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98
嘉庆帝一边分析着他话语中几个特殊的名词,一边仔细打量他几眼,见他气喘吁吁,惊魂未定的样子不像是在说谎,便也不再多问。 ;铭祺坐下。随后躬身进来几个太监端来一壶上好的雨前龙井,斟好两杯,一杯递给皇上,一杯递给刘铭祺,接着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
刘铭祺落座后,见嘉庆帝脸『色』铁青,像是气得不轻,忙假装一脸愕然地道:“皇上龙颜不悦,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么?”
伺候在一旁的福公公,忙将此次嘉庆帝去东陵的路上,随营携带钤用兵部行印,因负责看守行印的兵部吏俞辉庭在帐房中熟睡,造成行印被贼人所窃。吏担心此事泄『露』,便用备匣加封顶充,并贿赂兵部堂吏鲍斡含混接失。纸里包住火,此事一经败漏,两人既被问斩。嘉庆帝闻知兵部行印遗失后龙颜大怒,其兵部尚和世泰难辞其咎,当即将他打入死牢,正欲秋后问斩等前因后果简单说了一遍。
此事听得刘铭祺心里一阵好笑,兵部把大印给弄没了,真是稀奇,如同当兵的把枪给丢了,又有何区别。官员怠政,难怪嘉庆帝会发这么大的火?
嘉庆帝整治**可谓不遗余力,亲手扳倒权倾朝野的和珅后,仍未能改观大清贪官污吏盘根错节,损公肥私,专权败政的局面。甚至连贪官杀清官的荒唐事都时有出现!远的不说,只说刘铭祺就全文字小,盡在..||(.……n.文.學足矣,曾被数以百计的黑社会成员所追杀,慌不择路,竟然逃到皇城里来避难。更为奇怪的是,堂堂兵部行印(即中央军事国防最高行政机构关防的大印)竟然不翼而飞,是丢失,还是被盗?是无意疏忽失落,还是另有阴谋策划?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嘉庆王朝吏治败坏至何种地步,又将如何才能扭转日益**的吏风?
刘铭祺沉『吟』半晌,朝嘉庆帝道:“皇上息怒,恕臣斗胆说上几句,请皇上先设了微臣的不恭之罪。”
嘉庆帝把刘铭祺诏进宫来,就是想听听他的意见,于是,点了点头道:“有话直说,朕不会怪罪爱卿的。”
刘铭祺谢过嘉庆帝后,接着慷慨陈词道:“皇上杀了一个兵部尚就能使兵部大印不再遗失了吗?臣看却是未必啊!屡屡发生此等低级错误,冰冻三尺可非一日之寒也!难道皇上以为杀鸡就可儆猴了吗?其实不然啊!当初皇上亲手杀了大贪官和珅,还不一样难以挽救大清王朝的颓势吗?如今大清政务废弛,官员玩忽职守,全因大批的文武官员抱着“法不责众”的心态而更加的无所顾忌,为所欲为。杀了和世泰,还有后来人。”
刘铭祺把忠言逆耳的大道理说了一通,说得嘉庆帝的脸阴阴的,半响不言语一声,如同一把尖刀扎在肺上似的,半天透不过气来,大失所望地叹道:“大清皇室的君王,英明圣武,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神州盛世,政通人和万民安,显然和朕的统治截然不同,实乃朕之堕也。”大清王朝已从其鼎盛时期衰落,以前为盛世所掩盖的诸种矛盾和积弊,在此时已明显暴『露』于嘉庆朝的光天化日之下,而保守的嘉庆帝恰恰在这最大而且是关键的问题上毫无建树。
刘铭祺拱手恭维道:“皇上英明神武,不亚于康熙、雍正,乾隆几辈皇帝的盛世之能,更是天下百姓敬仰的勤政皇帝,只可惜再稳固的江山若没有中流砥柱的支持也不能永保盛世。”
刘铭祺话锋一转:“微臣以为,当今我朝大弊在于官员们醉生梦死,因循怠玩,致使政务拖沓,更有不务正业者居多。明朝曾是宰相、太监共天下,窃权『乱』政,朝中大臣敢怒不敢言,使明室由盛而衰。本朝却是与胥吏共天下,营私舞弊,乃至多年未被发觉,形成大案,又无一不是由众官员怠政渎职造成。”
(注解1:胥吏——办理文的小吏。)
嘉庆帝面『色』黯然,神情漠漠,喟然道:“爱卿良言,有如雷鸣,道出衰国之根本,朕虽一时醒悟,却无挽狂澜之能。”
刘铭祺颔首赞道:“皇上乃世之明君,青出于蓝胜于蓝,大清将在皇上的勤政治理下,再现百年昌盛。”人不是神,谁都需要鼓励,刘铭祺在嘉庆帝心情消极**的时候,好一阵吹嘘奉承,也好让他减轻压力,振作精神,做一个好皇帝。
嘉庆帝颇有自知之明,苦笑着摆摆手,向他问道:“依爱卿看,朕当如何处置?”
刘铭祺微微思索道:“治大国,烹小鲜,这是老子的名言,古往今来人人都在学,以微臣的理解是,治理好一个大国,就如同烹制出上等的一盘美味菜肴般简单,皇上和厨子其实只是一步之遥而已。”嘉庆帝头一次听人说拿皇帝和厨子相提并论的,难道嘉庆帝的真龙天子之职连厨子都能胜任吗?这也就是刘大寺卿,换成别人,早就拖出去大卸八块了!
也许是出于他是嘉庆帝梦中应梦贤臣的缘故吧!嘉庆帝不但未生怪罪之念,而且洗耳恭听,报着愿闻其详的态度,道:“爱卿继续说下去?”
刘铭祺见嘉庆帝让他给忽悠的一愣愣的,心里怪爽的,原来蒙人也挺好玩的,他不急不忙地伸手端起皇帝**的金黄『色』玉茶碗,喝了两口雨前龙井,清了清嗓子,接着卖弄道:“厨子烹小鲜时用上了治大国的态度和心思,那就是一个好厨子了。所以治理大国的最高境界就是身为一国之君的皇上更要能牢牢把握住全局,小心翼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