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第五百一十一章 出征

校场上,士兵们正在进行最后得总训练。?他们已经接到了通知,近期内会出征。一些关中籍得士兵,会得到几天探亲假。回家探望家人。他们不是特例,其实李忱早就有了心里准备,新军又要出击了。早就给一些路远士兵,提早放假。他们是早就归营了。

校场上,骑兵正在冲锋,一排十列骑兵,冲峰,接近了靶子,把手上得骑枪,用力刺了出去。这一枪,毫无保留,一往无前,气势惊人,瞧那气势,莫说前方只是一具假人,即便是全副罩甲的真人,甚至是一座大山,他们都会这样一枪刺出。

基本上,这样挺危险得,枪可是有反震力得。不要看那些武将,单挑经常用枪,比方说常山赵子龙,一杆铁枪刺出,号称没有人可以挡住。可那是高手。

基本上,骑兵难练得原因,也在于此。唐代骑兵主要武器,就是枪,有马上得手弩,不过基本上是枪,骑兵用得叫作马矟、槊、或是漆枪。

限制骑兵扩张得原因在于,这很难训练。双方对冲,可能你的枪慢一点,就是生与死得分隔。可是如果太快了,可能对手死了,你的手也废了,反震力,可以把你得手骨给震得骨折。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马槊通常会很弹性,刺中敌人,枪杆会弯曲,吸收这股力道,这也导致马矟得难作。骑兵,难训练,花费大,事实上,唐代目前已经很依赖征招得边疆民族充当骑兵。像这样大规模训练骑兵,天宝之后,已经不再复见。

看他们一枪刺出,熟练非凡,他们已经无数次演练过,已经刺出这样的枪无数次,一枪既出,有去无回,那怕是初唐,能刺出这样一枪,也可称作精兵了。可是,他们才训练一年而已,能刺出这一枪,可见平日苦功,可是呢,枪不是刺得猛就好,像这样…枪断了。

枪杆断了,可是没有任何人有反应,观看得李忱没反应,陪同得石雄也没反应,相反地,很满意这种训练。这些骑兵,即使才一年,已经有以前多年训练得成果了。

传统骑兵怎么训练?很难得,他们不是这样刺标把。而是有四个靶人,人形靶。不是刺这些靶,是刺他们头上得方板。

每个靶人上面顶一个方板,板子不大,唐制三寸五分大小。看似不小了,唐代一吋大概现代3cm,三吋五分,大概有十公分多,不到十一。这样算来,板子大约一百多平方公分,不小了。

不过,实际看到,李忱很蛋痛,不是不小,是很小。唐代没有面积单位。李忱当初听说三吋五分,还以为长宽都是三吋五分,结果是总面积三吋五分。

换算成现代单位,大概就1o.5平方厘米。大概每边三公分多。

这样小小的一块木板安在人形靶上,一边两个。骑兵一次突击,要用骑枪刺中这四个方版。击中两个算合格,击中三个才是优秀。

非常的难。如今其实也不简单,他们不再刺板子,而是刺一个金属环,必须靶骑枪长达丈八得骑枪,准确刺进环里。不过他们只需要刺一次,不需要反覆的刺。

枪断了,骑兵扔下手里得断枪,又换了一杆,又从头开始训练。就这样反覆,一年三百六十天。他们已经训练了三百多天,每天就这样,刺,刺,刺。千次训练下来,他们已经熟能生巧。旁边有人统计次数,训练不达标得会惩罚。

‘可以出征了。’,石雄捻须,他有些迫不期待,看这匹骑兵上场了,他相信,无论是对上幽州兵,还是塞外异族得兵,他们都能够不落下风的对冲。

‘再多点时间更好,不过不错了,感谢吐蕃人…。’,李忱点头,骑兵成了,其他几军也成了。新军可以出击了。会感谢吐蕃人,是因为这些战马,很大部份是土蕃人贡献得,感谢当初他们送了许多战马过来。

李忱看完骑兵训练,就回宫了,新军要出征了。这点昨天争论得很激烈,大部分宰相都很担心,认为神策军不该轻动。应当作为最后得预备队,作为最后得手段。

面对二十万,号称三十万得异族联军,加上幽州兵,从已经平定战乱,和未经战乱得藩镇调兵,增援前线就好。如果神策军动,还败了,大唐国运恐怕会就此中断。

是李忱力排众议,认为神策军不会败,要对他们有信心,只要这一战成功,便可以顺势解决很多问题。不过,李忱没有一意孤行,还是会从几个镇,调派军队北上增援。

一来,如果神策军胜,可以在诸军面前展示一下神策军的威力,神策军败,至少还有后手,有支援,不会一败涂地,虽然他不相信会败,不过必须做好最坏得准备。

李德裕分析说,‘诸族联军,不可怕。蛇无头不行,这些联军,没有个主心骨,谁也不服谁。稍有小挫,便容易萌生退出之意。’

他的分析,和王元逵一样。异族联军,看似声势浩大,可是人心不齐。只需要挫败其中一部,便可以让他们退去。毕竟,确定打不过,或者打得过也要损失很大的话,每个人都会起保存实力得心思,想让别人去碰个头破血流。

糟糕的是,他们也知道,每个人都会这样想。让别人去死,自己捡便宜。也许他们只要通力合作,每人都出一些兵马,就可以打败唐军,可是那也得有个让人信服得头领。

很显然,他们没有。所以,只需要狠狠挫败其中一只。诸族联军便会退兵了。至于要挫败谁,契丹和渤海国都是个选择,山奚已经被大唐打怕了


状态提示:第五百一十一章 出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