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家每次帮忙打料都不收钱。
苏珍每次也不提给钱,不过会张罗几样菜两家人一起吃。
东院儿柴油机突突突地工作着,苏珍随手掏出一把零钱塞姑娘手里,“孙二叔家今年盖了大棚种菜,你去他家买两斤豆角、一把蒜苗、两把芹菜,中午咱们吃猪肉芹菜馅儿的饺子。”
苏画答应一声,钱装进羽绒服的口袋里就往外走。
“回来,拿上菜篮子。”
不经常买菜购物的人都不会想到拿篮子或袋子,苏画就是。她不好意思地走回来,拿上大姑递过来的柳条编的菜篮子,“豆角蒜苗和芹菜,不买别的了吧?”
苏珍拍了下额头,“这记性,你不提我都忘了。孙二叔家大鹏里有草莓,张正前天看见他家摘了卖。你不是爱吃嘛!多买几斤。”说话间,又翻衣兜往外掏钱。
“给了七八十块呢,够了够了,快别掏了。”苏画说完,赶紧走了。
孙二叔家的房子在村子最北的一趟房中,而且是西侧把边的四间房。苏画不紧不慢地走过去,路上遇到同村的几个老人。
不等她打招呼,老人们问了一句“你是不是苏珍家的姑娘?”苏画说是。老人们打量她几眼,有说她越长越漂亮的,有问她相人家没有的,还有邀请去家玩儿的。她含糊地应了两句,赶紧走开了。
到了孙家附近她才注意到,孙家把自家院子拆了一半,西侧空地连着原来的菜园子和房后的一大片地给建成了大棚。
大概是为了方便卖大棚菜,大棚门口立了个木板,上边用粉笔标着菜价。
苏画没往人家里走,而是直接走到大棚门口,问了一句,“有人在吗?买点菜。”
“在呢,进来吧!”孙婶儿说话的同时,很快从里边推开木门。
苏画刚迈进门,孙婶儿赶紧把门关上,之后回过身去掀第二道门上的草帘子,草帘子里又挂着厚厚的棉被帘子。过了这道帘子,才算进入大棚内。一进去就看到地上摆着两个装半满青菜的方竹框。里面的菜明显是新摘的,卖相好又新鲜。
孙婶儿瞅着苏画眼生,但也没问是谁家的,“买什么菜?拿摘好的还是想自己进去摘?说好了,摘好的和自己摘两个价,自己摘要贵五毛钱。”
苏画没兴趣进去踩人家的菜地,“两斤豆角、一把蒜苗、两把芹菜,摘好的就行。草莓拿几颗让我看看。”
孙婶儿也不说话,利索地从竹框中称出两斤豆角来,倒进苏画手里的菜篮子里。一把蒜苗、两把芹菜也称好,给装进菜篮后回头冲里边喊,“爸,摘一把草莓。”
不多时,身材中等的老头儿端着个小盆过来了。老头儿就是苏珍口里的孙二叔。
苏画一瞅,盆里躺着五六颗草莓,个头不大,样子却很喜人。
孙婶儿明显有经验,接过盆往里倒进清水,晃了晃盆,往苏画面前一递,“先尝后买。”
大棚里又潮又焖热,苏画不想多呆。她摘下手套,手伸进盆里取了一颗草莓尝了尝,眼睛一亮,感觉比大城市卖的老贵的还好吃,“买五斤。”
在村里一下就买五斤草莓的算是大客户,大婶儿立刻笑了,回头往里喊,“小敏,赶紧摘草莓,可着五斤摘。”听到紧里边传来年轻姑娘的应答声,她转过脸冲着苏画笑,“西红柿要不要?我们家的西红柿种的好,镇上超市都从我家进货。”说着她扒拉开竹框上层的豆角,从底下挖出两个拳头大的红了八分的西红柿出来,“看看,长的多喜灵。”
苏画见了点头,“给我称六个。”
孙家的东西卖的很便宜,草莓十块一斤,蒜苗三块五,豆角三块,芹菜一块,西红柿三块。最后算钱,孙婶儿给抹了零头,苏画一共才花了72块,其中还是草莓占了大头。
孙敏,孙婶儿的女儿,比苏画还要小一岁。认真说起来,她跟苏画半生不熟的,有些话不应该讲。但大棚菜生意不太好,她一边小心装草莓,一边跟苏画诉苦。
“村里人很少花钱买青菜,买也是今天一小把,大后天一小把的……你算是我们这儿的大客户了……没什么门路,又送礼又请客的,镇上的三喜超市才肯从我家进货。往县城送吧,人家大超市大饭店说我家大棚规模太小,菜的种类少,供菜肯定连不上趟,不肯要。”
苏画听的茫然,“……”她们又不熟,干嘛要跟她说这些。
孙婶儿没了笑模样,“行了,别说了,自己烦不够,还让人烦。”兴冲冲地张罗起来的大棚,都说能挣大钱,可他家辛苦一冬天,连本儿都捞不回来。
孙敏不出声了,从旁拽过来一件军大衣,把苏画的草莓往里一裹,“冻坏了不好吃,走吧,我送你,反正也没什么事儿。”
她都这样说了,苏画也不好拒绝,于是一起出了孙家大棚往家走。
苏画家到了。眼看苏画要迈进大门了,孙敏心里那个急。她也顾不上里子面子的了,停了下来。
苏画不解地跟着站住,“怎么了?我家狗栓着,没事。”
孙敏摇头,咬了咬嘴唇说道,“听,听说你在首都上大学。”
“嗯。”
“他们说你很厉害,认识很多人。”
苏画眨了眨眼,“啊?”
“要……要是你有朋友需要青菜,量大,买十斤我送一斤……”她又表情肉痛地跺了跺脚,“卖出一万块钱,你家一冬的青菜我包了。”说完,裹在军大衣里的草莓拿出来,往苏画怀里一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