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靖同样很聪明,他讨厌在后生事的外戚,更痛恨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同胞骨肉,姜策如此做法,至少说明他心中有数,知道什么人可以利用,什么人可以抛弃,虽然显得有些凉薄,但是这份决绝值得称道。
姜靖其实并不心忧假币案,相关家族皆有暗子,若有大的动作,他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何况对于帝国的经济来说,前期现的一点假币,根本只是小事一桩。姜靖之所以亲自部署侦破假币案,并非因为已经现不少假币,而是心忧有人大批量制造假币。现在新币预案已经出来,只需政衙调派人员,组成专门机构负责,只需半年新币就会大批量上市流通。
姜靖心里虽然有底,表面却是不动声色,道:“老十三,你说说,现什么异常了?”
姜策迟疑一下,道:“我昨日在德祖公府上饮宴,宴前德祖公跟我说了一个消息:德祖公担任威远太守时,曹家以一名远支族人的名义,在当地购买了一处偏僻山地,面积极大。德祖公在任时,曹家在那里投入了不少资金,俨然似个小城。”
德祖是杨修的字,姜策所言的德祖公就是博士杨修。杨修是弘农杨家嫡子,是个十分聪明的人,刘协长安立朝时曾任黄门侍郎。黄门侍郎官职虽然不高,但是杨修颇得刘协信重,职责似如今的办公室主任一样。
杨修当初很年轻,十分贪玩,经常在当值时溜出宫外游玩。杨修十分了解刘协的习性,溜走前写好几个纸条,交代手下心腹吏员,说刘协来寻他时,肯定会问道几个问题,而且问题次序肯定是这样的,你只须将写的纸条逐一交给内侍就行。
刘协有时派人来找杨修,问道的事情和次序,果然与杨修写的纸条一般无二,年余刘协竟未现杨修旷工。有一天,杨修又出门游玩,写好纸条交待给吏员,不料这天风大,将纸条吹落在地。吏员捡起纸条时,不慎将次序弄乱,结果刘协问事时,吏员递的纸条顺序不对,这才露了陷。
正因为杨修很聪明,所以调头很快,姜靖将矛头刚刚对准曹家,杀曹洪、免满宠时,杨修已经秘密向姜靖靠拢,并给曹操出了个合族请辞的馊主意。在满宠去职返回原籍、其余文臣心腹多在地方的情况下,曹操身边除了杨修,没有其他重量级的谋士可用,竟然相信了杨修的一派胡言。
在此期间,恰好许攸回京述职,也认为这个主意不错,向曹操建言:“曹家与夏侯家同气连枝,文武官员很多,太子对曹家十分忌惮,矛头对准曹家是必然的事情。若是曹家、夏侯家同时请辞,太子监国时间不长,根基不稳,出于朝局稳定的考虑,必然会向将军妥协。即使最终去职,两家威胁已失,也是保全之道。陛下出巡归来之时,再求陛下给子弟复职就是。”
杨修出的主意已让曹操先入为主,许攸这位曹操历来信重的谋主,最终让曹操吃了定心丸,所以有了曹家集体请辞的事件。除了夏侯家族暗自投向太子系的原因,这件事许攸起的作用很大,曹操至今还不知道,许攸最初去长安投靠他时,就是姜述布在他身边的重要棋子。
曹家子弟集体请辞是件大事,曹操最终之所以下定决心,一是对曹家及夏侯家的影响力估计过高,对姜靖掌握朝局的能力估计过低二是吃了许攸和杨修的亏三是考虑两家弟子请辞,最坏的结果是官场全军覆灭,却能就此免祸。
杨修暗自投奔姜靖,走的是祢衡的路子,在姜靖刻意安排下,祢衡与杨修闹了一场矛盾,平常并不走动。积极向姜靖靠拢的姜策,此时派上了用场,与杨修来往频繁,主要传递各种消息。
曹操也是一代奸雄,但在信息情报方面,与姜靖掌握的渠道相差太远,外姓心腹接连向太子投诚,继合族子弟去职以后,家族被倚为心腹的杨修出卖,曹家在威远郡的秘密基地曝光。
世家大族在各地投资建造山庄,并非什么引人注目的事情,情报系统力量即使再强,也没有强大到对曹家每个项目都派人渗透的程度。据姜靖对杨修的了解,杨修通过姜策特意透露过来的信息,意义肯定非同一般。这件事情引起姜靖的高度重视,让岳石亲自领衔,不仅秘密侦查威远郡曹家山庄,同时派人详细打探曹家在各地的诸项产业。
姜策在岳石出门以后,吞吞吐吐地说道:“四哥,有句话我一直弊在心里,以前不想说,前期不敢说,现在我决定坦诚相告。曹家只是世家之一,现在子弟大多去职,威胁已不是很大,何必要赶尽杀绝?依我的看法,当务之急是释放善意,整合力量,彻底稳住朝局再说。曹家现在势力大落,蛰伏不动,没有必要寸步不让,将曹家推到敌立面。”
姜策若是对曹家避而不谈,说明他对曹家还抱有幻想,现在坦诚以待,反而说明姜策彻底去了心病,为曹家求情,并非想继续倚重曹家,而是上升到宏观高度上,从有利于掌控朝局着想。
姜靖欣慰地点了点头,道:“十三弟,在我面前,你不用吞吞吐吐,有什么话明着说。诸弟之中,数你敢说敢为敢怒敢笑,不能因为遇到些挫折,就将锐气给丧失掉。”
姜策垂目道:“四哥说得对。可是,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仗着母族势力大,心无所惧,自我感觉十分优越。上次闯宫事件以后,感觉母族势力不足持,底气顿失,说话办事胆气不足,但我感觉比以前成熟不少。”
姜靖招呼姜策坐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