远处的村庄望去。观察一阵后,他放下望远镜对师参谋长说:“前方的村庄里都是木头房子,没有什么坚固的建筑,我们可以迅速地突破俄国人的防御。立即吩咐人将迫击炮和机枪架上,掩护部队再次发起冲进。”师参谋长答应一声,下了山丘去传达马库斯的命令。

第73步兵师的官兵,为了迅速地突破苏军的防御,也算下了血本。在短短的几分钟后,就有六个42机枪组和三个迫击炮组就位。负责指挥他们的德军指挥官,看到一切都就位后,果断地下达了命令:“开火!”

射速极快,有着“希特勒电锯”之称的42开火了。虽说他们所在的位置,距离村庄有五百多米,但房屋的木板根本挡不住7.92毫米子弹,一个弹链还没打完,苏军藏身的屋子向南的木板墙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弹坑,屋里的战士们伤亡惨重。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接着德国人的迫击炮又开火了。两轮齐射之后,早已弹痕累累的木屋终于承受不住炮火的打击,轰然坍塌,将躲在里面的战士全部压在了里面。

见苏军藏身的木屋已经被机枪和迫击炮所摧毁,一名德军少校站在了队列前,用手一指前方,大声地说:“士兵们,阻挡我们前进的俄国人,已经被我们的机枪和炮兵清理干净。冲


状态提示:第八百四十五章 无名的小村庄 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