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南京战役
华胜利对着白君萍道:“现在的国民政府迁都到重庆,这件事,不要在我们抗日义勇军独立旅南征军中宣扬,即使是对魏大虎,也不要先告诉他。否则,我军心将大乱……”
白君萍很会意地点了点头,对着华胜利道:“我明白。”
华胜利对着白君萍小声地道:“现在国民政府的重要军政机关主动地撤出了南京,准备将重庆作为陪都,这虽然对持久战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南京地区将遭殃了,当城破之日,日本鬼子且能放过国民政府的国都呢?”
……
事实也像华胜利分析的一样,现在日军在中国的正面战场上,可以说是是节节胜利,中国守军虽然不怕牺牲奋力抵抗着日军的进攻,但是当时的两**事水平摆在了那里,敌强我弱无法改变。
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面对日本方面在上海的不断挑衅,深感位于上海的日本驻军是对于整个东南沿海省份的巨大威胁,为了确保民国政府重要的财税来源和工业基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决定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让中日战争获得国际间的注目,并希望借由国际压力逼迫日本停止华北的进攻。
8月11日,中华民**事委员会下令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师、第八十七师和第八十八师投入上海,向上海的日本租界发动进攻,随后因作战不利逐渐自各地加运部队至上海……
随后,因战局僵持,中日双方均调集大量军队投入这一战场。
国民政府前后共计投入70万部队,日本方面亦前后增援30万兵员左右。
日方从战局僵持到后期登陆杭州湾取得战场主动权,最终取得淞沪会战全面优势。
中**队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
国民革命军在面临前后夹攻因此下令全线撤退,10月末决定迁都,11月,仍留南京的军事委员会也移至武汉。
至11月7日,日本参谋本部向华中方面军下达“临命600号(统制线)”,规定华中方面军的作战区域为苏州、嘉兴连结之线以东,只扫荡上海附近之敌,不准进取南京。
11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淞沪会战中失利,上海被日本占领后,日军趁势分三路急向南京进犯。
中国方面就此开始准备在上海以西仅300余公里的首都南京的保卫作战,由于下达撤退命令过于仓促,后方国防工事交接发生失误,随着日军轰炸机的大范围轰炸,撤退演变为大溃败……
虽然,锡澄线上的江阴保卫战,对阻击日军海军逆江而上进犯内地有重要作用,但是南部无锡的快速陷落,使锡澄国防线基本没有发挥作用。
松井石根在未报请日本统帅部批准的情况下,下令日军兵分三路进犯南京。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军攻占江阴要塞;
第二天,日本参谋本部据松井石根的要求,下达大陆令第八号:“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
其后,日军占领镇江、句容、溧水,突破南京外围及复廓防御阵地,直逼南京城垣。
中国守军与日军展开了空前的拼死决战。
南京保卫战开始,******任唐生智为南京卫戍部队司令长官,指挥8.1万**抵抗作战。
12月4日,在句容以东40里的地方,在江南灰色阴沉的冬日中,日军便衣侦察队与**前哨部队发生了短暂的交火,南京作战外围战从此开始了。
12月5日,日军的各个小部队开始从间隙穿插与**第66军发生交战,在几处阵地上甚至出现**全部打光的壮烈场景。
12月7日,日军兵临城下,松井石根司令官从空中投函唐生智劝降。唐生智不予理睬,继续命令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
日军三路进攻势如破竹,南京外围战略要地相继失陷。很快日军就突破南京外围一线防御阵地。
12月9日,日军进抵南京城下,并用飞机向城中投撒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国守军的最后通牒,进行劝降。
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对松井的最后通牒不予理睬,并于当日下达了“卫参作字第36号”命令作为回答。企图以“破釜沉舟”的精神背水死战。
12月10日,日军发起总攻,日军见中**队拒绝投降,遂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第3峰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战况非常激烈。
特别是城东南方面,因复廓阵地已基本丧失,日军直接进攻城垣,所以形势尤为严峻。
卫戍司令部急令第83军的第156师增援光华门、通济门城垣的守备,并于城内各要点赶筑准备巷战的预备工事,同时将第66军由大水关、燕子矶调入城内,部署于中山门及玄武门内构筑工事,准备巷战……
另外,以刚刚由镇江撤入南京城内的第103师及第112师,由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指挥,负责中山门附近城垣及紫金山阵地的守备。
当夜,第156师选派小分队坠城而下,将潜伏城门洞中的少数日军全部歼灭。
雨花台方面,日军2个师团主力和步、炮、坦克及航空兵协同攻击,将第88师右翼第一线阵地全部摧毁。残部退守第二线阵地。
当晚,日军第18师团占领了芜湖。
12月11日,日军第16师团猛攻紫金山南北的中**队阵地。
紫金山及其以南地区,教导总队坚决抗击。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