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盛世文豪>37.第 37 章

谁都知道,余柏林的浅谈是为了之后为春秋做注而打底。所以当传出余柏林闭门著书之时,大家都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

余柏林的浅谈宛若给治《春秋》的读书人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让他们看到了不同的风景。

不只是本经为《春秋》的,本经为其他经书的学子也能从中获得启发。

甚至一些大儒都跃跃欲试,想用由余柏林浅谈所启发的新念头,著书立说。

若余柏林不赶紧一点,说不得会被人抢了头筹。若是有大儒著书在先,他的理论和大儒重叠,可就成笑话了。

因对余柏林勤学已经被传得神乎其神,这次著书,自然也被人杜撰出了许多“趣事”。比如看书看得入迷,把手边馒头沾着墨汁吃了之类;比如偶尔一佳句,放声大笑状若疯癫之类。

最后余柏林在他们心中形象,已经是蓬头垢面,坐卧在书堆之中,除两眼冒着精光之外,看着就是一野人似的。

因余柏林闭门读书之时,老师友人都没来打扰。乍一听到这传闻,他们还真吓了一跳,忍不住来信询问。

张岳更是沉不住气,不顾老师面子尊严,亲自来到余柏林家里。若他看到余柏林为了著书坏了身子,定要把余柏林狠狠臭骂一顿。

当张岳看到余柏林虽然心无旁骛手不释卷,但整个人还算干净整洁并没有如传闻一般疯疯癫癫之后,松了口气。

余柏林哭笑不得。

他自己在家读书著书,并未见过外人。那些人信誓旦旦一副亲眼所见的样子,是趴在自己屋梁上还是躲在自己床底下?居然也有人相信。实在是不可理喻。

不过这种传言也是有好处的。

知道余柏林如此勤奋,认为余柏林明年会试能中的人越发多了,对余柏林嫉妒不满的人少了。

就跟现代高考似的。若高考状元说自己非常努力起,五更睡三更起,卷子做了等身高,其他人大概就感叹一句,“怪不得能成为状元”。

若是哪位高考状元说自己并没有很努力啊,也就是和别人一样该学学该玩玩啊,估计听众一背过身就忍不住骂一句麻痹去薨。

天赋这玩意儿不是人人都有的,努力却是人人都可以达到的。即使自己没成功,也可以给自己找借口,“哎呀我就是太懒了,要是我也这么勤奋肯定也成功了”。这人的心理也就舒服许多。

至少比知道自己怎么努力都比不上别人要来的舒服。

可以追赶,就能少些红眼病。

至于那些不管你怎么努力反正你比我强我就是嫉妒的人就不用提了,这种人没啥可提,神经病什么时代都有。

余柏林初稿定稿之后,就把稿子给张岳检查。张岳把余柏林叫到府上,师徒两商量了整整五天,这五天张岳直接告了病假,说自己病的要死,班都没上。

封蔚知道真实情况,封庭自然也知道。虽然年初很忙很忙,张岳明目张胆要偷懒,皇帝陛下还是很纵容的答应了。

其他人还真以为张岳病的要死了,以为余柏林去张府是去侍疾。弟子如日子,张岳就一个儿子在身边,还有公职在身。余柏林代替儿子侍疾很正常。

当然,虽然正常,也说明余柏林对老师好啊,是个尊重老师的好孩子啊。

季媛和张瑚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明知道张岳和余柏林闭门研究修改书稿,在外真装出一副“我家当家的快挂了”的悲伤神情。

也不怕不吉利。

余柏林想,师父一家这么做,大概有深层次的……政|治原因吧?

直到后来张瑚他哥,张岳他大儿子张珊回到京城,余柏林才知道。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原因,而是张岳想儿子了而已。

只是当年张珊偷溜离开京城之时,张岳生气大骂,让张瑚不准回来。

现在张岳消气了,又抹不下面子。

听闻去年年末边疆大捷,短时间内边疆比较安稳,唐将军要回京叙职,张岳按捺不住想见儿子的心,又抹不开面子去信妥协。听闻外面传闻他病的要死,两夫妻就将计就计,演了这出戏。

张珊这次还真没打算回来。

他以为老爹还在生气,想再过段时间,立了更大的功劳再回来。反正京城有他弟照顾老爹,并不担心。

现在听到老爹生病了,甚至病危了,哪还坐得住,立刻跟随他顶头上司一起回来了。

余柏林得知真实原因之后哭笑不得之余,又有些羡慕。

他再尊重舅舅,舅舅也不是他父母,甚至因为社会习俗原因,舅舅自己都把自己当做外姓人,对余柏林不会像真正长辈那样随意。

虽然老师一家吵吵闹闹各种情况百出,但亲情确实令人羡慕。

不过当他回到家中,看到院子里趴在竹塌上晒太阳的封巨宝,小手牵小手,在王府下人指导下放风筝的封大宝和封小宝,余柏林一腔羡慕就渐渐消散了。

“林!”小宝的话已经说得越来越利落了,“王叔不陪我和哥放风筝!坏!”

大宝点点头。有余柏林在,他就敢告状。

余柏林拍了拍躺在竹塌上装死的封蔚:“懒什么懒,起来。”

封蔚打了个哈欠:“好困,反正你回来了,陪他们玩,我要睡觉。”

“要睡觉回房里睡。”

“我要晒太阳。我五行缺太阳。”

余柏林:“……阁下何不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封蔚:“什么?”

余柏林:“你怎么不上天呢?


状态提示:37.第 37 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