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拍电影在七八十年代是很简单的事情,外景很少,大多都是在室内拍摄,需要的一些场景只需要两块画布就搞定了,只是在电影真正步入商业模式后,拍摄周期也变得漫长起来,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需要一两年才能够完成,光是拍摄地点都会辗转几个国家拍摄。
然而,霍缺的这部电影实在是不需要布展,更不需要换什么场景,一是没有那个预算,二是电影也不需要那些噱头。
第一次做导演的霍缺总归是有些生疏,然则有布朗这种老戏骨的配合,拍摄起这部电影来也是顺畅无比,布朗也真的把这部电影当成了他的成名之作,因此不管是在入戏时,还是在出戏后,都是无比认真,他不单对自己要求甚高,就连对于他那帮老朋友也是一点都不客气,只要稍有差错,他就会主动叫停。
在布朗的影响下,霍缺也变得严厉起来,哪怕是某个演员脸上的一个细微表情没有做到位,他就会立马停机指导,然后再拍。因此,整个剧组的所有演员也受到了感染,拍摄电影的时候都是十二分的投入了。
而义务来做“导演助理”的乔茜在看到这种情况下,不由得对霍缺佩服万分,不管如何,以霍缺二十二岁的年纪就能够让一群四五十岁的人服服帖帖,这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魅力。
三天时间过去,电影最后的一场戏来了,也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心理学家威尔·格鲁伯在门口听到主角约翰·奥德曼讲起六十年前化名为约翰·托马斯·帕提在哈佛当教授的事情,而证明他就是他的亲生父亲,这场戏尤为关键,因为前期观众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会以为约翰是在编排一个有趣的故事,然则在最后的时刻,一个人的死去将会把整个故事调动到高潮。
其实在这后边还有一场戏,只不过霍缺提前将那场戏拍了,将这场戏放到了最后。
鲁伯的演员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名为加比·埃丝特,他曾经还真是某个大学的教授,但是他从小就热爱电影,因此在他退休后,他便加入了茫茫的群众演员大军,倒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在某些镜头中看到自己,当他第一次拿到这个剧本时,更是吃了一惊,当下便答应布朗,只要让他参演男二号,别说片酬,就算是倒给钱他也干,由于他的热爱,在演戏方面还真有几分天赋,演一些老成持重的角色简直是手到擒来,但是为了一次性过这个镜头,霍缺与布朗还有加比还是认真的研讨了一番。
场记板打响,布朗与雪莉尔开始对话,说的轻描淡写,但是听起来却有些惊心动魄,这是谜底揭开的时候,紧张了一个多小时的剧情在这一刻即将揭晓,而加比站在门口,听着布朗娓娓道来的话语,眉头却是慢慢的开始皱了起来。
加比的演技非常突出,光靠一张脸,不加以其他任何动作就将心中复杂难明的心情给表现的淋漓尽致,紧接着,加比出声发问,然后布朗一一证明,最后难以置信的加比忽发心脏病离去……
“停……”
霍缺一声令下,众人齐齐看向了他,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与紧张,霍缺嘴角挂笑,关掉摄影机,大声的宣布道:“《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正式杀青,辛苦了各位。”
“啊……”
场面沸腾起来,欢呼鼓舞,就像守候在产房外的各个亲人,当听到那声脆嫩的啼叫而兴奋异常。
这部电影与其说是霍缺的作品,还不如说是在场所有人的作品,布朗算是免费出演,因为他觉得这部电影会红,也是投入了全部精力在认真的拍,其他人也是一样的,因为这是他们出演的首部戏份很重的电影,在这里他们算是过足了戏瘾。
其实一部电影拍完离能够正常观看还有很长时间,第一,拍电影都是穿插着剧情在拍的,有时候为了方便或者省钱,会将一个场景里边的所有戏全部拍完,然后在拍另外一个场景的戏,因此拍摄过程是杂乱无章的,所以需要后期的剪辑,所谓的剪辑就是将那些破碎的画面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第二,那就是特效,一部电影的特效有多重要那就不必一一列举了,只要知道有一部电影叫做《黑客帝国》就行。
第三就是配音,就好像好莱坞电影去华夏,而为了将就华夏人更加方便舒适的观赏,就会有专业人员将英语翻译成华夏语。当然,现在除了大多数光碟之外,上映时都是采用英语华夏语字幕的形式,更多人认为,这样对于观影效果影响是最小的。
然则这些繁复而又花钱的东西对于霍缺来说,都不需要,特效?他整部电影最大的主题就是真实,因此特效就反倒成了画蛇添足,配音,如果到后期发行去国外那还不是眼前的事情,至于配乐,《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从头至尾就出现过一首音乐,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第二乐章,还是主角自己打开收音机放的。所以他现在剩下的事情就只剩剪辑了。
剪辑也是很繁琐的事情,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举个例子吧,《无极》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本来是一部电影,然而经过两个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剪辑手法剪辑出来之后,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霍缺做事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晚上他拿出他最后的一点存款请剧组所有人小吃了一顿之后,便带着片子回到了他之前租住的房子了,他想将这部电影尽量的还原在地球上看到时的感觉,当然,其中绝对要加入他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