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相声大师>366.第362章 欺人太甚

在解放前有两位净街王,一位是评书门人的王杰魁先生,这位王老先生的辈分比张阔如还要高上一辈,张阔如见到人家也要恭恭敬敬叫一声师叔。

说到这位王杰魁先生倒是特别有意思,老先生说评书最大特点就是细致,那简直就是细致的不行了。

这位爷最擅长说的是三侠五义,包公案,说的特别细致,至今仍有一些细节让人津津乐道。

就比如包兴儿倒茶,从走路、关门、走在这条路,走了多少步,又拐了弯换了一条路,又走了多少步才到了厨房,然后拿起什么什么样式的茶壶,装了多少多少水,放在什么什么样子的炉子上烧,然后从陶瓷罐里面拿茶叶,拿多了又给放回去了一些,又放回去多了,又拿了一点出来……

反正就是太细致了,各种细节无有不到。当然了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要不然也不会被人称为净街王啊。

老爷子在解放前在北京的一些商业电台说包公案,那时候各家商店里面都有收音机,掌柜的也爱听,他这一开倒是不打紧,那些没钱买收音机的人可都挤在商店门口了。

所以老爷子只要一开始,街上就没人了,全都挤在人家商店里面不出来了,这也就是净街王名号的由来。

还有一位响当当的净街王就是王元风,也就是现在的王弥苇,那可是相声界的一位奇人。说相声的表演场所通常是在茶社或者园子里面,就算有说单口相声的,也很少有人去书场的,都是在茶馆里面说完一段儿,再一要钱就行了。

但是这位爷却偏偏相反,整天流连在书场之中,一个人跟一帮子评书门人混在了一起。

书场说书是有规矩的,不是说随便乱来的。通常是书场老板找说书艺人来说书,找个五六个人,商量好了我的书场今年一年的书就你们几个人说了,我就不再找别人了。

你们艺人也商量好说书的书目,省的到时候撞在了一起,还有书目的时间,几个月说完,说书的这段时间就不能再去别的场子了。

还有也要跟周边书场的说书艺人打好招呼,大家尽量不要同一时间段说一样的书目,避免恶性竞争。

所以那年月的艺人们是有竞争的,但也是要靠讲义气卖面子的,正所谓城墙高万丈,全靠朋友帮。

王弥苇就是在书场说书的时候跟张阔如认识的,最开始两人是在两家书场说书,是竞争关系,还斗了几场艺,但却是不打不相识,斗艺过程中,他们互相都很佩服对方的艺术水平,反而成为了朋友,后来还在一家书场里面说书卖艺。

张阔如对单口相声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从王弥苇嘴里知道的,其实评书跟单口相声很类似,在艺术形式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就是单口更加侧重逗笑一点,仅此而已。

王弥苇因为常年在书场说书,跟相声界走的也不近,当年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王弥苇是评书门人,因为没有哪个说相声的成天说书的,说相声的还是以说对口为主,说书只是为了说一段儿新鲜玩意挣钱。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大批艺人进入了国家的曲艺团,王弥苇却没有,后来也不知道这人去了哪里了,好多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

随着老一辈人的纷纷逝去,而王弥苇也没有传人来替他维护声誉,所以当年烜赫一时的单口相声净街王也就慢慢被人遗忘了,除非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艺人,否则后来人还真不知道这位爷的厉害。

此刻的何向东是震惊得无以复加了,他师父特别仰慕净街王,年轻时还上门求教过,对这位爷推崇备至,何向东怎么也没想到净街王居然就是眼前的王弥苇,而且这位爷居然还要上赶子收自己为徒。

何向东脑袋有点晕,他感觉自己的大脑都要停止转动了,净街王要收自己为徒?这事儿要是被师父知道,估计老头儿也得要疯。

陈军拿着咬了一半的包子,也傻住了,他虽然听不懂眼前几个人在说什么,但是好厉害啊。

张阔如哈哈大笑,对着王弥苇使坏道:“来,净街王,来说两句,说说获奖感言。”

“说你大爷。”这四个字是从王弥苇牙缝里面挤出来的。

张阔如一点也不恼,他兴奋地脸上都泛起了陀红,拿着纸巾擦擦自己憋笑憋出来的眼泪:“哎呀,净街王,哈哈哈,不是说你们的传承很严格嘛,一定得要二十来岁的一代名家,代代英杰,单口相声从来都是最强的,就算跟我们评书门比也一点不怵。怎么样,现在砸手里面了吧,遇上个就是不肯拜师的,我现在特想看看你怎么哭。”

“哈哈哈,你也要八十了吧,可没几年活的咯,这么些年连一个传人都培养不出来,你也太失败了吧,你看看我随便白捡就能得这样一徒弟,你还别羡慕,羡慕也没用,我徒弟可没兴趣拜你为师啊。还有啊,我估计东子就算不拜师,你也得把一身本事传给他,因为你没时间再去找传人了,王元风啊王元风,你精明了一辈子了,临了临了,还是要便宜我们张家人啊,哈哈哈哈。”

王弥苇绷着个脸,脸都要抽的扭曲了,果然所有事都被这个老混蛋猜中了,自己这么惨,这老混蛋居然还这么幸灾乐祸。要是再年轻二十岁,王弥苇觉得自己肯定能把这老王八蛋锤死。

张阔如得了便宜还卖乖:“老小子诶,我告诉你,打今儿起你可得哄着我,忍着我,让着我,何向东可是我徒弟,小心我不让他给你找传人,让你们那


状态提示:366.第362章 欺人太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