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奋战在第三帝国>第一百三十二章:仇恨在酝酿(四)

魏玛政府在备战了。这个消息对于协约各国来说简直就是,一个一切荒诞笑话中最不好笑的一个,让无数人错愕之后陷入了茫然。

德意志还能再战吗?看德意志国内一片混乱,各种各样的社会党人乱蹦,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够再战的模样。

这一次德意志之所以战败,不是败在了作战的前线,是国内自己动荡起来不愿意再战。可以说,协约各国赢了,不是打赢了德军,是利用封锁让德意志自己走向了毁灭。

“是吗?动员令又下达了?”李奇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大的情绪变化,他说:“那么,紧随柏林政府的命令,下达动员令吧。”

德意志有完备的动员机制,正是动员机制让德意志在上一场战争中以弱于各个协约国的总体实力,在战争爆发之后差赢得了战争。

“领袖,各地都在混乱和动荡,动员令不会有什么效果吧?”阿道夫希特勒满脸的怀疑,他说:“魏玛政府的动员令只能在很少的地区得到实施,那些社会党人控制的地方必然不可能施行动员令。巴伐利亚州是最先彻底稳定下来的一个州,我们刚要进行战后重建,动员令下达会影响到我们的重建计划。”

李奇不是不知道这一些,但是哪怕有再大的困难,与魏玛政府保持配合都是一个州必须执行的。他说:“阿道夫,我们动员之后,你的宣传机构要彻底动起来,让全德意志都知道我们正在干些什么。”

阿道夫希特勒对宣传还是很有天赋的,他了解掌握宣传渠道意味着什么,更加了解民众是什么。很多时候不能是埋头苦干,做了什么,比如只出了三分力,宣传上就要用上十二分的力气。只要满足民族小小的诉求,他们其实真的蛮好欺骗。

开始了,巴伐利亚相应中央政府的号召,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未来,开始了总动员。

在巴伐利亚州的主流媒体宣传中,州长李奇下令动员之后,每家每户的适龄男子都跑到了征兵处进行报道,社会上的名流人士捐钱捐物,总的来说就是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未来他们随时准备听从号召,加入到一场新的、必胜的、正义的战争中去!

“没没没,没有那么夸张。”李奇正在与弗里德里希艾伯特进行热线通话:“实际上只是将之前解散的自由军团战士重新召集起来,另外就是一些支持者响应号召。许多民众现在根本就不愿意进行一场新的战争,特别是战争是在他们的城市开打。”

有一些事情李奇还是需要说清楚的,免得弗里德里希艾伯特以为巴伐利亚真的欢迎战争似得,让魏玛政府出现错误的判断。目前德意志真心是打不起一场大战,真的开打不是分裂就会被瓜分占领,要知道意大利对南部还是一片虎视眈眈。

李奇等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也不是没有收获,借这一次动员,他们校检了在巴伐利亚州获得的支持,确实是有非常多的适龄男子走向了征兵处。根据记录,动员令下达之后,一周之内前去登记的人超过65万,一个月达到了124万。社会上捐献的物资价值,经过清是有68亿马克。

“领袖,大成功啊!”赫尔曼戈林最近可威风了,动员令下达之后,州议会的苍蝇们消停了下来,其他政党也表现出了配合,让他从未有一刻觉得那么舒服过。他说的却不是那个:“一个月能够动员124万,后续还有前往登记的人员,证明我们在巴伐利亚是深入人心,并且深深被感激着。”

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给巴伐利亚州带来了稳定和次序,哪怕是再艰难都还维持着配给和福利制度,这样都还得不到爱戴,那他们就该收拾铺盖赶紧滚蛋。

巴伐利亚州民众的生活可是很有对比性的,柏林都只是在维持最低限度的配给,其他地方甭管之前是什么发达城市基本都还在混乱。那么稳定、有良好治安、能够配置和维持社会福利的巴伐利亚州,是不是应该感到很幸福?

李奇为什么选择巴伐利亚?除了他是巴伐利亚人之外,是德意志不多得的产粮地,还因为巴伐利亚人普遍比较容易满足。更加深刻地讲,看看小胡子是从哪里崛起就知道了,巴伐利亚也是被证明最容易煽动和狂热的地区。

“州长先生,你应该知道现在动员意味着什么。”杰理菲利普斯是从匈牙利那边赶到慕尼黑,他之前与李奇有相处愉快的经历,为了巴伐利亚紧随柏林发出动员令而来。他说:“我以为您会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不是那种令人头疼的军国份子,没想到”

“勋爵阁下。”李奇满脸的严肃,说:“发生在巴黎的事情太糟糕也太过分了,他们说出了一个我们需要用千年才能偿还的赔款数字。”

杰理菲利普斯脸上闪过一丝的尴尬。

的确,2260亿帝国马克不算什么,纸质的帝国马克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实际上现在帝国马克已经在迅速地贬值,之前的官方汇率是1英镑等于20马克,现在官方汇率是250马克换1英镑。不得不说的是,官方汇率是一回事,能不能换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事实上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欢迎帝国马克。

协约各国要求德意志赔偿96万吨的黄金,这是一个全世界现有黄金加起来都达不到的数字,既然协约各国不让德意志活了,凭什么德意志就不能选择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毁灭之战?

“会有好转的。”杰理菲利普斯劝慰道:“英国和美国


状态提示:第一百三十二章:仇恨在酝酿(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