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新中华1873>第三十五章 金元宝

两天后,盛宣怀在与夏云桐吃喝时,还特意问为什么要找这些歪瓜裂枣一样的人。

夏云桐知道,这肯定是李鸿章让他问的,便回答自己是在烧冷灶,这些人要么麻烦缠身,要么仕途黯淡,自己把他们带到台湾去,委以重任,不管有才没才,个个都会深感知遇之恩,感激涕零,指挥起来也顺手些。

盛宣怀听了,又是一番赞叹。

两人又谈起了理财项目,夏云桐初步规划叫“金元宝”系列产品,第一个为一月期,收益率8,额度最低为5000两白银,针对的客户群就是官员。

盛宣怀已经承诺四处打广告,但说归说,好处费自然是不能少,夏云桐开始想介绍一单就给他本金的1,盛宣怀嫌少,2嫌少,3还是嫌少。

“那您觉得多少才合适?”夏云桐问道。

至少这个数,盛宣怀伸出一巴掌。

“5?”,夏云桐吃了一惊,觉得对方实在贪婪,别人是8的收益,他是一个子儿不出,帮忙介绍一下就要5。

盛宣怀显然看出了夏云桐的心思,手一摊,“兄弟,咱现在是自家人了,有些事不必瞒着你,我还得上交一份呢。”说着手指往上点点。

夏云桐想想也罢,盛宣怀愿意去打广告,为了能顺利开展业务,就让他多得些好处吧。

转眼间,夏云桐已经在天津待了将近一月,有了李鸿章的辩诬,李鹤年等人的攻击最后不了了之。

夏云桐心里还牵挂着台湾方面,有一点可以确定,自己的出现会诱使日本采取相对前世更加极端的政策,以日本民族的投机性格,这是可以预期的。

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了。

此时日本人也确实开始了外交动作,努力争取列强的支持,至少是默许。

从前世的结果来看,日本人的外交相当成功。

本来清廷的态度颇为强硬,到最后却赔偿50万两白银,除了清王朝自身的懦弱和愚昧,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英国公使威妥玛的所谓“协调”。

而美国在这方面的态度显得异乎寻常,表面上其驻华公使表示对于沸沸扬扬的“牡丹社事件”,不支持中日任何一方。

但是驻厦门的美国领事李仙得,不仅出任日本的外交顾问,一口气写了几十篇备忘录和意见书,为日本寻找犯台的国际法依据;甚至还亲自搜集台湾的地理资料,毛遂自荐愿意做日本人的向导。

如果是个人行为倒也罢了,事实上有一批的美国退休外交官在怂恿着日本,这背后或许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交易,比如日本侵占台湾后,美国可以独享贸易利益,甚至获得一部分作为殖民地等等。

时间紧迫,必须让义勇军尽快做好准备,有能力执行他心中那个大计划。

只要在台湾能给日本造成重大杀伤,使其在国内舆论中下不了台,就能打乱其既定的发展步骤。

9月10日,夏云桐向李鸿章告辞,表示要加强台北防务,为对日交涉增加谈判筹码。

李鸿章深以为然,勉励再三,保证能将所需的枪弹和人员尽速送达。

临走时,夏云桐还与盛宣怀“依依惜别”,在盛看来,对方是干爹的准女婿,也就是利.益集团的自己人了,双方商定了关于“金元宝”项目的合作细节。

几天后,轮船经过了上海,夏云桐在这个远东第一大都市做了短暂停留。

他特意前去拜会了一个商人,名叫郑观应。

说起这个郑观应,后世人只知道他是《盛世危言》的作者,却不知此人未来还是一位著名的买办。

上海出过许多大买办,像席正甫、严兰卿、王槐山等等,但大都吃着洋人的饭,只为东家的利益着想,实际上已经不把自己当中国人。

而郑观应却是买办中少有的赤诚爱国者,发财后便想着振兴民族工业,到处奔走呼吁关税自主,提高对洋货的关税,还因此惹怒了洋商人,假借贸易纠纷关了他一年。

其理念相较同时代的人更为进步,当洋务派还在讲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时,他已经提出要效仿西方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郑观应经营的和生祥茶栈刚刚停业,扬州的宝记盐务则发函聘请,他正犹豫着要不要前往。这时夏云桐上门了。

面对郑观应,他晓之以历史规律,动之以民族大义,坦言非为一身富贵,是为了中华民族能够奋发自强,昂首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西方列强一争短长,要将其建设成中国发展的样板,改革的试验田。

郑观应此时已三十而立,眼见国家积弱,自是胸中郁闷,虽然满怀政治抱负,但暂时只能为稻梁谋,空有理念也只能想想而已。

现在夏云桐来与他谈未来,谈理想,真的是受宠若惊,尤其是要在台湾实现富国强兵,正是他的政治宏愿。

两人秉烛夜谈,一拍即合,夏云桐正式任命郑观应为华夏银行副行长,第一件任务就是筹建电报线路。

在郑观应的协助下,夏云桐找到了大北电报,这家总部设在丹麦哥本哈根的电报公司,两年前建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路,日本长崎至上海。

夏云桐提出自己的合同:给予大北公司独家专营,在淡水厅全面敷设电报网,并跨越海峡连接台北与上海,同时在价格上可以比市场价格多支付两成。

但这样优惠的合同不是无条件的,大北公司必须与淡水厅官方合作,共同进行工程运作,并有义务进行技术转让和人员培训。

大北电报在中国已经


状态提示:第三十五章 金元宝--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