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2月27日,大屯山炮台的主炮台终于完工了。
炮台位于淡水河入海口北岸的大屯山上,是扼守沪尾港的门户要地,周围戒备森严,严禁闲人靠近。
炮台的核心是拥有六个炮位的重炮台,侧方和下方还有一些小炮台。
两门巨大的克虏伯280重炮也已抵达,数千民工被动员起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两个大家伙运到重炮台上。
其余四个炮位都安装了210重型榴弹炮,夏云桐一共才买了八门,四门在月眉山,四门放到了这里,可见这两个地方是最重要的战略点。
炮台的墙墩和顶盖都是三合土建造,顶盖离地两米五,厚度达到一米五,防护着大炮,只露出黑洞洞的炮口。
其余都是半地堡、半城垣式的小炮台,都是110炮,总数量将近三十门。加上大量的火力点、壕沟、护墙、竹钉子、铁蒺藜、子堡等等,形成一个可怕的防御体系。
3月1日,听闻这个消息的花房义质,便上门催促夏云桐造反。
此时国内已经迫不及待要在台湾动手了,只要夏云桐一闹起来,与清王朝鹬蚌相争,日本就能以牡丹社事件为借口插手台湾。
但夏云桐坚称现在只完成了大屯山主炮台,而附属设施都还在施工中,还需时日等待整个系统彻底完工。
而且他要求日本追加援助一批制造设备、机械车床之类。
花房义质想不到对方如此贪得无厌,尤其日本此时的制造能力并不强,机械设备大部分要靠进口,这等于要求日本用宝贵的外汇来满足对方,那种“厚颜无耻”的模样让他有些难以忍受。
出于帝国的大局,他还是强压愤恨,耐心地解释道:“无论是帝国政府,还是朝野舆论,都不可能接受这样的索取无度,夏大人必须首先举起反旗,表现出诚意来,帝国才有可能追加援助。”
夏云桐却纠缠不休:“会有什么样的援助?可不可以预付?我只是一个小小地方官,堂堂大日本帝国,能不这样抠门吗?”
花房义质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不管他如何威逼利诱,夏云桐就是不松口。
这时花房终于醒悟,夏云桐一直在捞取好处,根本不能指望对方先动手。双方的争论很快被花房、桦山、别府等人,整理成不同的报告传回东京。
日本政府得出结论:夏云桐是一条观望风色的小狐狸,他在等帝国先出兵牵制住清廷,然后再扯旗独立。
日本想要渔翁得利,他夏云桐也想着日清相斗,自己来做渔翁。
这种盘算虽然可恨,倒也可以理解,事已至此只能自己动手了,但事后一定要好好算账,本来还想扶植这人当傀儡,不过现在决定,控制台湾后第一件事就是杀了他!
在这一点上,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很难得地达成了共识。
3月5日,花房义质突然向夏云桐提出要求:希望给予“仓田屋”特许经营权,使其可以在淡水厅不受限额地大量收购粮食。
夏云桐一听,这是要干什么呢?
虽然花房义质不断提出要求,但这一次却显得不同寻常,他借故出来询问袁世凯的看法。
袁世凯现在有两个身份,一是秘密警察“军法处”的头子,同时还是夏云桐的军政参谋,其分析问题条理清晰、思维周密,确实是个人才。
夏云桐的“黑幕”计划将日本列为假想敌,整个过程高度保密,甚至瞒过了父亲夏献纶,只有袁世凯能了解其中的细节。
如此年轻便蒙受元首如此信任,袁世凯心里自然感激莫名。
他直截了当地指出:“这说明日本人即将出手,牡丹社位于台湾最南端,仓田屋要大规模收购粮食,是因为日本想直接从台北获取部分军粮。三菱商行可以从日本运载其他货物,在淡水厅倾销后,再装载粮食前往台南,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小运输成本。”
夏云桐听了频频点头,袁世凯进一步建议:“既然要激怒日本,我们何不主动出手,诱使日本在淡水厅设立物质中转站,到时候想让日本人鸡飞狗跳,我们只需要……”
说着,袁世凯做了个手掐脖子的动作。
夏云桐听了放声大笑:“就按你的方针办。”
他心里却在暗想:这袁世凯很有谋略,难怪前世可以在朝鲜压日本十年,之后的失败是国家全方位的失败,并非他个人的失败,非战之罪也。只要戒备一些,用好了是个宝。
果然,夏云桐回来后不但答应了花房义质的要求,还主动提出为了表示诚意,愿意将基隆港的码头、仓库、设备、搬运人力统统租给三菱商行,租金从优,但日本需要做出承诺:到时候日本要承认自己为台北之主,而且日军不得越过台湾中部的浊水溪。
花房义质连忙向东京报告,日本政府内部也因此有了新的争议,大久保利通是实用主义者,认为应答应夏云桐,先将其稳住,事后再按原计划处置他。
但西乡隆盛坚决反对,认为即便是对战场上的仇敌,也不能背信弃义,何况是与日本合作的傀儡,这有违于武士道的精神,既然事后要除掉夏云桐,现在就不能轻易许诺。
但最后还是大久保利通说了算。
就在不久前,在大久保的主持下,日本对太政官制进行了改革,增设内务卿一职,主掌国家内部事务,其含义笼统,实际上什么都能管,性质上相当于首相。
加上其左膀右臂,大藏卿大偎重信和工部卿伊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