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甲午之军工霸世>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大的饺子(上)

虽然美国政府立即就对墨西哥正式宣战了,但暂时还只是嘴炮而无行动,因为还未剿灭干净的天罚纵队仍然牵制着海量的美军,美国政府急切之间根本抽不出多少军队来抵挡两个中国陆战师的进攻,美墨边境一带暂时只有两个步兵师的兵力,想要守住美墨界河北布拉沃河都很吃力,更不要说是渡河主动发动进攻了。

虽然护航舰队和运输船队完成任务后便都退回了太平洋再没回来,但他们送上岸的弹药补给已经足够两个陆战师在高烈度战事中坚持三个月,而食品等生活物资虽然只够满足一个月的需要,但可以从墨西哥购买,也不是太大的问题。何况,以陆战师强大的战斗力与火力的优势,突破美军在美墨界河北岸布置的防线,又何必需要一个月时间?

在一般情况下,突破河防其实并不容易,历史上中国抗战时期,鬼子曾经多次试图渡过黄河打到延安,最多时出动了不下1.5万人的兵力(而且这次进攻还发生在日军战斗力并未明显下滑的1939年),却都被留守陕北的八路军给击退了,就很能说明问题。以当时日军的战斗力,在正常的攻防战中,就算十万、甚至二十万八路军也别想正面顶住,但因为有了黄河天险的阻隔,光靠八路军留守兵团加上民兵的配合就能将其击退了。

但是沿河防御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必须处处设防,部队的战斗力稍弱一点没关系,但数量一定要够,否则便处处都是漏洞,就跟古代的城池一样,依托城池、守军往往可以击败实力数倍、乃至数十倍于自己的强敌,但如果城池太大、守军太少,那城防就跟纸糊的差不多了,有的时候甚至还不如直接野战,或许胜算反而能够更高一些,毕竟数量一多、组织就是难题,被少而精锐的敌军在野战中击溃并非天方夜谭。

因此,历史上战斗力弱但兵力多的八路军可以守住黄河天险,而现在战斗力弱、兵力也少的美军却无论如何都守不住北布拉沃河防线。而此时又恰逢北布拉沃河洪水泛滥,导致美军构筑的很多工事被淹没、甚至冲毁,客观上也帮了中国海军陆战队一把。没错,洪水对两岸都有破坏,但中国这次派来的可是海军陆战队啊,在这种类似于浅滩沼泽的烂泥地里作战,他们太擅长了

突破北布拉沃河后,防线上残余的美军只能仓惶后撤,否则他们就要遭到围歼了,但是中国过河部队却通过“平行追击”战术令其原本是有组织的撤退变成了一场大溃败,包括之前的河防保卫战在内,美军死亡和失踪的人数超过15000、被俘的有3万多人,两个步兵师5万多人当中仅有几千逃脱,而中国海军陆战队的伤亡人数才不过一千多个。虽然这其中有美国南线部队还未换装的原因,但这样悬殊的交换比还是足以反映出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强大。

两个海军陆战师全部渡过北布拉沃河之后稍作休整(顺便将俘虏的美军和用不到的缴获转交给墨西哥军队看管,这也是拉墨西哥入伙后的另一个好处。),就立即全速北上,攻占了得克萨斯州的重要城市圣安东尼奥,然后沿着铁路线一路向西进攻,杀向埃尔帕索美军的侧翼。

埃尔帕索距离圣安东尼奥有一千多华里,而且两个陆战师深入美国境内后就是外线作战了、不得不带上大量的辎重随行,这就不可避免地拖累了部队的行军速度,就算路上没有遭到敌军阻挠,也得半个多月时间才能抵达。因此,理论上美军如果充分利用民兵沿途骚扰阻滞,其实并不是没有希望拖到匹兹堡战役结束、至少是接近结束,届时那边的将近200万美军就可以腾出手来分兵南下,两个中国海军陆战师恐怕还没杀到埃尔帕索,就先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危险处境。

但事实上,眼看着实力并不逊于当面之敌的超过7万中国精锐部队一步一步地逼近自己的侧翼,埃尔帕索美军上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恐慌和动摇,这支部队虽然这一个多月来被罗斯福总统多次表扬和嘉奖,但究其本质,主要成分不是溃兵、就是新兵,之所以能够顽强地顶住两个中国山地师的轮番进攻,一方面是提前修筑完成的坚固防御工事发挥了作用,另一方面则是那两个山地师火炮的优势受到了已经极度拉长的补给线限制罢了。

如果再过几个月时间,等到埃尔帕索美军中的昔日溃兵完全恢复自信、新兵也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这支部队也许会变得非常强大。但就目前而言,他们仍很脆弱,面对中国海军陆战队7万多精兵步步近逼带来的巨大压力,集团军司令部若不做点什么,只怕部队的士气就有崩溃的危险了,而北面中国军队的攻势越来越软弱无力,也带给了美军更大的信心。

就算派出的部队总兵力超过20万人,他们也不敢主动迎战西来的7万中国精兵,其前锋部队东行了大约100多公里后就停了下来,开始就地构筑工事,准备在此阻挡中国两大海军陆战师继续东进。

即便尚未换装,至少战术和工事上已经作出了一定的改进,而且在埃尔帕索北面的防御战也让这些美军积累了不少经验,又有三倍的兵力优势,即便以中国海军陆战队之强,正常情况下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突破。但是让埃尔帕索美军司令部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东边开打的同时,埃尔帕索北边的两个中国山地师也发动了猛攻,而且炮击的力度远胜从前,他们立刻就意识到自己中计了,原来这两个月里他们


状态提示:第四百三十六章 好大的饺子(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