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旧书大亨>第四百七十章.不速之客

晚上十点钟,金陵,银都四星级大酒店,豪华房间内。

林逸打开迷你冰柜,取出一瓶矿泉水喝了几口,然后就把目光盯在了电视屏幕上。

此刻,电视文化频道上面正在播报一则节目——是关于启功先生与故宫博物院国宝书画鉴定方面的。

电视上说启功先生在青少年时代,就与故宫博物院结缘。十五岁的启功拜贾羲民先生为师学画。贾老师为了让他更多地观摩借鉴名家作品,开阔眼界,经常带他去故宫参观书画展览。那时是故宫博物院展出古代书画的初期,每月的一、二、三日为优待参观的日子,每人的门票由一元降到三角,而陈列品都有一部分更换。书画的更换增补深受学习书画的学生欢迎。启功先生曾回忆说:当时展品直接挂在墙上,或摊展在桌子上,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许多名画,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等都是那个时期老师带他看过的。有时老师和一些前辈随看随加评论,使年轻的学生们在对书画的鉴赏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启功曾说:“故宫是我学习的好课堂。”

新中国成立后,启功先生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顾问,他对故宫的事非常认真。

1994年,启功得知有一位美籍学生安思远,收藏有一部宋代真正的祖帖《淳化阁帖》,是国宝,拟拍卖,于是就决心设法让国宝回归祖国。他委托去美国开会的朋友到美国找到安思远,先说服他到中国来展出。安思远带着《淳化阁帖》来到北京故宫,经启功先生与刘九庵等几位顶级专家仔细鉴定,从印章、题跋的流传有序,确定这部《淳化阁帖》就是祖帖。在启功和许多热情人士的帮助下,故宫博物院专门举办了“安思远先生珍藏中国文物展”,启功先生出席了开幕式并剪彩。安思远回国后,又经王立梅多次往返动员,终于在2004年以450万美元拍回国宝。启功先生说:“这是解放以来最重要的文物回归。”

1996年夏,一位东北老者携宋代北宋词人张先所作《十咏图》来北京拍卖,因画上题有十首诗而得名,画风近似《清明上河图》,启功先生观后,认为此图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此图创作于800多年前,在画上可以看到清朝历代皇帝的印鉴,可见清皇室对此画的重视,又经启功、傅熹年、徐邦达、刘九庵诸位先生过目,认定为真品,故宫以1800万元收回。先生说,此图是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时以赏赐的名义偷运出宫并流入民间的。流失近一个世纪的国宝,经先生的努力终回故宫。

2000年冬,一位收藏家手中有一件元代乃贤的书法手卷,请启先生过目,先生看过后,认为是真迹,就想到请故宫回收,便对他说:“你要是能捐给故宫就好了!”先生一面动员藏家捐出,一面给故宫主持院务的朱诚如写了三页纸的长信,说明此卷是元代乃贤的真迹,实属国宝,力言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后来,在先生的帮助下,故宫博物院很快找到了藏家,以低价收购了这件手卷。

……

电视上,一身靓丽装扮的女主持人把启功大师与故宫博物馆的故事娓娓道来,林逸放下矿泉水,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看起来国宝收藏真的在国内兴起,而老一辈努力多年的心血,如今也渐渐后继有人了。至少无数的珍宝不再被当成垃圾丢到废品站,甚至连收废品的老大爷也开始关心“收藏”文化了,只要是稍老一点的书,就寻思着是不是宝贝。

这就是一个时代的变迁,想当年,又有谁会重视这些东西呢?花费几百万美金拍回一样东西,都觉得国家这是在浪费钱。思想观念不一样了,也不知道在收藏方面一切“向钱看”到底是好还是坏。

就在林逸思忖着的时候,忽然电话响了,看一下,竟然是海棠打来的,并且前面还有三个是未接电话。

在此之前林逸已经告诉了海棠自己滞留金陵的真正目的,想必她打电话过来是关于这件事儿的后续发展,于是林逸就急忙接通了电话。

接通电话以后,海棠第一句话就是:“阿逸,你在做什么呢,这么久才接电话?是不是在做什么坏事儿?”

林逸知道她在开玩笑,就说:“是啊,我正在和一群金陵的狐朋狗友喝酒呢,你要不要飞过来查岗?”

海棠就笑着说:“我信你才怪!”然后就关心地问了林逸这边的情况。林逸也不隐瞒,把今天去见陆三爷的事情说了,说一切都很顺利,如果不出意外,这笔买卖很可能成功。

海棠就咯咯地笑着说,“祝你早日成为亿万富翁,嗯,到时候可要给我买礼物哦。”

林逸就问她,“你想要什么?”

那头就想了想,羞涩地说:“我想跟你一起回家看看你妈妈。”

这已经是很隐晦的表达了——表达要见家长。

林逸心中一热,就笑着说:“等我回去。”

那头“嗯”了一声,充满了幸福。

就在这时,“叮咚”一声,门铃响了。

林逸和海棠说了一句,就挂断电话,去开门看看是谁来了。

在林逸看来,金陵自己认识的人不多,而知道自己来金陵的应该也没几个。

林逸走过去开门,只见外面站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妙龄女郎,此刻正戴着一副墨镜冷冷地看着他。

林逸,愣住了。

……

但见眼前女郎穿着套白色的休闲服,那挺直秀气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超大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章.不速之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