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科幻未来>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二百零九章 帝国的毁灭(五)

当约定时间到来,德军依旧没有得到军事使节的任何消息,所以按照原本的计划,赛普鲁斯军团全面启动,第七装甲师首先向英军阵地发起了试探性攻击。↑,

要说起打城市巷战,德国陆军在法国早就积累了一整套的经验,对于现在这些仅限于纸上谈兵的英国近卫军而言,显然是要高明了不少。英国皇家近卫团的编制都是野战步兵,接受的是阵地作战训练,历史上他们更多时候是作为王室的爪牙,去各个殖民地开疆拓土或者镇压起义与暴乱。与德国陆军相比,他们的优势在于官兵们对战场环境十分熟悉,这里毕竟是他们自己的地盘。

一营四连的四号坦克是最初型号,主装甲并没有像g型那样进行加强,主炮还是那门短管75毫米,不过这些指标依然足以应付目前的作战需要。在不能动用重型火炮的情况下,这门低速火炮是提供给协同步兵最强的直射火力,排在第二位的是营属炮兵携带的80毫米迫击炮。

第六步兵团的步兵们做好了出击准备,指挥部预计到他们应该会遭遇英国守军激烈的抵抗,指挥官必须做好心理准备,或许会有不小的伤亡。

如同德军指挥部所预料的那样,双方部队刚开始接触,德军就陷入了被动挨打的窘境,英国守军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从各个隐蔽火力点向着德国部队发起了攻击。虽然有坦克的奋力掩护,但是德军的突击步兵仍然被英军的交叉火力压制在了街道两旁,战斗渐渐向着白热化发展,德军步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时陷入了苦战之中。

如同装甲部队指挥官一开始担心的那样,因为地形的限制,他的坦克连根本无法展开火力线,只能凭借的坚固的装甲,硬顶着对方的炮火前进。狡猾的英国士兵,把反坦克炮设置在了路口街道两侧的建筑物里。英军在房屋内部堆砌了厚厚的沙包,反坦克炮只依靠一条狭窄的缝隙往外射击。

虽然这种火炮无法击穿四号坦克的正面装甲,但是阻挡坦克前进并不需要彻底的摧毁它。领队的四号坦克在被连续击中十几发炮弹后,终于摧毁了其中一个反坦克掩体。就在它准备转向收拾下一个火力点的时候,连续受创的履带终于不堪重负,在主动轮的位置崩断,随着坦克继续前进,履带顺势滑落在了街面上。

驾驶员发现车辆失控。连忙踩下了刹车。巨大的四号坦克瘫在了道路中间,把街道堵住了一半,英国反坦克炮手们喜出望外,连忙把火力集中在了另一半道路上,他们准备守株待兔,等着下一辆鲁莽的德国坦克露面。

德国坦克连长是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怎么会不知道英国人的打算,在他看来这次试探进攻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德军又不是没有遭遇过类似的失败,没必要和对方死缠烂打下去。现在应该做的就是迅速脱离与敌军的接触,撤回出发阵地,随后调整进攻战术,重整旗鼓之后再战。

连长通过无线电向指挥部报告了目前的情况,路德维克不是一个拖泥带水的人,他马上同意了连长的撤退请求。

虽然获得了指挥官的允许,但是德国坦克也不能说走就走,在装甲部队撤离之前,先要掩护德国步兵们脱离战线。相对于惨烈的进攻,德军的撤退进行的还算是顺利。步兵们在坦克炮和烟雾的双重掩护下,开始有条不紊的撤离战场。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遭遇了挫折,士兵们却丝毫没有沮丧。这些是百战精英,早就把心理锻炼的比坦克装甲板还要坚强。

德国步兵在撤退时带走了所有的伤员和一部分阵亡者的尸骸,因为有些牺牲官兵遗体处于英军的火线之内,只能把他们遗留在了战场中间。

打退了德军的首次进攻,让英国守军士气大振,就在德军的出发阵地上。都能听到对面发出的阵阵欢呼声。不过德军上下根本就不为所动,如果连这一次小小的失败都承受不起,怎么有资格自称是赛普鲁斯的精锐。

军团上下如同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按部就班的收拢撤退的部队,收敛阵亡者尸体,把伤员送往野战医院。同时一支新的步兵进攻连队开始编组,步兵们清点弹药和负重,开始做起了下一次进攻的准备。

英国皇家近卫团那边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些原本就骄横无比的军人,现在几乎把鼻子翘到了天上。英国人炫耀着难得的胜利,士兵争相嘲笑着德军撤退的狼狈模样。阵地上很快流传起了一种论调,所谓无敌的德国陆军也无非如此,在精锐的近卫团士兵面前他们只能狼狈逃窜,之前市面上的那些传言全都是子虚乌有,德国人能够获胜只是因为他们从未遇到过像样的对手,兵临城下不是因为德国人强大,而是友军实在无能。

这些官兵大都是重建冷溪团时候被编入部队的,他们从骨子里就有一种凌驾于其他英军部队的自豪,冷溪团作为英军历史最悠久部队之一,在英国乡间有着莫大的威名,这些官兵从小就听着关于冷溪团的传说长大,能够成为这个传奇部队的成员,当然会免不了陷入自我膨胀。

“真是些单纯的家伙,不过还算打得不错。”泰晤士河对岸的团部指挥所里,现任的冷溪团团长维克多少校放下了手中的电话。

“立即向司令部报告这边的情况,殿下一定会为此感到高兴的。”维克多对着自己的副官说道。

“遵命,长官。”副官敬了个军礼,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这个开局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九章 帝国的毁灭(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