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就有人认为,正是这次轰炸,直接促使英国投降。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毕竟这不是英国投降的直接原因。
十月三十日,在离开了美军重型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后,顾祝同才把作战报告发给了海军司令部。
当然,这有点多余。
两天前,冯承乾就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了第31舰队偷袭旧金山港的消息,而且知道轰炸非常成功。
在收到顾祝同的报告之前,冯承乾就给雷德尔发了一封电报,表示中国海军已经应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要求,在太平洋上发起了一次突击行动,沉重打击了美国海军,实现了牵制美国海军的承诺。
问题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十月二十八日,也就是旧金山港遭到红扎的当天,美国总统确实询问过海军部长,提到是否要向太平洋增派作战力量,而当时金上将也提出,在中国海军已经能够直接攻击美国本土的情况下,确实有必要增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除非动用刚刚服役的三艘舰队航母,不然就只能动用派往英国的两艘快速战列舰。
只是,两天之后,金上将亲自向罗斯福提出,没有必要增强太平洋舰队。
事实上,提出这一建议的不是金上将,而是尼米兹。
在分析了整个战局之后,尼米兹做出了准确判断,即中国舰队偷袭旧金山港,并不是要在太平洋上达到什么目的,只是一次牵制性军事行动。为此,尼米兹还格外提到,德意海军很有可能在大西洋上发起行动。
这样一来,自然不能从大西洋舰队抽调战舰来加强太平洋舰队。
当然,尼米兹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目的。这就是,如果总统采纳了加强太平洋舰队的提议,那么派往太平洋舰队的,很有可能是三艘刚刚服役、还没有形成战斗力的舰队航母。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不大可能把派往英国的两艘战列舰派过来。显然,尼米兹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道理非常简单,中途岛海战已经证明,没有完成训练的舰队根本没有价值。
显然,这次突击行动,并没有起到牵制美军的作用,更别说让美军分兵了。
相反,却暴露了德意海军即将发起大规模行动的企图。
受此影响,在十月三十日,英国皇家海军就下达了战备命令,本土舰队进入了最高戒备状态。
在此情况下,本土舰队能够在接到命令之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离港。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可以说,中国海军偷袭旧金山港的行动,等于明确无误的告诉对方,德意海军肯定会采取行动。
为此,英国皇家海军自然会提前制订好应对方案。
仅仅数日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就获得确切情报,得知驻扎在塔兰托的意大利舰队已经做好了出发准备工作。
更重要的是,德意联军开始肃清直布罗陀海峡。
十一月一日,英国首相丘吉尔亲自给坎宁安下达了命令。如果意大利舰队从地中海杀了出来,那么本土舰队的首要任务就是拦截意大利舰队。至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公海舰队,则不在主要考虑范围之内。
据此,坎宁安制订了作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