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英谢过恩仍然跪着:“督察院纠察百官为皇家耳目,内府有记载,立院之初,祖宗曾言:不以赏罚之柄授有司,陛下居深宫,如耳目受制于人,何以保赏罚不失。臣以为督察院务有所变更,不当由百官议定,请陛下圣裁。”
清脆的嗓音,如钢针刺向文官武将,不以兵权、赏罚之柄授有司,独孤皇家有此祖训,独孤英所言尽管有些牵强附会,但既然恭请圣裁,人臣自不能再多嘴议论。
“父王,祖宗废除丞相,收赏罚之柄,又设官分职彼此牵制,以防权臣危及皇家。正如清辉郡主所言,人君深居简出,赏罚有赖于耳目爪牙,但若督察院脱离制约,人臣功过岂非尽出其口,赏罚之柄反由其所操纵。”
睿王独孤润一番话有理有据,将独孤英提请督察院独立行事,与恢复丞相旧制相提并论,祖宗明言不得重设,言下讥刺太子想揽权,有对抗国王之意。
“郡主欲变更,睿王想维护,皆以祖宗旧制为辞,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立国之初人心不稳,故祖宗集权于皇家,如今皇权根深蒂固,纵有权臣岂能轻易撼动。太平日久,骄奢**之风遍及帝国,如不当头棒喝予以遏制,等其风益炽,非雷霆手段不可灭,较之防微杜渐实为下策。儿臣赞同清辉郡主所奏。”
睿王站出来反对,太子出班支持女儿,此时不管对错,父女必须站在一起,祸福相连别无选择。
“父王,儿臣亦赞同清辉郡主所奏。”不等太子归班,英王就出列上奏:“督察使所奏三,御史独立行使职权,儿臣赞同,但如何实施,应有详细的章程。至于贪赃三百两杀,贵族与平民同罪论处,均涉及开国功臣之后,儿臣以为应慎重,不宜轻易变更。”
英王对事不对人,独孤英感到意外,没想到他会支持,是真心实意还是另有所谋,不觉有些出神,等察觉还跪在地上,想起来觉得不合适,不起来又显得在认错受罚,暗恼方才只顾想着如何辩驳,连上奏完归班的规矩都忘记了,回去又该让父亲训斥好半天。
“督察院变更章程,兹事体大,非重臣参与不可,民部、刑部大臣辛苦些,会同督察使拟定章程,不要急慢慢来,有些争议处不妨先试行一段,看看效果再做修正。”
似乎才注意到独孤英还跪在地上,老国王脸上有了笑意,称呼也变了:“英儿,你要跪到何时?罚俸一年,莫非在愁没钱花,呵呵,起来吧,三大臣拟定章程,自然要由你主持,争议之处大胆试行,不必事事请旨,错了爷爷不会处罚,不出错怎知坏处有多大。”
“君无戏言,臣领旨。”
独孤英入班,许多大臣心中有了计较,错了不处罚,比给先斩后奏的权利还要大,国王似乎还巴不得犯错,好拿人头检验新院规效果。
“你英王叔说得好,后两条如何实施务必慎重,可别乱试行,爷爷没给你授权。牵扯到功臣之后,自应交贵族院议处,督察使,是谁给你递上个三句话报告?”
“陛下,督察院内务司副使令狐清执笔。”
“派她去贵族院,代清辉郡主给元老们解说为何要制定新规,言者无罪,孤相信元老们不会计较言语礼仪之失。”
朝堂上勾心斗角争论不休,在殿外当值的高垣无所事事。他有御前带刀特许,前几次还好奇,在殿门口听几句,后来彻底没了兴趣,将国王护送进殿,就溜到僻静处闭目养神。其他侍卫与他不熟悉,又见他挂着破军校尉衔,上前搭话还得行礼,于是也就没人打扰。
“高校尉。”
察觉有人走近,高垣从假寐中睁开眼,一看认识,领他去禁卫军报到的小太监,十五六岁穿件显得肥大的袍子,侧身站在丈余外,歪着头挤眉弄眼,想打招呼又忘记人家名字。
“别动,我站好了,要让人乱说话,告诉了师傅又得受罚。”
小太监走到丈外才发觉,武艺不低,又听说有师傅,高垣笑不出来了,宫中到底藏有多少高手。
“别奇怪,宫中练武不亚于军营,呆久了都知道。”小太监侧头望眼远处,高垣也跟着看过去,除了侍卫没别人,小太监得意地笑道:“在殿内伺候呢,我在担心别人眼红,故意告诉师傅整我呢。”
“要不我过去,有人发现,就说是我有话问你。”
“怎敢劳烦高校尉——”小太监客气话没说完,高垣已起身走过去,恰在此时朝会散了,只好先歉意地笑笑,才赶去殿门接驾。
“高校尉真不错,没架子,出手还大方。”
小太监嘀咕一句跑了。
晚上,勤政殿总管捏着鞭子,小太监乖乖跪在脚旁。
“你去找破军校尉,想说什么,又忘了宫中规矩!”
“师傅,是高校尉走过来,很客气,谢我领他去报到。”
“就这两句?”
“我刚炫耀一句,师傅在殿内,就听喊起驾。”
老太监扔掉鞭子,一脚踹过去:“不抽你了,以后机灵点,多亲近,别乱说话,有出息了别忘记谁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