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御前总管升职手札>第119章 论功行赏起争论

大概是月饼太难吃了,让皇帝切身的体会到了士兵们的不易;又或许是演习太过成功,让皇帝觉得不能够亏待这些大楚栋梁。总之皇帝第二日的大朝会上,便提出了为之前的战事lùn_gōng行赏的事。

之前这件事倒也提过一次,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

不过朝廷的办事效率嘛,一向都是如此,要计算战功,层层上报,最后在兵部进行统计。然后再拟定出具体的赏赐和抚恤标准,交由政事堂进行商定……总之这是一个十分繁杂冗长的过程,到现在还没有弄完。

因为朝廷并不是只有这一件事,总有些事情要安排在前面,这件事自然就只能往后推了。

但现在皇帝开了口,那大臣们自然不敢再怠慢,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东西弄清楚,东西发下去。

然而赵璨却在这个时候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他在朝会上上奏,说西戎,北狄和长河部落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证实他们之间在站前就已经联合在了一起,给大楚布了个局,企图坑大楚一把。而他已经查证,这一次的联合,是由长河部落发起的。

在朝堂内外一片赞歌,因为战胜西戎而沾沾自喜时,赵璨及时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让他们知道,大楚真正的劲敌,还在北方虎视眈眈呢。西戎人的确厉害,但是跟长河部落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

究其根本,是因为西戎说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只能算是个部落联盟,然后推举出一位国主。但实际上具体到国内的各种事务,仍旧是由各个部落的首领自己做决定的,国主就像是个吉祥物。

这种内部都不团结的国家,就算对大楚有威胁也十分有限。

北狄跟西戎实际上也差不多,同样是个部落联盟。而且国力上比之西戎还不如。

但长河部落不一样。他们是真正建立过国家的,而且曾经占领并统治过中原。所以他们在政治构成上,更全面,也更近似于大楚。尤其是经过了一次分裂之后,内部不同的声音已经被剔除出去,所以虽然叫做长河部落,但实际上,首领拥有绝对的掌控权。

他们的骑兵不光是马好,而且训练有素,令行禁止,所以才能够号称“满万不可敌”。

这才是大楚真正的心腹之患。当年太/祖将长河部落驱逐到北方之后,便因为身体原因而停止了征战的步伐。但是他对长河部落,却始终不能放心,认为一旦放纵他们,那么将来必定会成为大楚的后患。

所以当年他留下来的文书中,不少都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甚至在传位诏书上,也写上了这一点,可见重视。

但是大楚立国百年,经历太宗,世宗,宣宗和今上几代帝王,却始终没能彻底将长河部落给除掉。非但如此,反而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要不是因为内部分裂,恐怕在这之前早就有一场大战了。

现如今,长河部落已经元气渐复,他们还能够忍得住不对大楚动手吗?

对长河部落的认识算是朝堂上下的共识,所以赵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便引起一片哗然。如果这一次的战争,是长河部落在后面主导,目的就是为了折损大楚的军队,那么他们想干什么,简直一目了然!

如果西北路陷落,大楚不但损失钱粮无数,最重要的是西北近二十万的军队,恐怕就要在这场战争中消耗掉了。说不定还有更多的增援部队。

这一战只要打到超过一年,大楚的财政便无法负荷,到时候长河部落从河北长驱直入,谁能抵挡?连粮饷都拿不出来的河北军,恐怕是不行的。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三国在早在战争开始之前,就已经达成了合作!

国与国之间的合作,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首先,如果没有足够的外部压力,他们内部根本无法统一和协调起来,就更加谈不上合作了。只有当外面有一个巨大的威胁,才能精诚合作。

而他们的外部威胁,还有什么?自然只有大楚。

但那时候还没有开战,他们为什么要防备大楚?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大楚内部的打算,早就已经被他们所知!这也能够解释后面西戎和北狄能够钻空子,利用空档针对西北三路大军,甚至长驱直入进入西北腹地,围困信州城。

大楚内部出现了叛徒,有人将这边的所有安排透露给了那些蛮夷!

如果说之前的消息是炸弹,只是让人耳鸣眼花。那么现在这个就是地动,让人摇摇欲坠,站立不稳。甚至可能会造成房屋坍塌,人员伤亡。

赵璨准备多时,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有证据,有些甚至还有人证,将这些东西往朝堂上一摆,任何人都不能够去怀疑他。

当然现在也没有人会怀疑他,大部分人是露出一脸恍然大悟的表情。就说这次战争开头怎么会那么不顺利?毕竟大楚可是准备了近两年的时间。原来是因为有内奸!

这让一部分人松了一口气,但让另一部分人彻底的提起了心。

其实这件事,之前也不是没有人怀疑,毕竟之前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明显了。

但是既然打胜了仗,大家都不知道皇帝有没有追究的心思,所以都还在观望。因为这种事情,往往牵涉深广,真要查下去的话,也许连同刚刚立功的那些人,也会被牵连进来。

而且这种事情又不能够对外宣布,只能内部处理。这样一来,外面不知情的百姓,会不会以为朝廷鸟尽弓藏,要对功臣下


状态提示:第119章 论功行赏起争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