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建设盛唐>第五六九节 聪明人(二)

“平身!”

“太后,这是您要奴做的太宗皇帝历年对各族待遇情况汇总报告。”

“拿来给哀家看看!”

上官婉儿送上报告,然后她就乖巧地去给太后捶背,她的手势不轻不重,正合武则天的心意。

她的成功,绝非侥幸。

武则天拿着上官婉儿整理的报告,是因为有好些官员上奏,弹劾韦晞对待胡人竟然敢改弦易辙,改变祖制,大逆不道!

官员们常看到的是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采取的是“温柔”的民族政策,那就是让归顺的胡人集结某州安置,头人世袭当该州都督,实行内部自治。

而韦晞上奏说大唐长期保留了当地的游牧部落和个体,居住交往和生活的权利,并以中国之租赋,供积恶之凶劣,但游牧依旧反叛不止。

与且给喂不饱的狼,不如给民众,长痛不如短痛,韦晞认为干脆尽皆汉化。

当然他还是聪明地说“新人新办法,老人老政策”,他也不敢对太宗高宗两朝的安份守已部族下手,以后则未必。

只是朝臣们不满意,纷纷攻汗他,在当时,讲祖制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强如武则天,也要顾虑到这方面的议论。

她着上官婉儿将太宗皇帝的圣谕汇总成文章拿来看看,高宗皇帝的则免了,她那死鬼老公的资料她倒是很清楚,且高宗皇帝多是萧规陈随的。

太宗皇帝主要实行了征伐、和抚和分化离间三个方面的民族政策。

一、与胡人的战争:

贞观三年派李靖出击突厥;贞观八年,还是李靖打吐谷浑;

与吐蕃、西域、高句丽的战争。

二、和抚,战争损失较大,因此就得讲河蟹。

太宗皇帝实行结盟,例如与突厥的颉利可汗结盟(之后即打回人家)。

和亲:十多位大唐公主嫁往回纥、突厥、契丹、吐蕃、吐谷浑,最著名的是文成公主嫁松赞干部。

册封:以天可汗的名义分封四方胡人。

恩抚:就是送钱给胡人花用。

设羁糜府州:即常见的内附安置,任命胡人酋长为都督和刺史。

互市:与胡人做交易,以先进的市场成为灯塔国,吸引胡人,例如栗特人最喜欢的就是大唐,无它,能大赚一票。

三、分化离间:拉一派打一派,谁坐大就打谁。例如公元583年突厥汗国分裂就有大隋的阴谋,而太宗皇帝也非常爱用这一招。

上官婉儿的汇总十分详细,有每种状况的对象、年代、效果和诏书等等,她以史为鉴指出,对于突厥这种有巨大威胁又无法训服的种族,只能战争,

“彼辈所求甚多,无法满足,如秦国破六国,非六国兵力不足,弊在赂秦。”上官婉儿不止是汇总,还有归纳借喻:“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新不尽,火不灭。”

“隋唐予突厥,赏赐、和亲皆有之,且丰厚,然而突厥始终不满足,不断南侵。”

“突厥之事,正如隋唐与高句丽之战,不断的战争,方才扫平高句丽,突厥也是如此的国家,非打不可,我们与高句丽,可没说过什么设羁糜府州,是彻底打平!”上官婉儿冷静地给出最有力的证据!

隋朝炀帝打高句丽三次,甚至之前的文帝也打过高句丽。

太宗皇帝打高句丽一次,另一次未遂。

之后高宗打高句丽二十年!

有这样的证据,这么多皇帝为榜样,高宗皇帝更是大打出手,日打夜打,不作妥协!

盖因高句丽极有尿性,打他一下,老实一下,然后好了伤疤忘了痛,又来招惹‘中原’,突厥也是如此,投降了又造反,谁受得了!

因此,韦晞以他岳父为榜样,正是学习先祖所为,不是不听祖宗的话。

武则天阅读上官婉儿的报告,十分欣喜,立即着她道:“婉儿,你拟一份制书,把那些弹劾驸马的奏折批驳回去。”

司记胡云看着上官婉儿把那些弹劾韦晞的奏折看过之后,立即在殿内侧桌边上起草制书,逐个批驳诸臣。

须臾即成,快得好象不假思索一般。

胡云过去捧起制书送交武则天之前,她快速地瞥了一圈,看到制书上那些反对的大臣的人名、身份、论点论据都有归纳浓缩,上官婉儿不过是看了一次,就把对方一群人都记住了,针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批驳。

微微地叹了一口气,胡云自承做不来!

这样的人,你根本别指望能够胜得过她。

武则天看过了上官婉儿起草的制书,十分高兴,吩咐胡云明天送交皇帝盖印。

李旦这个傀儡皇帝沦为了人形盖印机器!

说到皇帝,胡云又是暗地里叹气,武后不算很喜欢用寺人,总是使唤宫女,胡云负责押运拟好的诏书、浩、制书等送交皇帝盖印,有大量机会接触到皇帝,实在话胡云也有几分姿色,自认为比起皇帝身边人漂亮,然而皇帝正经至极,哪怕是胡云有意勾引皇帝,也得不到皇帝的任何反应!(皇帝怕极了是太后有意安排的!污辱母婢在封建社会可是大罪名。)

要不是皇帝一天到晚翻后妃的牌子(他都没政务可做,不翻牌子哪有事干),胡云真以为这个皇帝给他老娘吓得萎了。

宫里想到出头不容易,现有两个大主子,一是太后,在太后身边办事,二是皇帝,如果成为皇帝身边人,都可以快速上位。

太后对身边办事人员的要求高,有上官婉儿在,胡云只能够做个普通办事人员,但即使上官婉儿不


状态提示:第五六九节 聪明人(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