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级战列巡洋舰横空出世后,仍然不想放弃昔日荣耀的英国皇家海军顿时大受刺激,不久英国议会再次通过了大幅增加海军经费的提案,雄心勃勃的费希尔终于可以实施自己的海军发展规划了,他要在两个主力舰建造周期内将英国皇家海军现役的所有军舰全部淘汰!
就主力舰来说,英国海军部的第一批建造计划是1899年开始同时建造12艘,其中包括6艘战列舰和6艘战列巡洋舰,而第二批更是准备建造“8+8”、即16艘主力舰!
而且必须说明的是,英国海军建造的这两批主力舰标准排水量都超过了20000吨,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均是如此,超越了圣人级战列巡洋舰一大截。
这充分体现出了英国造舰工业的深厚底蕴,但也多亏印度洋大海战惨败后英国政府痛定思痛,拨款增建和扩建了一大批规模空前的大型船坞,否则现在撑死了也就能造16000吨标排的军舰。
饶是如此,同时建造12/16艘2万吨级主力舰也差不多达到了英国造舰能力的极限,哪怕是世界大战在即,英国人也没有能力进一步增加造舰数量了,船坞可以多建,但英国的工业毕竟已经不复昔日的盛况了,而且因为发钞权不在政府手里,财力也是一个大问题。
英国超乎想象的造舰计划让本来就受困于经费日减的法国海军彻底放弃了追赶的想法,而沙俄也因为中国崛起带来的巨大陆上压力,而没敢进一步增加海军经费,尽管这段时间沙俄政府的财力前所未有地充裕。至于造舰能力不足的意大利与奥匈帝国,就算他们能够设计出不逊于圣人级战巡的经典舰型,也受限于工业实力不足而不可能有很大的产能。
欧洲大陆上。唯一有勇气和决心追赶中英两国海军的海军仅剩德国一家,但由于海军起步较晚,基尔运河又还需要进一步拓宽挖深,因此在第一个主力舰建造周期内,德国海军只能建造两款10000吨级的迷你版战列舰和战巡,相比中英两国建造的大块头,它们唯一的价值只是技术储备,真正能够挑战英国海上霸权的强舰,至少也得再等三年才能动工......
不过如果把目光放到欧洲之外,那么还是有一个国家可以加入造舰竞赛的,那就是大洋彼岸的美国。
虽然美国现在的工业实力与历史同期相比弱了不少,军舰、特别是主力舰设计建造的水平则一样还稍显落后,更要命的是现在他们还需要维持一支数量超过百万的庞大常备陆军,但美国国会还是通过了增拨海军经费的提案,1899年开始将会建造包括6艘12000吨级战列巡洋舰和4艘同吨位战列舰,这几乎是美国现在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美国人之所以如此坚决,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不久前发生的“巴拿马危机”刺激......
由于巴拿马地峡独特的地理位置,早在19世纪30年代,美国就想要在这里挖掘一条运河,将大西洋与太平洋联接起来,从而大大缩短其东西海岸之间的航运距离。
但是由于当时美国西部还很荒凉,当前需求不是很强,再加上国力与科技水平的限制,这条运河一直都停留在纸上而没有投入实际运作。而在此期间,将拉美地区视为自己后花园的美国人霸道的作风又激起了新格拉纳达(哥伦比亚共和国的前身)人民的普遍反感,民间冲突后美国直接出动海军威压虽然迫使新格拉纳达屈服,却也进一步激发了哥伦比亚人对美国的仇恨。
在这种背景下,更改了国名的哥伦比亚政府决定向欧洲求援,将欧洲资本引入到巴拿马运河的建设项目中来,以便利用欧洲列强的力量来制衡美国。
由于当时美国的实力还不够强,又还未完全从南北战争的创伤(比起经济损失,更麻烦的是南北方在战争中产生的隔阂与仇恨。)中恢复过来,再加上英国人也被法国人拉过来帮忙,当时还没得到国际金融资本集团青睐的美国只能让出承建巴拿马运河的权利。
但是美国毕竟距离更近,又在拉美经营多年,暗中使绊子实在是太容易了,再加上法国工程师又没有仔细调查当地情况,死板地照搬苏伊士运河经验,结果忙活了好几年时间、耗费了无数法郎,却迟迟都看不到竣工的希望。
本来如果按照历史上的轨迹,美国终将夺回巴拿马运河的修筑权,然后将这一世界海运的重要枢纽建成并长期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而哥伦比亚共和国则会因此永远失去巴拿马地区。
然而这个时空华夏共和国的突然崛起和对美国的明显敌意让哥伦比亚的反美人士看到了希望,早在1897年才开始有哥伦比亚人来到中国,短短一年之后,哥伦比亚大同党就宣布成立了......
不过,即使根基如此浅薄,主义信仰也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模仿自墨门的严密组织却还是令远比代表着大地主和买办利益的执政党保守党更有战斗力,再加上华夏政府支援的超越对手至少一个时代的新式武器和配套战术(其实还是中英战争时的水平,但用来对付既无重机枪也没速射炮的哥伦比亚政府军,却已经足以打出几十倍的交换比了。),几乎是如同儿戏一般地推翻了旧政府......
根基不牢的哥伦比亚大同党如何稳固国内政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建立政权后立即就将巴拿马运河工程委托给了中国,这顿时让美国政府如临大敌。开什么玩笑,要是巴拿马运河在中国人手里建成,那中国的太洋舰队岂不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